「山火無情,人間有愛。12月5日13時53分,高明區荷城街道凌雲山蔭崗水庫附近山體發生火災。火災發生後,各鎮街及村居救援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成立應急預備大隊24小時待命、群眾自發報名編入救火隊、妥善轉移上千名群眾、組織募捐各方積極參與……在這場救援中,高明各鎮街擰成一股繩,搏盡一份力,順利完成救援任務。直至前日,來自鎮街的人員力量依然值守現場,上山巡查撲滅冒煙點,用堅守換來高明的綠水青山。
明城民兵應急分隊集結分配工作任務
鎮街滅火隊群眾自發籤名
參與一線救火
火情刻不容緩,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隊迅速投入滅火前線。6日,在明城鎮明城社區,30多位群眾自發到崇步學校登記簽名,主動要求參與一線救火。看到此情此景,明城社區黨委書記譚偉明隨即從中挑選了18名年輕力壯的男子,將他們編入社區救火隊,二話不說,這幫壯丁扛著打火把立即趕往茶地水庫滅火,堅持了3個多小時,直至專業消防隊伍趕來。
明城民兵應急分隊在羅塘村後山進行巡查可復燃點,中午稍作休息
荷城街道當時立即成立4個應急預備大隊共80人,分別前往石洲村委會、盈香生態園等地,全天候24小時待命。同時,村居幹部分布在蔭崗水庫和九寨溝、石洲二凌雲、松柏村等7個區域,對過火點進行地毯式搜查,同樣進行了全天候24小時值守。
面對烈火,楊和鎮民兵隊前來增援。其間,楊和鎮組織400餘名民兵奔赴火場一線,協助疏散周圍群眾,撲滅明火併打掃清理火場。楊和鎮武裝部副部長包玉德說,5號下午,楊和民兵抵達山火現場時,大家都是穿著一件單衣。到了7號夜晚值守時,10度的氣溫已經冷得大家瑟瑟發抖了,可是沒有人懈怠,大家拿著手電,一邊爬山一邊尋找復燃易燃點,守住最後的安全屏障,直到保暖物資送到。12月11日傍晚,楊和民兵還堅守在凌雲山。「我已經7天7夜沒有回家了。」包玉德笑言,「堅守山火一線,這既是任務,更是使命,家人會理解我的。」
明城民兵應急分隊在凌雲山通宵值守
作為距離火場最遠的鎮,更合鎮在接到火情報告後,也立即組織鎮應急分隊趕赴火場第一線,參與滅火工作。更合鎮應急分隊負責到火場附近的河村水庫、蔭崗水庫開路,上山巡邏清理復燃火頭。隊員採取通宵值守的辦法盯住火場,撲救形勢緊急時,晚上剛剛完成值守的隊員來不及休息,天亮馬上到下一個值守點換班的事情相當普遍。
山火撲滅之後,參與救援的人員仍然不敢歇息。11日,明城派出所專業隊帶隊民警劉凱強依然拒絕了回家的機會,奮戰在一線。在凌雲山一帶,劉凱強認真檢視地上孔洞中是否還有火光,只要見到一絲紅點,他就抖擻精神,上前用撲火拖把用力扑打,甚至用鞋子把土塊掀起,用水澆,用腳壓,確認將光點完全熄滅後,才轉向巡查下一區域。奮戰72個小時下來,他真正閉眼休息的時間不到10小時。
楊和鎮民兵們對清理復燃點展開清理
轉移群眾及時疏散安排
派醫務人員上門診療
與救火同等重要的,是火線沿線的群眾疏散安置轉移工作。這次山火全區安全疏散轉移群眾上千人,無出現人員傷亡情況。6日,緊急接到森林滅火指揮部的要求後,荷城街道、明城鎮啟動了人員撤退工作。
「轉移的群眾大多是老人,部分是病患者,需要每天服藥,由於疏散時非常匆忙,他們來不及收拾藥物。於是,我們主動聯繫區衛健局,派醫務人員上門為群眾診療。」荷城街道民政局局長馮苑君說。隨後,區衛健局派出區慢病站和中醫院的醫務人員,上門為身體不適的群眾診療,送醫送藥。10日晚18時30分,佛山市森林防滅火指揮部終止市級森林火災I級應急響應,安置在聯昌和明苑酒店的近80名群眾,當晚由荷城街道工作人員悉數平安送回家。
荷城街道在山火中安全轉移群眾。
團結就是力量
感謝齊心協力的你們
守護高明的綠水青山!
編輯|高明發布微信編輯部
資料|佛山日報今日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