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美軍王牌部隊被志願軍玩到懷疑人生:中國人太狡猾了

2022-06-27   這才是戰爭

原標題:這一仗,美軍王牌部隊被志願軍玩到懷疑人生:中國人太狡猾了

上篇文章講到志願軍40軍118師352團在金鶴山、325高地一線與美軍騎兵第1師第7團和希臘營的戰鬥,325高地是韓戰中唯一一次陣地的反覆易手全部以白刃戰來宣告結束,慘烈之極。

我們再來看下東側354團的戰況。

進攻354團的是美軍騎兵第5團,這裡的戰況和西側不一樣。

美軍騎兵第5團是一支非常牛的部隊,韓戰的第一年,它一直是美軍在朝鮮戰場上最強的一個團,該團3營最強,其I連更是被稱為「美軍第8集團軍第一連」。該團步兵的戰鬥力不弱於志願軍任何一支部隊,他們的絕活是能在可變定時引信的炮彈和炸彈的彈幕後跟進發起衝鋒,志願軍當時都未必能有部隊能做到(志願軍很多部隊能做到在炮彈彈幕後跟進,但可變定時引信的炮彈和志願軍的野炮、山炮、迫擊炮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美軍騎兵第5團向來的作戰風格是兇猛迅捷、機動靈活,所以美軍各種救援行動,無論是沃克還是李奇微,都是把任務交給騎兵第5團的。

我們來回顧一下美軍騎兵第5團之前與志願軍的戰績。

在雲山戰鬥中被俘的美軍騎兵第1師中士弗朗西斯

第一仗,1950年11月2日,雲山戰鬥救援被志願軍345團包圍的美軍騎兵第8團3營,阻擊的志願軍343團在1營營長、教導員被美軍炮彈嚇得脫離陣地的情況下,力挫美軍騎兵第5團,加上配屬的騎兵第7團1營,美軍傷亡高達450人。

第二仗,1950年11月28日,美軍騎兵第5團奉命南下歸建阻擊志願軍42軍,在三所里遭遇飛兵奔襲的志願軍38軍113師338團,338團硬是攔住了美軍南下的步伐,守住三所里。但是要注意到,美軍實際作戰主力是一個營,主力繞道龍源里抵達順川。要注意的是,一個營的美軍與338團激戰一天,在沒有炮兵支援的情況下,並不落下風。

美軍騎兵第1師中尉韋斯特在金良場裡

第三、第四、第五仗,美軍騎兵第5團突然向西機動,越過土耳其旅,擊破了志願軍50軍150師449團1營(1951年1月26日)。隨後向北機動,經過兩次三天苦戰(1951年1月26日至28日和1951年2月2日至4日),攻克志願軍112師、113師的草下里南山、西官廳北山陣地。草下里南山和西官廳北山均被中美兩軍視為經典戰例。

第六、第七仗,美軍騎兵第5團在岩月山、350.3高地一線與志願軍38軍114師342團激戰,攻克342團全部陣地。1951年2月9日至11日,岩月山342團2營、3營幾乎全部打光;1951年2月12日,350.3高地1營幾乎全部打光。342團雖然奮戰完成了阻擊任務,但全團幾乎打完了。

第八仗,1951年2月15日,美軍騎兵第5團突破志願軍39軍116師阻擊,成功抵達砥平里。

美軍騎兵第1師對志願軍42軍的進攻

第九仗,1951年2月23日上午,美軍騎兵第5團2營對志願軍42軍125師573團3營和126師577團3營的468.3高地進攻連續受阻,下午,美軍步兵以在可變近炸定時引信炮彈和炸彈的彈幕後跟進的戰術,攻克468.3高地。

砥平里戰鬥失利後,42軍首先投入阻擊,42軍打得是相當好的。1951年2月24日,英軍第27旅的澳大利亞營和加拿大營兩個營圍攻志願軍42軍125師375團1連的614高地,圍攻4天拿不下,等到志願軍撤退後,英軍第27旅才登上614高地。614高地戰鬥,也就是用機槍打飛機的一級戰鬥英雄關崇貴成名的戰鬥。

澳大利亞營步兵的戰鬥力也是很強的。這一對比非常鮮明,一邊是一個加強營(美軍騎兵第5團2營配屬B連,順便說一句,3月2日,42軍擊斃該營營長,報了一箭之仇。)擊敗志願軍兩個營;另一邊是兩個營拿不下志願軍一個連。敵軍和志願軍是一樣的,各個部隊之間的戰鬥力差距是極大的。

這張中國網絡經常可以見到的照片,原始出處也是騎兵第1師對志願軍42軍的進攻

第十仗,1951年2月27日至3月1日,美軍騎兵第5團2營繼續進攻42軍125師375團6連的317.6高地,6連只有67人,硬抗了4天,除了奉命去營指揮所的指導員和1個通信員、3個炊事員外,連同副營長、連長在內其餘人員全部犧牲。42軍雖然後來在白馬山一線與美軍第3師、韓軍第9師團爭奪連續失利,但實際上在運動戰期間,42軍打得是相當好的。跟38軍漢江南岸阻擊戰一樣,42軍連續兩次在砥平里以北一線阻擊(砥平里戰鬥前和砥平里戰鬥後),也傷了元氣。

與志願軍的十次交鋒中,美軍騎兵第5團交戰對象大部分是志願軍王牌部隊,美軍騎兵第5團的戰績是8勝2負,其中一次輕鬆獲勝(對50軍),一次較輕鬆(468.3高地),六次苦戰獲勝。這個戰績在美軍所有部隊中是首屈一指的。騎兵第5團能有這樣的戰績和團長柯羅姆貝茨上校是分不開的,這個不得志的美軍上校其實是一員悍將(後來晉升為準將,5年後以准將退役)。在柯羅姆貝茨離任後,美軍騎兵第5團的風頭完全被騎兵第7團蓋過,在與47軍139師415團的交鋒被打得狼狽不堪。

美軍騎兵第1師師長帕爾默少將和第5團團長柯羅姆貝茲上校

第十一仗,美軍騎兵第5團將要面對的對手是志願軍354團,這是打響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槍的部隊,團長褚傳禹,政委陳耶。38、39、40軍被稱為林彪手下三隻虎,354團雖然是王牌師118師的團,但排名在最後,在抗美援朝戰爭前只能勉強算林彪手下最小的老虎。正是抗美援朝戰爭讓這個團戰績斐然,加平一戰,354團3營在被英軍第27旅包圍的情況下殺出重圍,此戰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3月13日,美軍騎兵第5團換下英軍第27旅。14日,其2營和3營分別渡過洪川江。剛剛渡江,美軍先頭I連就遭到志願軍的迫擊炮打擊,傷亡9人。於是美軍立即展開戰鬥隊形發起進攻,可4.2英寸迫擊炮和81毫米迫擊炮剛剛開火,就遭到志願軍120毫米迫擊炮鎖定,4.2英寸迫擊炮火力指揮中心所有人員全部傷亡;81毫米迫擊炮排傷亡10人。

美軍3營營長帕爾齊亞萊少校判斷已接觸到志願軍的主抵抗線,他命令I連停止進攻。3月15日,美軍集中火炮和航空兵一次又一次攻擊城峙山高地群,只用少量步兵進行偵察,試圖查明志願軍兵力火力部署,事後美軍稱:「除了大炮和迫擊炮射擊,中國人幾乎沒有透露他們的兵力和位置。」以至於美軍在60年後說:「不幸的是,3月15日,3營對中國人陣地的了解不如幾天後那麼多。」(美國陸軍歷史研究中心)

經過偵察後,美軍騎兵第5團團長柯羅姆貝茨上校和3營營長帕爾齊亞萊少校判斷,當面志願軍為一個團,團預備陣地為城峙山一線,498.8高地、383高地、380高地為志願軍一個營陣地,360、300高地為前沿抵抗線,400、383、380高地為預備陣地。

因此美軍制定了極為精密的進攻計劃。我們來看一下美軍的作戰地圖。

美軍騎兵第5團的進攻是圍繞洪川至春川的29號公路進行的。3營在公路的東側,目標是城峙山;2營在公路的西側,目標是425.6高地和296高地。其中3營是主攻方向,我們看圖可知,美軍3營分為兩路,L連在西側,分別奪取K、L、M、N、Y目標,這是美軍主攻方向,二梯隊連I連在L連奪取Y目標後投入戰鬥,奪取498.8高地;K連在東側,分別奪取A、B、C、D、E、F、G目標;最後合擊T目標(城峙山,542高地,美軍標錯了)。L連和K連分別得到第70坦克營A連一個排,工兵一個排,火器連兩門75毫米無坐力炮的支援,榴彈炮、迫擊炮的前方觀察員全部前出到突擊排。

美軍決心用一天時間攻擊前進3.4公里,拿下城峙山。這個攻擊速度,其他美軍部隊未必能做到,但騎兵第5團是有信心的。

美軍要玩真格的了,對於354團來說形勢就嚴峻了。此時,39軍116師正在354團身後通過,向春川轉移,115師即將在16日晚退出戰鬥向春川轉移。如果美軍騎兵第5團按照他們的計劃在16日攻克城峙山,那115師麻煩就大了,他們會被美軍陸戰1師和騎兵第1師包圍於洪川、城峙山以東地區。

一天之內打下城峙山,美軍騎兵第5團是有這個能力的。

美軍騎兵第5團的作戰特點用一個字概括就是——凶,這個特點和林彪手下的小老虎——志願軍40軍是一樣的。看起來中美兩軍最兇悍的部隊將在城峙山展開生死對決,用我很喜歡引用的張遼的話來說就是:「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

褚傳禹

354團團長褚傳禹不是這麼想的,任務很艱巨,但他不想硬拼,他打算跟這支美軍最強的部隊好好玩玩。

怎麼玩?

充分利用警戒陣地。

在韓戰中,利用警戒陣地打出經典戰例有好幾個,我已經寫過兩個。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美軍第7師第32團就是利用警戒陣地成功遲滯了人民軍第45師團的攻勢;第二階段,韓軍第6師團用連一級的警戒陣地遲滯了志願軍63軍整整一天,為下一步擊敗63軍奠定了基礎。砥平里戰鬥的失利,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第一個晚上志願軍攻擊部隊被美軍第23團戰鬥隊的警戒陣地所遲滯,未能進攻美軍基本陣地。

這一手,美軍、韓軍玩得很溜,但志願軍也會。354團現在就要給美軍上上課。

3月16日晨,美軍騎兵第5團開始進攻。至中午,美軍L連才進至M目標(360高地),K連才進至C目標(300高地),在幾乎沒有戰鬥的情況下,僅僅前進了不到900米。

我們來看美軍作戰地圖,美軍沒有標記三角形的高地上,都是沒有志願軍部隊的。那為什麼向來突擊迅猛的美軍騎兵第5團進展這麼慢?

A目標、K目標,美軍沒有遭到打擊。但當美軍兩路分別進至B目標、L目標時,C目標(300高地)和M目標(360高地)上的志願軍警戒分隊及前出到B目標、L目標的戰鬥小組開火了。關鍵並不在於他們的開火,而是警戒分隊引導炮兵進行了射擊。

打過來的炮彈除了60毫米迫擊炮外,還有大量的81毫米、82毫米、120毫米迫擊炮彈,甚至還打了兩發105毫米榴彈炮彈。除了這些炮彈,前出的重機槍也猛烈射擊。

美軍騎兵第5團和志願軍作戰的戰鬥經驗很豐富。他們知道志願軍一個連的話,很難得到除了60毫米迫擊炮以上的支援,一看這個火力,美軍立馬判定,C目標(300高地)和M目標(360高地)均為志願軍一個連。美軍兩路的突擊排立馬停止行動,開始召喚自己的炮兵火力。

等到炮兵火力突擊後,美軍步兵才向B目標和L目標前進。等美軍占領了B目標和L目標後,美軍騎兵第5團進一步印證了自己的判斷,因為這兩個高地上都是志願軍連一級的防禦工事。因此判斷,志願軍防禦的連隊已退守C目標(300高地)和M目標(360高地),需要加大火力打擊力度,於是美軍叫來了航空兵。

需要注意的是,美軍遭到的輕武器射擊,K連挨的是左側360高地上的輕機槍,L連挨的是右側300高地上的輕機槍。這使得美軍給炮兵、航空兵指示目標時出現了一定的混亂,而且沿360高地西側公路、300高地東側公路行進的美軍坦克沒有了用武之地。比如打K連的志願軍輕機槍是在360高地東側山脊的,在360高地西側公路行進的坦克打不了,在300高地東側行進的坦克隔著300高地打不到。

志願軍警戒分隊的這個戰術設計是非常有意思的,這明顯是針對美軍坦克設計的。相比炮擊和空襲,坦克直瞄火力對志願軍機槍的威脅才是最致命的。褚傳禹充分研究了地形和美軍的作戰特點。

而且當360高地和300高地正面的美軍L連和K連逼近360、300高地後,志願軍警戒部隊卻不向美軍開火,而是放棄陣地向383、380高地轉移。

於是戰火開始向383、380高地蔓延,最終經過美軍飛機7次空襲後,黃昏,美軍L連向383高地西側迂迴的部隊發現志願軍撤離了383高地。而K連卻沒能占領遭到6次空襲的380高地,止步於E目標。順便說一句,3月16日,是美軍遠東空軍出動飛機架次達到歷史新高的一天,一共出動1123架次。

3月16日,美軍騎兵第5團3營在爬了一天山、挨了志願軍一天炮彈後,L連前進了1300米,K連前進了1600米。美國大兵一會爬山、一會散開戰鬥隊形、一會隱蔽,累成了狗。本來美軍一個營後面有240人的韓國勞工隊(實際人員基本是韓軍),但看著一個一個連綿的山頭,崎嶇的山路讓韓國人紛紛偷懶,實際美軍一個連只有35個韓國人跟隨,美軍抱怨:三天沒吃上熱食。

美軍騎兵第5團團長柯羅姆貝茨上校的一天之內拿下城峙山的作戰計劃破產了。

而且美軍承認,中國人的傷亡極小。因為美軍發現,在每個目標的志願軍陣地都太堅固了。

美軍騎兵第1師稱,這些陣地是他們見過的最漂亮、最堅固、最精密的防禦工事,直到1951年10月,他們看見了47軍的半坑道堅固陣地。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不是一句空話。在40軍部隊處於二線的時候,他們下大力氣修建了防禦陣地。美軍騎兵第5團3營進攻中標定的這些目標點,很多陣地上沒有志願軍防禦部隊,但都有堅固工事,看起來很浪費,其實一點都不浪費,這些堅固的工事保證了354團警戒分隊每一個戰士都能得到有效保護,這種保護甚至是超額的——一個連陣地容納了一個班、一個戰鬥小組。

我在47軍夜月山戰鬥中說過,美軍第3師師長索爾少將發現47軍的工事極為堅固,只有155毫米以上的榴彈炮彈或1000磅的重磅炸彈直接命中才能摧毀。354團的工事就堅固到這種程度,因此40軍後來在總結中得意地說,這是坑道工事最早的雛形,讓部隊傷亡極小。

但光有堅固的工事是不夠的。354團另一個辦法就是大量的迫擊炮支援,警戒分隊的作用其實是發揮引導炮兵的作用。志願軍354團的防禦陣地在美軍的作戰圖上標記得很清楚了。城峙山是核心陣地,498.8高地(美軍標記為499高地)、383高地、380高地是前沿警戒陣地,以班為戰鬥單位。志願軍警戒分隊又在警戒陣地的基礎上繼續向前在360和300高地上派出單兵和戰鬥小組的警戒分隊,對美軍進行遲滯作戰。

美軍後來登上383、380、360、300等高地後均發現,在志願軍陣地上用的是美軍的野戰電話系統,還有大量的信號槍彈和彩色煙霧手榴彈。等美軍真正靠近的時候,落下來的手榴彈通常只有40到50顆,根本不可能是連級防禦部隊,再加上美軍目測到從360、383高地撤離的只是志願軍小部隊,這讓美國人非常惱火。

使用警戒分隊進行遲滯作戰,這是美軍非常拿手的戰術,早在李奇微來到朝鮮前,美軍就發現,陣地攻防中對付志願軍夜襲,要利用警戒分隊儘可能的拖延時間,拖到天快亮,只留給志願軍攻擊部隊兩三個小時,甚至更少的進攻美軍基本陣地的時間。這點時間,志願軍是來不及攻克美軍基本陣地的,而天一亮卻是美軍轉守為攻的大好時機。而在機動防禦中,充當「警戒分隊」角色的是裝甲部隊,白天退30公里後停下來形成裝甲防禦圈,引誘志願軍追擊部隊在天黑趕到後攻擊,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志願軍追擊部隊根本攻不破裝甲防禦圈,反而會遭到美軍火力大量殺傷,這就是「磁性戰術」。

所以美軍戰史《韓戰中的美國陸軍》在描述第四次戰役第二階段志願軍戰術時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人的戰術和我們是一模一樣的。」

等美軍想明白自己被志願軍警戒分隊拖了一整天后,自然極為光火。但遲滯作戰也需要空間,現在美軍L連已經逼近498.8高地,美軍3營營長帕爾齊亞萊少校決定在3月17日合擊498.8高地,一舉突破中國人的防線。

但K連首先要拿下380高地,在美軍地空火力一個上午的狂轟濫炸後,K連於12時30分登上了空無一人的380高地,志願軍警戒分隊早就在16日晚上撤了,美軍白轟了半天。隨即K連立即向西北攻擊前進,準備會同I連夾擊498.8高地。

然而I連的情況卻不妙,400高地上原有的志願軍警戒分隊在I連進攻前就撤了,可當美軍I連越過400高地卻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巨大的雷區,498.8高地和400高地之間全是地雷。原計劃美軍是要在I連身後所有支援武器全部跟進的,這下不行了。美軍I連罵罵咧咧退回了400高地,那天下午,志願軍絕大部分炮兵火力都對準了在雷區里的他們。美軍只能自我安慰說,這使得雷場遭到了巨大破壞。

美軍騎兵第1師第8工兵營掃雷中

美軍只能以炮兵、航空兵猛烈突擊498.8高地,但會有什麼結果美軍其實已經知道了,這裡的中國陣地太堅固了,中國人躲在裡面很安全。

3月17日,本來應該是關鍵的一天,115師部隊正在354團身後向春川轉移。結果354團再次不費吹灰之力就擋住了美軍。

17日晚,354團的第一個任務完成了,39軍部隊全部渡過了昭陽江。現在他們要執行軍長溫玉成給他們的新的任務,掩護40軍主力向春川轉移。

這個任務就輕鬆了。3月18日,美軍狂轟498.8高地,並於中午占領此山,但美軍自己都清楚地知道,中國人就留了一個前哨。下午,美軍按照計劃合擊城峙山,山上還是只有一個戰鬥小組,但美軍又罵娘了,中國人在山上兵沒幾個,可到處都是地雷,而且還是以迫擊炮彈為誘發裝置的雷區。等美軍辛辛苦苦爬上山,中國人又不見了。然後美軍又發現,山中的溪水還不能喝。我都無法想像美軍無能狂怒的樣子。

3月19日,美軍連續占領空無一人的750、577、700、850高地,連354團的影子都沒看見。354團留下的少量阻擊部隊招呼炮兵開幾炮後,就又消失的無影無蹤。354團再次輕鬆完成掩護40軍主力轉移的任務。接下來就是39軍掩護40軍了。

城峙山戰鬥,志願軍354團輕鬆完成掩護42軍、39軍、本軍40軍主力轉移的艱巨任務,此戰是志願軍以警戒陣地遲滯美軍進攻的傑出範例。

但我卻還要說個題外話。

3月19日天黑前,美軍騎兵第5團I連占領了850高地。褚傳禹突然決定要收拾一下美軍,給美國人點顏色看看,但褚傳禹又捨不得派出大部隊出擊,於是7連4班奉命夜襲剛剛占領850高地的美軍騎兵第5團I連3排。美軍警戒哨沒有發現夜襲的4班,8個警戒哨,1人被割喉,7人被活捉,4班隨即撲向美軍,I連3排嚇得連滾帶爬跑下850高地。「美軍第8集團軍第一連」的一個排被一個班的志願軍擊敗。

林彪手下最小的老虎用行動證明,之前的戰鬥,我不是怕了你們美軍精銳部隊,只不過是不想硬拼,真要比誰更兇悍,咱們大可試一試。

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