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晉斌:問題清晰市場有點慌亂:金融市場看不清未來

2022-05-27   人大重陽

原標題:王晉斌:問題清晰市場有點慌亂:金融市場看不清未來

作者王晉斌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

美歐激進的刺激政策和疫情所致的供給衝擊導致了通脹的快速攀升,地緣政治衝突成為進一步推高通脹的接力棒。通脹問題是清晰的,但市場是慌亂的,因為市場看不清未來。市場看不清未來的原因是:短期中,市場看不清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的速度和力度,或者說看不清美聯儲緊縮政策的底;中長期中,市場看不清疫情以及地緣政治衝突引發的對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過度」追逐的底。尤其是當經濟問題政治化後,對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擾亂的成本難以計算。「雙底」不清,國際金融市場慌亂不止。

國際金融市場當前面臨的問題很清晰:通脹太高。金融市場表現得有點慌亂:風險資產價格較大幅度下挫,避險情緒開始上揚。

目前美國經濟通脹CPI超過8%,PCE接近7%,均是40年以來的高位。美聯儲必須緊縮以應對高通脹,防止通脹不斷侵蝕居民和企業的實際支出能力。

今年以來,美國股市出現了較大程度的跌幅。截至5月24日,道瓊斯指數下跌12.14%、標普500指數下跌17.30%、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8.00%。納斯達克指數已經出現了較為深度的下跌,衰退性交易顯現。

截至5月24日,VIX指數今年以來上漲了65.30%,全球恐慌情緒上揚。

高通脹的來源是什麼?三個主要原因。一是美國過於激進的刺激政策導致產出缺口快速收斂,經濟總需求上揚拉動了物價上漲;二是疫情所致的供應鏈瓶頸等問題,供給衝擊推高了供給成本(包括運輸成本)和物價水平;三是俄烏地緣政治衝突升級導致以能源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包括食品)價格暴漲,帶來了顯著的供給衝擊,進一步推高了物價水平。

俄烏地緣政治衝突既是歐盟和俄羅斯關係重構的分水嶺,也是全球地緣政治關係重構的分水嶺。歐洲能源和俄羅斯能源大機率會出現「硬脫鉤」,出現能源供應鏈「脫鉤」。從歐盟對俄羅斯的五輪制裁以及在醞釀討論的對俄羅斯能源禁運問題,歐盟政治利益壓倒了經濟利益,即使付出高成本也要和俄羅斯能源強行「脫鉤」。能源替代與能源轉型的成本決定了以能源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會持續在高位運行。

疫情帶來產業鏈內部化和區域化的安全重構,以及全球地緣政治關係重構將帶來的出於政治目的的全球產業鏈重構,都將在中長期推高通脹。各種貿易投資規則的重構,強調供應鏈彈性,本質上就是部分產業鏈的「脫鉤」與重構。

在上述動盪的背景下,就出現了問題清晰但市場有點慌亂的結果,因為市場看不清未來。市場看不清未來,可以進一步區分為看不清的短期因素和看不清的中長期因素。

看不清的短期因素:市場看不清美聯儲緊縮貨幣政策的速度和力度,或者說美聯儲緊縮政策的底。

因為這一輪的通脹因素及其複雜,影響通脹的需求和供給因素相互交織。當地緣政治衝突成為影響通脹的重要接力棒後,能否減緩政治衝突對通脹的影響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同時疫情以及對產業鏈安全「過度」追逐所致的成本上漲對通脹的影響也存在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預期「滯漲」風險上升。美聯儲本身由於採取了貨幣政策新框架,強調長期通脹率2%,對於通脹率何時回到2%並沒有把握。換言之,長期平均通脹率2%本身就代表了短期通脹率目標存在明顯的模糊性,當下階段的通脹「超調」已經說明了這一點。美聯儲同時希望經濟「軟著陸」,那麼採取何種速度和力度來緊縮貨幣政策?美聯儲自己也給不出具體的答案,因為影響通脹的不確定性因素有點多。如果要在今年把通脹控制下來,貨幣政策的力度必須要足夠大,必須犧牲經濟總需求,這又會提高失業率。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關於美聯儲加息的頂部是不清晰的,中性利率水平的估判也存在很大差異,可以從2%到3.5%。結果只能是高調緊縮貨幣政策控通脹,實際上是走一步看一步。

看不清的中長期因素:對所謂經濟安全的「過度」追逐。

疫情終會過去,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和產業鏈問題或可以修復,但地緣政治衝突帶來的人為斷鏈,難以修復。因此,即使疫情消散,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也很難回到從前,會有一定的變化。

疫情開始只是帶來了公共衛生產業鏈的安全問題,隨著疫情的持續,波及到其他產品產業鏈的安全,全球部分產品的產業鏈開始縮短,以追求產業鏈的安全。2018年以來,美國持續強化全球競爭,高科技領域的產業鏈安全問題凸顯,技術封鎖、技術貿易限制等措施推高了全球經濟成本。俄烏地緣政治衝突升級更是直接顯化了經濟問題政治化的趨勢。美國對外經濟貿易政策充滿了政治氣氛,惡意競爭下的對高技術產業鏈安全和供應鏈安全的「過度」追逐,市場也看不清「安全」的底在哪裡,這將導致巨大的調整成本,包括部分產業鏈重構和市場銷售的成本,這會對公司盈餘產生難以估算的影響。

美聯儲緊縮政策的底和對經濟安全「過度」追逐的底,國際金融市場都看不清楚。「雙底」不清楚,意味著資產價格貼現的分子部分和分母部分都不清楚,市場不會有明確的方向,只能在有點慌亂中反覆調整。

這種令國際金融市場投資者難受的調整可能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會確立2022年是國際金融市場資產價格波動的大年。直到美聯儲緊縮政策的底和對經濟安全追逐的底逐步清晰化,國際金融市場才會選擇明確的方向。「雙底」不清,國際金融市場慌亂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