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球員在賽季前實行體測,這是多年前的做法,只是不同的是,有時抓得緊有時抓得松,有時全員進行體測,有時抽人試測。而體測一直以來都充滿爭議,總有人看到一些隊員在體測中受傷或體測不過關,就橫加指責,認為體測弄傷了隊員,沒有必要搞體測。
新賽季開打前又有人過不了體測關,浙江隊的王奕博和新疆隊的劉懿霆都在體測中受傷了,無法通過體測。還有混子網紅球員楊政不但折返跑過不了關,而且2分鐘強度投籃測試,也沒有達標,兩次測試均為0分,最終不以計算成績。看來楊政大機率要被CBA淘汰了,想在四川隊打上球難以登天。體測才剛剛開始,還有大部分球隊未參加體測,預計還有一小部分隊員過不了體測關。
就因為兩人在體測受傷,還有楊政在體測中多個項目不達標,竟然有知名媒體人出來發表言論對CBA體測橫加指責,這位媒體人就是擁有278萬粉絲的赫赫有名的球圈趙探長。他對體測持全面否定的看法,他聲稱「靠體測,都不會改變聯賽的質量,也不會改變中國籃球的現狀。體測是政績、是門檻、是談資,僅此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為止,在眾多的媒體人中除了球圈趙探長一人明確反對體測外,還沒有其他媒體人敢於公開反對搞體測。
而非常巧合的是,就在球圈趙探長發表反對搞體測言論2個小時後,我國籃壇名宿馬健貌似站出來反駁球圈趙探長的言論,力挺籃協的決策,馬健在社媒上指出:「CBA不管水平如何,那也是國內最高籃球聯賽啊!如果你想成為一名職業選手,特別是鋒線後衛線的球員,如果連17個15米寬折返跑基本要求都完不成(及格標準根據身高折返跑要求62秒、64秒 、66秒總共才255米),如果連這個基本要求都達不到我看就不要去賽場上丟人現眼了」。
個人認為馬健的觀點才是代表了眾多球迷和媒體人的看法,而趙探長實在糊塗,發表了不利於中國籃球發展的言論。
須知,實行體測並非是CBA的做法,國外聯賽也實行體測,就連崔永熙到NBA打球也要進行體測,而且要求比CBA更嚴,他在試訓爵士的時候3分鐘連續折返跑29個來回。
眾所周知,體能是支撐技術發揮的基礎,沒有體能的支撐就打不好球,比賽中不但比拼技術,還要比拼體能,國家隊在外戰中往往下半場崩盤,往往罰球命中率不高,就是因為體能不足造成的惡果。36歲的老周鵬都能過了體測關,其他人有什麼好說的。我們不能因為有人受傷,就因噎廢食。
姚明對體測抓得緊一陣,松一陣。這次宮魯鳴歸位中國籃協後,主張全面恢復體測,全員參加體測,不再只是抽測,不得不說這次籃協的做法太英明了,否則不知多少網紅球員混入CBA,不知多少人罰球命中率不過五成,不知多少人成為軟蛋。
我們應該旗幟鮮明的支持籃協的體測決定,支持和認可馬健的看法,誰不願意體測,牴觸體測,就請你離開CBA,僅此而已。諸位,你對體測有何看法?你支持籃協的決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