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壽不能隨便過,「壽有三不過,後代福氣多」,三不過具體指啥?

2023-11-27     家有妙招姐

原標題:過壽不能隨便過,「壽有三不過,後代福氣多」,三不過具體指啥?

年輕人過生日,是慶祝自己的誕生之日,也是對未來充滿期待和憧憬的時刻。而當人們年老時,過壽則是慶祝自己一生中積累的好福氣和好運。有些人喜歡在壽辰日大肆操辦,以表達對生命的珍視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我們常常會給家人過生日,因為這是表達愛意和關心的重要方式。家人的陪伴和祝福,讓我們倍覺幸福和溫暖。而當我們自己過生日時,也會感受到家人的關愛和呵護。不同的人會選擇不同的方式去過生日,有些人簡簡單單地吃一碗長壽麵,有些人則會邀請親朋好友一起聚聚。

俗話說:「壽有三不過,後代福氣多」,這句話告訴我們,在慶祝壽辰時,有三件事情不能做過頭,否則會損害後代的福氣。那麼,這三不過具體指的是什麼呢?

一不過:不到六十不過大壽。

有一個廣為接受的規矩,那就是人們通常在六十歲之後才開始操辦大壽。在六十歲之前,許多人仍然為了生活的柴米油鹽而奔波,在這個階段,他們實際上並沒有真正步入老年,仍然處於中年的階段。此時,很少有人會過於關注自己的生日,更不會大張旗鼓地慶祝。

在六十歲之前過壽,如果大肆慶祝,可能會給人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象。他們可能會認為過壽的人已經上了年紀,變得衰老不堪。這不僅會讓人產生不必要的閒言碎語,更可能會讓過壽的人失去一些寶貴的機會。因為在這個階段,人們往往會將過壽視為衰老的象徵,而將過壽的人排除在發展機會之外。

因此,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和偏見,也為了保持自己的競爭力,許多人在六十歲之前並不會過於張揚地慶祝自己的生日。而到了六十歲之後,由於已經度過了中年的階段,步入了真正的老年期,人們通常會開始重視自己的生日,並以此為契機來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

二不過:父母在不過大壽。

在當今社會,孝道被賦予了極高的價值,孝順父母不僅是一種傳統美德,更是一種深深的感恩之情的體現。作為子女,我們很少在父母都還健在的時候慶祝自己的大壽,因為這會被視為一種不孝的行為,可能會對我們的個人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當我們的父母都已經年邁,他們最需要的便是安享晚年,無憂無慮地度過每一天。此時,我們作為子女,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讓父母再為我們的生日慶典而操心。當然,我們也要懂得為自己慶祝生日,但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想到的是如何讓父母感到開心和欣慰。

當我們陪伴在父母身邊,聽他們訴說著過去的故事,感受著他們對我們的愛和關懷時,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孝順父母的重要性。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應該把更多的關注放在陪伴父母上,而不是只顧著自己的慶祝。

三不過:年過九十,不過大壽。

正如那句俗話所說:「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中國人深諳物極必反的道理,認為「九九」作為極數,意味著好運已盡,未來可能要走下坡路了。因此,為九旬老人舉辦壽宴需要格外謹慎,需要充分考慮老人的身體狀況和意願。過於繁瑣的慶祝活動可能會讓老人筋疲力盡,得不償失。

過壽的寓意是家庭和和美美,歲月長長久久。我們慶祝老人的生日,實際上是為了表達對他們的敬愛和孝心。只要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度過這一天,就是對老人最好的祝福。過壽的真正意義在於祝福老人健康長壽,讓他們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享受晚年。

如果因為過壽而讓老人過度勞累,導致身體不適,那就違背了過壽的初衷。因此,我們應該理解老人的心愿,不強求大張旗鼓的慶祝活動,而是以安靜的方式為老人慶生,讓他們享受家庭團聚的溫暖。對於九旬老人來說,家人的陪伴和孝敬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我們應該為他們做的最好的生日禮物。

此外,還有一些說法認為七十三和八十四是老人家的兩道坎,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年紀。所以有些地方不過這兩個壽。在問年紀的時候,有些忌諱比較多的人會故意說大一歲,知道這兩個知識後,就不要再打破砂鍋問到底了,以免讓人覺得你沒有禮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7e0dcdf618b6b03cae3b564561b85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