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到包的鄭師傅原地守候一個小時等不來失主。他打開包發現裡面有張身份證,通過身份證上的地址信息,第二天結束工作的他騎電動車到失主家樓下,在單元門外又等待了一個小時,終於將包物歸原主。
>>女士大意丟包
「他什麼都不要,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我的謝意,希望通過你們表揚表揚他。」11月4日,華商報新聞熱線029-88880000收到西安馮女士的來電。她激動地說,近日因為粗心丟了包包,沒想到會失而復得了,更是收到了一份比金子更寶貴的東西……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11月4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見到了馮女士。今年56歲的她家住西安城東,11月2日下午,她和幾個朋友到距家不遠的中亞公園玩。當天天氣比較好,她想拍幾張照片留念,嫌身上挎的包包礙事,就隨手卸下放在一邊。
「拍完照片,我就把拿包這事忘得一乾二淨了。」馮女士說,她返家途中突然想到包落下了,當即準備折返,但因為電動車沒電,只能和朋友把車騎到最近的另一位熟人家裡充了會電才出發。折騰一番後,到公園天已經黑了,包也沒找見。「包里裝著一個杯子、一件保暖外套,這些丟了就算了,但側邊還裝著我的身份證和社保卡,這些要補辦就很麻煩。」
11月2日晚,沒找到包的馮女士給銀行打電話,口頭掛失了社保卡。她已經接受包包丟失的事實了。
>>男子深夜送還
11月3日晚,將近10點了,馮女士家門突然被敲響。馮女士的弟弟打開門,門外站著一位穿著樸素的年輕男子。
馮女士和送包的這位男子對話得知對方姓鄭,是11月2日下午在中亞公園撿到的包。原地等到天黑等不到她,鄭師傅就將包帶回了家。回家後打開包看見裡面的身份證,第二天忙完活後就根據身份證上的地址送到了她家門口。
「他在樓下摁了幾次門鈴,但機器有故障,我在家裡邊聽不清他說啥,我以為是小孩子搞惡作劇。他在樓下等了一個小時,才趁有人出門進了單元樓。」
聽到鄭師傅的講述後,馮女士特別感動。她讓弟弟給鄭師傅取現金表示感謝,鄭師傅堅決不要。
「鄭師傅可以圖省事把包放到遊客中心,也可以把包直接放單元樓門口,不必大晚上等待這麼久。但他都沒有那麼做。為一個不認識的人做到這種程度,我由衷地感謝他。」馮女士說。
>>拾包人:「這是小事情」
11月4日下午,記者聯繫到撿包的鄭師傅。鄭師傅今年38歲,是一名電器維修工。
鄭師傅回憶,11月2日周六,他帶著妻子和4歲的孩子到中亞公園玩。無意間發現了這個包,當時天已經晚了,他讓妻子帶著孩子先回家,自己一個人守在包旁邊。
「我從下午5點等到了6點,一直不見有人來找。最後我看公園沒人了,就打開手機邊錄著視頻邊把包放到我車上。回家後,也是一邊錄著視頻一邊打開包,包里有一個盒子,裝著失主的身份證和社保卡。身份證上的地址信息很詳細,第二天幹完活,我就按照地址送過去了。」
鄭師傅說,他騎電動車不到20分鐘就到了馮女士樓下,但因為單元門有密碼,他輸入房號不見門開,就等著他人進出。
「從9點等到10點了,我準備離開時,有人從裡面打開了門,我向人家說明我是來送包的後,就進了單元樓。一般人把東西丟了都很著急,送包這事是小事情。我當時想著失主如果補辦證件到周一了,就趁著禮拜天趕緊給她送過去。」
鄭師傅全名是鄭身濤。採訪過程中,他多次向記者表示不必宣揚這件事。「我乾的是服務行業,就是服務人民的。」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常彭朵 攝影 鄧小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