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市場仍低迷,德康農牧負債超80%赴港募資,背後隱現劉永好三哥

2023-12-06     時代財經

原標題:生豬市場仍低迷,德康農牧負債超80%赴港募資,背後隱現劉永好三哥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12月6日,畜禽養殖企業德康農牧(02419.HK)登陸港交所。臨近收盤時,其價格最高觸及38.00港元,最終收於37.50港元,漲幅1.49%,目前市值145.83億港元。

時代財經注意到,德康農牧發售價範圍為30.35港元~36.95港元,最終以36.95港元的最高發售價上市,募資凈額為8.71億港元。

德康農牧是其實控人王德根成功收穫的首個IPO,四川知名企業家、「飼料大王」劉永好的三哥陳育新亦出沒其中。

預計2023年虧損

德康農牧業務主要為生豬、家禽及輔助產品,其擁有生豬、黃羽肉雞育種、養殖及飼料生產方面垂直一體化的產業鏈。

其業務分布廣泛,截至今年5月31日遍及中國13個省及自治區的39個城市。除自營農場模式外,德康農牧還與第三方個人農場主合作開展家庭農場。過往十年,其生豬銷量增長超100倍。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生豬市場高度分散,按2022年的生豬銷量計,德康農牧在中國所有生豬供應商中排名第六,市場份額為0.8%;其生豬產品占公司營收的比重約78%。按2022年黃羽肉雞銷量計,德康農牧在中國所有黃羽肉雞供應商中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2.1%。2022年其家禽產品占公司營收的比重約21%。

不過,德康農牧的業務受到生豬及家禽產品銷售價格周期性波動、飼料及飼料原料採購價格波動的重大影響。

近幾年中,德康農牧分別在2020年和2022年實現盈利,凈利潤分別為36.08億元和9.10億元;2021年則虧損31.73億元,其表示,當年生豬市場低迷,凈利潤減少。今年前5個月,德康農牧虧損21.85億元,其預計,受肉豬價格影響,2023年公司將產生重大凈虧損。

生豬市場低迷,德康農牧也在將業務拓展至生豬及家禽的屠宰及加工、生鮮豬肉及雞肉及肉製品的生產銷售等下遊行業。

目前,其在宜賓市的食品加工廠項目正進行,其屠宰場已於今年10月開始運營,目標是每年屠宰量逾300萬頭生豬。同時,其與德國通內斯合作設立合資公司,在眉山市初步建造每年屠宰量逾200萬頭生豬的屠宰場。

國元證券曾在今年11月的一份研報指出,目前生豬市場仍然面臨供應充足及需求疲軟的雙重壓力,豬價短期難有較大起色,公司盈利端承壓;且公司因擴充業務規模,債務水平高企,截至2023年5月資產負債率達83.5%。

而豬價目前仍呈下行態勢。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11月第5周全國仔豬平均價格23.7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1.3%,同比下跌46.0%;全國生豬平均價格14.99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1.4%,同比下跌36.6%。

12月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向時代財經表示,從短期來說目前是生豬產能高位。生豬供給增速明顯高於消費需求增速,導致豬價消費旺季依然弱勢震盪、旺季不旺。

「年末生豬養殖企業為完成全年出欄任務,生豬出欄量環比將會繼續小幅增長,生豬供給季節性增長。從出欄活重來看,近2個月中大豬存欄連續增長,出欄重繼續增加,腌制臘肉所需大豬供應充足。消費需求亦將季節性增加,供給總體處於較充裕狀態,預計元旦前豬價仍有望震盪回升,但反彈空間不大。」朱增勇說道。

背靠華西希望

德康農牧上市後,四川德盛榮和實業集團(以下簡稱「德盛榮和」)及王德根分別持股33.70%及3.06%。此外,王德根的配偶張強亦持36.77%股權。

王德根的人生經歷也十分具有傳奇色彩。1994年,剛畢業的王德根放棄了成都某軍工企業的「鐵飯碗」,做起了飼料生意。28歲時,他的身家已近千萬。

1999年,王德根又從彼時十分紅火的飼料生意投身華西希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西希望」),成為華西希望歷史上「經銷商總經理第一人」。32歲時,升任華西希望副總裁。

華西希望與德康農牧更是關係匪淺。德康農牧高管團隊中,監事會主席朱惠曾任華西希望宣傳部經理。而在德康農牧招股書中,也多次出現華西希望創始人陳育新的名字。

德康農牧創立之初,王德根與陳育新便分別持股42.00%和35.00%。其招股書顯示,發行H股後,陳育新與其配偶趙桂琴各持11.49%的股權。

陳育新原名劉永美,為「飼料大王」劉永好的三哥。目前,劉永言、劉永行、陳育新、劉永好分別管理大陸希望、東方希望、華西希望、新希望四大集團。

除了農牧、食品產業,上述四大集團還涉及鋁電、電子、地產、金融、教育等十多個產業,共擁有國內外2000多家公司,員工總數超過30萬名,年銷售收入超5000億元,其中飼料產銷量位居全球第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72b97cccc00febc1740a2b5915427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