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生物救護與科學倫理」微信公眾號小編注意到多家媒體的報道:美國的加利福尼亞高級法院通過一系列倫理改革,針對加利福尼亞律師協會官員和法官實施更嚴格的規定,這一決定源於對監管機構在處理備受爭議的律師湯姆·吉拉爾迪(Tom Girardi)一事的嚴厲批評。吉拉爾迪是一位知名度比較高的原告律師,但最近面臨著被指控占有公司客戶資金超過1800萬美元的聯邦指控。為助力全球環境治理、為我國學者提供信息供決策參考,編譯分享信息如下,供感興趣的讀者們參閱。本文僅供信息參考,不代表平台觀點。
本文共計3600字,閱讀約7分鐘
「中國生物救護與科學倫理」小編注意到,根據路透社最新消息,近日美國加州高級法院通過三項倫理改革,旨在強化該州律師協會託管人和州律師協會法官的利益衝突規定。根據這些新規,即刻生效的規定要求該州律師協會託管人在任何涉及其財務或個人利益的決定中都必須自行迴避。此外,從2023年12月1日起,該州律師協會託管人候選人的審查委員會將不僅要審查其財務和非財務利益,還需確定其「與其他律師的關係」是否會影響其擔任職務的能力。此外,尋求在該州律師協會法院擔任法官的人員也必須接受財務或個人關係的篩查,以確保他們能夠「以避免不當行為、看起來不當的行為或頻繁迴避」的方式履行職責。
據報道,這些改革的背後是對加利福尼亞律師協會在處理吉拉爾迪一案中所展現出的缺陷的深刻反思。吉拉爾迪自1982年以來曾面臨205項倫理投訴,但直到2022年才被取消律師資格。這也難怪了,怎麼能不引起了社會對監管機構有效性的質疑呢?!調查發現,至少有九名前州律師協會雇員與吉拉爾迪有聯繫或收到禮物,其中一名前協會調查員更是在獲得100多萬美元的同時,還免費搭乘私人飛機和獲得體育賽事門票。
本案例的主角、始作俑者——湯姆·吉拉爾迪(Thomas Girardi),生於1939年6月3日。維基百科對他的人物傳記的綜述是:「他曾是一位律師,也是曾經存在的「吉拉爾迪與基斯」(Girardi & Keese)律師事務所的聯合創始人,該事務所位於洛杉磯市中心。然而,由於被指控倫理和其他欺詐行為,他在2022年被撤銷了律師資格」。
維基百科的信息還顯示:
2020年12月,芝加哥的一位聯邦法官凍結了吉拉爾迪的資產,稱他「挪用了至少200萬美元的客戶資金,這些資金應該支付給在印度尼西亞發生的波音737 MAX獅航610航班墜機事故中喪生者的家庭。」吉拉爾迪及其所在的吉拉爾迪與基斯律師事務所沒有出席於2021年1月的第一次破產聽證會,而此次破產聽證是對於在2020年12月提出的兩個第七章非自願破產申請的回應。
2021年3月,洛杉磯時報報道稱吉拉爾迪已被起訴100多次。對他提起了多起投訴,其中包括對加利福尼亞州律師協會的多次投訴。儘管有多起協會投訴涉及涉嫌的財務不當行為,包括兩打贏1700萬美元訴訟的婦女聲稱激素替代療法導致她們患癌症以及涉嫌挪用數百萬美元在一起燒傷受害者訴訟中,吉拉爾迪的協會執照仍然保持不受影響,據稱這是由於吉拉爾迪與協會官員之間存在不當關係。
2021年3月9日,加利福尼亞州律師協會將吉拉爾迪的身份更改為「不具備在加利福尼亞州執業資格」。2022年6月1日,法院裁定吉拉迪被撤銷執照,並要求支付230萬美元的賠償金,加利福尼亞州律師協會也將吉拉爾迪的身份更改為「已被撤銷執照」。
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這樣的背景下,該州高級法院的倫理改革被視為對律師協會監管機制的重要修正。首先,對於州律師協會託管人的規定,即刻生效的自我迴避規則,直截了當地要求在任何有利官員個人或財務利益的決策中,必須迴避。這一規定的即時生效體現了法院對問題的緊急性和決心,以避免類似的監管漏洞再次發生。其次,對於候選人的審查標準的增加,不僅僅聚焦在財務利益上,還明確考察了其「與其他律師的關係」,關注到了對人際關係可能對決策產生影響的更深的層面。而且,對法官的篩查標準的加強,要求審查其財務或個人關係是否可能阻礙其「以避免不當行為、看起來不當的行為或頻繁迴避」的方式履行職責,避免「瓜田李下」,強調了對法官職業操守的要求。
這些改革旨在糾正監管漏洞,加強律師協會的職業道德和操守標準。吉拉爾迪案的爆發暴露了在律師協會的監管下,極少對於明顯的倫理問題採取行動的現實。律師協會應當起到維護法治、保護公眾權益的使命,但在這一事件中,律師協會顯然未能充分履行其監管職責,導致一個備受爭議的律師居然能夠逍遙法外多年。因此,高級法院的這一系列倫理改革被認為是一次對監管體系的緊急修正,以恢復公眾對於律師協會監管公正性的信心。
另外,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改革的時效性。有報道稱,從2023年12月1日起,新規將正式生效,這個回應速度,應該說還是比較快的。亡羊補牢,尚不算晚,也算是體現了有關方面遏制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的決心,也為律師協會注入了新的法規和規範,提高了行業的整體標準。
但,為什麼監管機構長期以來為何未能有效履行監管職責呢?如何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吉拉爾迪自1982年以來,受到了205項倫理投訴,但,直到2022年,他才被取消律師資格。這意味著,在過去漫長的30年間,哪怕是一大堆投訴,但吉拉爾迪一直未受到有效的監管和制裁。很多人認為,這不僅暴露了監管體系的漏洞,也凸顯了在處理明顯違規行為時的不足。加強規定和改革雖然是必要的,但如何確保監管機構真正履行職責,及時有效地處理違規行為,恐怕,這同樣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小編注意到,目前各方的反映還是比較強烈的。通過這次倫理改革,該法院向社會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對於維護司法公正和保護公眾權益的承諾。這對於建立公眾對法律體系的信任至關重要,也是法治建設中的一大進步。但是,這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未來需要進一步監督和改進,來確保這一監管體系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上圖:2023年11月13日,美國最高法院發布的一份有關倫理的官宣。來源:www.supremecourt.gov
【思考題】學而時習之
Q1. 針對吉拉爾迪案所暴露的律師協會監管不善,需要思考更為創新和高效的監管機制,以確保律師行業的道德規範和公共信任能夠得到可持續的強化。你認為在這方面有哪些潛在的解決方案,以及這些解決方案如何平衡監管的力度與律師專業自主性?
Q2. 該高級法院強化了加州律師協會的倫理規定,但這是否足以解決長期存在的監管問題?在構建更強大的法律職業監管框架的同時,我們還需要思考如何激發律師協會自身的主動性,以更積極地應對潛在的職業倫理風險。你認為在這方面有哪些激勵機制和培訓措施可以被引入,以促使律師協會更主動地維護行業聲譽和公信力?
Q3. 中國有句成語叫「瓜田李下」,在古代,這個詞用來形容有些事情發生在特定環境下,很容易引起誤會、或產生猜疑。比如,在瓜田裡和李樹下,兩者之間容易產生關聯,因此可能被誤解為有不當的關係或動機。這個成語常用來告誡人們避免在容易引起誤會的情境中行事,以免被人誤解或產生不必要的猜疑。那麼,拓展開來、舉一反三的話,作為公務員、大法官或者其他被認為代表社會公共利益的一些職務/崗位上的人員,如何避免「瓜田李下」、主動「避嫌」那些可能導致公眾質疑的情況?
本文僅供資訊參考。不代表平台觀點。
歡迎轉發(請標註來源)。
編譯 | 沈一杭
審 | Yujie
排版 | 綠葉
【參考連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omas_Girardi
https://www.reuters.com/legal/legalindustry/california-high-court-beefs-up-ethics-rules-state-bar-2023-11-22/
https://thehill.com/opinion/judiciary/4319730-new-scotus-ethics-rules-affirm-the-rule-of-law/
https://www.supremecourt.gov/about/Code-of-Conduct-for-Justices_November_13_2023.pdf
https://www.propublica.org/article/clarence-thomas-scotus-undisclosed-luxury-travel-gifts-crow
涉及到該案主人公與獅航波音空難事件的部分的兩條可以參考的資料:
Seidel, Jon (2020-12-02). "'Real Housewives' star Erika Jayne accused in scheme to embezzle from Lion Air settlements". Chicago Sun-Times. Retrieved 2023-06-30.
Barker, Anne (2021-06-04). "Having sued for compensation after a plane crash, these families noticed money was missing. Then they saw their lawyer on The Real Housewives". ABC News. Retrieved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