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國際熊貓日:保護動物「活化石」

2024-10-27     中國綠髮會

每年的10月27日是國際熊貓日(International Panda Day),今年是第8個國際熊貓日。

作為 「活化石」「中國國寶」,大熊貓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旗艦物種。我國通過對外租借大熊貓方式進行「熊貓外交」,大熊貓也因其憨態可掬的體態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

圖源:志願者

由於人類的盲目活動,大熊貓在一段時期被大量捕捉,大熊貓的棲息地被破壞、污染導致大熊貓數量的急速減少。而受限於食物及繁殖能力,我國野生大熊貓‌野生大熊貓在1980年前後瀕臨滅絕。對此,國家於90年代實施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保護工程,並開始逐步加強對大熊貓的保護。

國內對大熊貓的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大熊貓的數量呈現出明顯變化,從上世紀80年代的約1100隻增長到現在的近1900隻‌。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等級已由瀕危降為易危。

為了倡議國內外社會各界像關愛大熊貓一樣,關注和支持其他物種及自然保護工作, 2017年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分會發起將每年的10月27日定為國際熊貓日 (International Panda Day)

圖源:綠會融媒

節日日期

國際熊貓日:10月27日

節日成立背景

發起方: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分會

發起國家/地點:中國

發起緣由:

「國際熊貓日」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辦公室發起設立的節日,倡議國內外社會各界像關愛大熊貓一樣,關注和支持其他物種及自然保護工作。

2017年10月27日,在「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期間,WWF中國辦公室發起將10月27日這一天作為「國際熊貓日」。

建立願景:

倡議國內外社會各界像關愛大熊貓一樣,關注和支持其他物種及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鼓勵公眾意識到只要關愛自然並願意為之行動,緩解甚至扭轉目前生物多樣性下降的趨勢。

物種介紹

大熊貓(學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也是中國的國寶。它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大熊貓。它是中國特有的哺乳動物,僅有兩個亞種。

2016年,大熊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名錄列,被評為易危( Vulnerable,VU)等級。1988年,大熊貓被我國正式的列為一級重點保護動物,1990年亞運會後成為了我們國家真正的「國寶」。

1984年,大熊貓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截至2021年1月,中國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文/王敏娜、Tommy

審/子舒

排版/angel

重建人與自然平衡

支持募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e947e80575c6a97d2ca4538146c5e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