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了才會明白:幫忙帶娃和不幫忙帶娃的老人,生活差距有多大

2023-05-05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人到老了才會明白:幫忙帶娃和不幫忙帶娃的老人,生活差距有多大

螢幕前的爸媽們,你老了,會幫子女帶娃嗎?如果不站在老人的角度,可能年輕人永遠不明白他們的辛苦!

周末,媛媛又要加班,可崩潰的卻是她的媽媽。她媽媽一直在城裡幫女兒媛媛帶孩子,從女兒懷孕以後,到現在孩子11個月大

媛媛媽媽53歲了,剛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休,女兒就懷孕了。媛媛想吃媽媽做的飯,就讓媽媽來照顧自己,媽媽這一待就是兩年時間了。

最近,她媽媽總覺得自己的腰疼得厲害,不敢和女兒女婿說,就硬撐著帶孩子。就等著看看女兒過周末有時間的時候,趕緊去醫院拍一張片子看看。

這孩子11個月了,還不會走,但是,爬得超級快,家裡到處都鋪上了地墊,可是,他已經不滿足於在平地上爬了,一轉眼就翹起小腿,爬到沙發上去了。

這一老一小在家裡,小的是精力充沛,活蹦亂跳,一分鐘也不想閒下來,老的是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十二分的精神都要放在孩子身上,生怕外孫子有一點閃失

帶孩子是真的很累,她媽媽聽到周末女兒又要加班的消息,覺得自己有點五雷轟頂的感覺,這工作永遠都做不完,每天都在忙忙忙,啥時候是個頭兒啊?

她媽媽決定和女兒、女婿談一談,自己想要回老家休息一段時間,如果他們實在忙不過來,就把外孫子也帶回老家去。

可是,女兒和女婿不願意,他們覺得孩子不能缺少爸爸和媽媽的陪伴,回老家他們就見不到孩子了。

晚上,孩子終於睡著了。她媽媽翻看了一下朋友圈,自己的親家,也就是孩子的奶奶,發了一段自己在公園跳舞的視頻。

奶奶穿著紅色的連衣裙,踩著黑色的舞鞋,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即使是夜晚的燈光下,也能夠看出來,她畫著淡妝,氣色也非常好。奶奶身邊也有很多的夥伴兒,一個個都容光煥發的樣子,看起來要比自己年輕10歲

媛媛媽媽最終決定和女兒女婿商量,讓奶奶來帶孩子一段時間,自己要回家治病。等腰不疼了,再來幫忙帶孩子。

女兒女婿同意了,之後就送她回家了,讓奶奶趕緊來換班看孩子。

她媽媽的老伴兒還沒有退休,在地方單位是一名公務員。她媽媽回家以後,看看自己精心裝修的房子,已經到處都是塵土,髒衣服扔在陽台上,廚房裡有很多的方便麵袋子,冰箱裡空空如也。

這就是一個獨居的老男人的現狀,她媽媽覺得眼淚在眼睛裡打轉,使勁兒忍著,才沒有讓它滑下來。

父母幫忙帶孩子,在我們的家庭里仿佛就是天經地義的,據有關單位的調查數據,中國有將近百分之九十的家庭,孩子是老人幫忙在帶著的。似乎身邊的老人,不幫忙子女帶孩子的都很少。

老人幫忙帶孩子是情分,不是本分,子女不要道德綁架

有大部分的老人是在幫兒女帶孩子的,但是,也有一部分老人,他們或許是因為身體健康的原因,也許是生活中其他的原因,不能幫忙帶孩子。

有的子女對於父母不幫忙帶孩子,就很不能理解。有兒媳婦就直接放話:「現在不幫忙帶孩子,以後別想讓我給你養老送終」。

老人幫忙帶孩子我們感激,不幫忙帶孩子,做子女的也應該理解。畢竟孩子是你自己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養育孩子的責任也在父母身上,而不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身上。

所以,老人不能幫忙帶孩子,我們應該自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怨恨自己的父母。

幫助兒女帶孩子,父母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年輕人要心存感激

父母幫忙給子女帶孩子,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也許只有我們自己真正到了那樣的生活,才有最真實的體驗。

如果父母和子女在一座城市住,父母幫忙帶孩子還是比較幸福的。但是,大部分的老年人不是的,他們需要離開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故土,去一座誰都不認識的城市,待在幾十平米的房子裡,也許一周、兩周的時間都不能下樓活動一下。

還有很多的老年人,因為幫助子女帶孩子,就此過上了「牛郎織女」的分居生活一個幫忙帶孩子,一個照顧好自己也很艱難。

所以,我們的父母能夠站出來幫忙帶孩子,是付出了很多的,不僅僅是他們身體上的勞累,還有精神上的孤獨,和各個方面帶來的壓力。

我們作為子女,要懂得感恩父母,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對父母的感激,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也要幫助父母調節好自己的情緒。

一個是在廣場上縱情歌唱、舞蹈,一個是在深夜哼著搖籃曲哄孩子入睡,同樣是歌聲,老人卻過著不一樣的人生。

父母幫忙帶孩子當然很好,不幫忙也不能怨恨,人生不易,父母更不易,多一點體諒和換位思考,才能給老人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64245a2002c00307f650e105a4da2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