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肯生兩個女兒,也不要一兒一女」,90後媽媽的選擇很明智

2023-09-14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寧肯生兩個女兒,也不要一兒一女」,90後媽媽的選擇很明智

兒女雙全曾經是很多父母的人生夢想,但是,已經成為生育主力軍的90後,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卻不那麼想。

口口聲聲說愛我,卻一心只想著給弟弟娶老婆

女兒是父母貼心的小棉襖,受盡父母的寵愛,但是,也有的女孩是在父母的「哄騙」中長大的。

小時候,家裡只要有好吃的,都是要留給弟弟吃,媽媽一邊讓弟弟拿著好吃的躲起來吃,一邊「夸」女兒:「我們晴晴最懂事,一點兒都不饞,有好吃的都知道讓給弟弟。」

晴晴一邊點頭,一邊咽口水:「我不饞,我最乖了」。

張晴學習很努力,考上了大學,弟弟不好好學習,初中畢業就去打工了。

大學期間,張晴四年的學費都是申請助學貸款,媽媽總是對別人說:「我這閨女就是知道心疼父母,從來都不會亂花一分錢,比兒子可強多了」。

話是這樣說,可是,一轉臉就給了弟弟6000塊錢,讓他買了最新款的手機。

張晴幾年工作賺的錢都交給媽媽保管,媽媽卻總是哭窮,說家裡錢不夠用。每當女兒要錢買點東西,她就總是說:「我閨女要買啥都給買,沒有錢就出去借,不能讓我閨女受委屈。」

就是這樣愛女兒的媽媽,在張晴結婚的時候,婆家給了十幾萬塊錢的彩禮,她都用來交了房子的首付款,給自己的兒子結婚用。

而且,因為需要還房貸,她跟女兒說:「雖然你結婚了,能不能再幫媽還兩年房貸,幾十萬塊錢呢,媽不知道哪年月才能還清?」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倒還好了,她媽媽這是嫁出去的女兒,還要接著給娘家還房貸。口口聲聲是愛女兒,心裡卻只是一心為兒子著想。

結婚生女以後,張晴也終於是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媽媽卻依然總是對女兒訴苦,說生了兒子就是負擔太重了,但是給他買房、娶媳婦兒也是自己不能推卸的責任,真的是沒有辦法。

當張晴也生了一個女兒後,媽媽催她再生一個兒子,這樣就兒女雙全了。

張晴卻說:「我寧願生兩個女兒,這樣對她們更公平一點,如果有兒子了,恐怕會對不起我的女兒。」媽媽聽了,不知道心裡有沒有一點慚愧。

如果生了兒子就讓女兒受委屈,倒不如不生

60後、70後的父母,他們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重男輕女的,兒子繼承所有的財產,女兒等到父母老了,也要承擔相同的贍養責任,甚至比兒子還要多。

父母對於兒子,好像有天生的偏愛和責任感。

現在的90後媽媽,和60後、70後媽媽不同,她們對女兒的疼愛一點都不比兒子少。

我們想一想,如果真的生一個二胎兒子,那也是要給兒子買房子、買車子、娶媳婦兒的,這需要很大一筆錢。如果是有能力給女兒也配置相同的一套操作,這樣的爸媽生幾個孩子也是可以的。

但是,大部分爸媽是做不到的。所以,生了兒子以後,只能選擇委屈自己的女兒。

所以,很多一胎生的是女兒的爸媽,當被問及:「你還會不會生二胎?」他們有很多回答就是:「不會,怕對不起自己的女兒,如果二胎再生一個女兒的話,就可以考慮一下」。不想自己的女兒受委屈,所以不再生二胎,是父母對孩子的真愛了。

其實,很多生了兒子的90後爸媽,為了照顧兒子,把兒子培養得很優秀,也是選擇只要一個孩子。優生優育在這一代人的思想觀念里,比兒女雙全更重要。

也可見,在90後的心目當中,男女平等已經是深入人心了。

生兒子已經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了,我們很多年輕的爸媽把女兒培養得也非常優秀,給女兒很好的生活,自己也非常幸福。

兩個女兒的組合,在很多爸媽心裡是最佳選擇

很多喜歡孩子的父母都是想要生二胎的,他們很青睞兩個女兒的組合,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兩個女兒就不會存在女兒們厚此薄彼了,兩個女兒的感情也會更好,是彼此最親近的人。

另外,確實是比較現實的情況,如果父母不是很有錢,可以不用給女兒買房子,只要把女兒培養得優秀,她們成家立業的壓力會小一點,父母的負擔也會比較輕,生活得很幸福。

所以,兒女雙全這種完美的組合,已經在很多爸媽心目中被代替了。不管家裡是兒子還是女兒,二胎、三胎家庭都應該儘量公平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們,讓他們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快樂地成長,才是父母應盡的責任。

互動話題:你家兒女雙全了嗎?是真的全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f72171a5f5dd47bceb1b2fcdbc53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