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歐洲女孩因長得像中國人,跑來中國尋親,結果讓她當場痛哭

2023-12-01     千年史館

原標題:2017年歐洲女孩因長得像中國人,跑來中國尋親,結果讓她當場痛哭

有著小麥色的皮膚,黑色的瞳孔的歐洲國籍女孩父母卻都是白人模樣......

22歲那年她獨自暫別養父母背上行囊踏上了她期待已久的尋親之旅,來到了她既陌生又熟悉的故土——中國。

喬伊絲

在多方幫助下她最終能否尋找到遠在異國他鄉的至親血脈?她的親生父母又是在什麼情況下將她丟棄呢?

重回故土

2017年22歲的喬伊絲第一次來到中國,當腳踏入故土的那一剎那,她感到蘊藏在身體里的血脈被喚醒了。

看著街上如此多相似的臉龐,她激動地差一點就哭出了聲。因為她從未見過如此多的中國人。

他們的嘴裡說著她聽不懂的語言,但那是她本該會說的話。在這人潮中或許有著她的生身父母,但此刻就算擦肩而過,她也不會認得他們。

喬伊絲是個樂觀開朗的女孩,她性格獨立又長相漂亮。從小學習優秀,如今已掌握六國語言,但儘管如此她也曾自卑過。

因為她身為白人家庭的小孩,卻長著一張亞洲人的臉。這顯而易見沒有血緣關係的樣子讓喬伊絲在敏感的青春期有過一段小心翼翼的日子。

儘管養父母對喬伊絲很好,可喬伊絲還是忍不住好奇,自己究竟來自哪裡,親生父母又在何方,為什麼她會不在親生父母的身邊。

喬伊絲一家

但好在喬伊絲的養父母非常開明且細心,注意到了喬伊絲內心的難過,並沒有對養女的身世避而不談。

他們悉心開導了喬伊絲,並告訴喬伊絲她原本的家鄉在中國,如果她想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可以在成年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後再去尋找,到時候他們也會全力支持的。

如此,喬伊絲的心結也算打開,再也沒有因自己的身份而糾結了,但也因此埋下了一定要去中國看看的種子。

喬伊絲的養父母是傳統的白人夫妻,喬伊絲還有一個哥哥,一家四口其樂融融,十分幸福。但他們兄弟姐妹二人與父母都沒有生物意義上的血緣關係。

原來喬伊絲的養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如果強行懷孕產子是有很大風險的。為了生命安全著想,喜愛孩子的夫妻倆便決定收養孩子。

他們先是從玻利維亞領養了一名白人男孩,也就是喬伊絲的哥哥,之後又從遙遠的中國領養了一名亞洲女孩。

抱著小小的喬伊絲,這對養父母十分激動,領養的文件是中文的,他們看不懂,但儘管如此他們仍然儘量糾正自己的發音,念出了孩子的中文名字。

「益素蘭。」這名小小的嬰兒來自遙遠的中國,有著極具東方特色的中文名字,1995年的10月22日,她被放在籃子裡獨自在湖南益陽的福利院門口啼哭。

幾經輾轉,奇妙的緣分讓這小小的女娃娃漂洋過海來到這個家。

看著喬伊絲緊握的小拳頭,養母輕輕地握住了它,為她起名為「喬伊絲」,希望這個名字可以陪著她度過快樂的一生。

喬伊絲與養父母的關係很好,她想尋找親生父母的想法很簡單,她只是想更加了解自己。

也想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當初是為何會把自己遺棄在福利院門口,是有什麼難言之隱?

帶著這樣的疑問,喬伊絲還在上學期間就經常在外兼職,爭取靠自己的努力存下一筆尋親的費用,對於她來說這樣做意義非凡。

2017年8月的一天,尋親組織志願者蔡德林早早地就在機場等待著一個人的到來。

這次他接到了一個特殊的任務,那便是幫助一位來自比利時的女孩尋找自己失散二十多年的親生父母。

因為擔心不會講中文的喬伊絲在中國遭遇困難,喬伊絲養父母特意提前聯繫了他們。

見慣了尋親會遇見的紛爭,他們對於喬伊絲的養父母的大度與開明十分的佩服,所以一刻也不敢懈怠。

經過漫長的路途,稍顯疲憊的喬伊絲一下飛機便遠遠地看見了蔡德林一行人,疲憊感瞬間便被興奮所沖淡。

腳下的土地是中國,她或許很快便會去到自己真正的家鄉了。

志願者們熱情地接待了喬伊絲,然後利用幾天的時間帶她領略了極具代表性的中國特色地點,讓喬伊絲驚嘆不已。

喬伊絲不會說中文,所以志願者們都配合著用英語交流,但這也並不阻礙喬伊絲第一次感受到融入中國人圈子的新奇。

那種天生的親近感讓喬伊絲很快便和志願者們打成一片,喬伊絲經常會打電話向養父母彙報近況,避免他們過於擔心。

比利時那邊與中國有時差,養父母為了與女兒通話經常熬到深夜。但儘管如此當養父母看見視頻里開心激動地女兒內心無比的欣慰。

在即將出發去尋親的最後一天,志願者們特意為喬伊絲準備了一個生日會。

22年前的這段日子喬伊絲出生在這片土地,如今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的喬伊絲重返故地,這個特殊的生日,志願者們決定為她留下些特殊的回憶。

於是他們為喬伊絲準備了中國特色的長壽麵,中國菜,還買了漂亮的生日蛋糕,用氣球將房間裝點得格外精心。

待喬伊絲走進來的這一刻,噴出的彩帶與笑容滿面的志願者出現在她的眼前。

這是一個難忘的生日,喬伊絲流下了激動的淚水認真地擁抱了每一個人。

尋親遇挫

生日過完了,喬伊絲也該真正地出發了。懷著忐忑的心情,喬伊絲驅車來到了當年她曾經被收養的地方——湖南益陽市福利院。

但很可惜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年那個地址的福利院早已人去樓空。

喬伊絲只得將自己的尋親信息貼在福利院舊址的大門上,希望會有知情人看到。隨後便前往另一個地點。

福利院應該會有檔案記錄著喬伊絲當年的一些信息,既然福利院已經搬遷,那麼不妨再到新址一探究竟,於是喬伊絲找到了福利院新址。

二十年過去了,福利院的工作人員換了一批又一批。由於喬伊絲情況特殊,她在中國的戶口早已經沒有了。

益素蘭這個姓氏也很有可能是根據益陽市家鄉的名字由福利院工作人員登記時起的,所以親生父母也無處查證。

就算翻遍了當年的記錄冊也只能查到當初撿到她的人名叫周俊軍,除此之外並沒有新的收穫。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喬伊絲的身世信息會這麼少,一時間都有些氣餒。難道真的就要這樣放棄了嗎?

志願者們分發出去的尋親信息單也並沒有人聯繫,本來滿懷欣喜的喬伊絲也在幾天的接連撲空中逐漸失落,尋親計劃一度陷入了僵局。

但就在喬伊絲失望準備打道回府之餘,她從電視上看到了一檔節目。

這個節目正是湖南本土的一檔尋親節目,通過媒體平台幫助嘉賓尋找因各種原因失散的親人,或許可以通過這檔節目找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呢?

於是喬伊絲在身邊人的幫助下報名參加了湖南電視台《尋親記》節目。

果然,還是媒體的宣傳迅速,喬伊絲的信息剛登上去不久便有五組家庭聯繫上了節目組,他們遺失的女嬰信息都與喬伊絲的信息相當重合。

這樣的結果令喬伊絲十分意外,本以為已經沒有希望了,結果峰迴路轉,竟然有五家都有可能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她有預感,自己的親生父母很有可能就在這五家人之中。

節目組整理了這五組人的家庭情況,以及1995年的經歷。經過細緻的篩選,以及喬伊絲本人信息的對比,先排除了三家疑似的人。

剩下的兩家各方面的條件均十分吻合,是喬伊絲親生父母的幾率非常大,他們分別是熊家與李家,巧合的是他們都在1995年失去了女兒。

熊家婆婆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在兒媳生下二女兒後便十分看不順眼,恨不得快點將其送走省點錢,再讓兒媳繼續生孫子。

本來夫妻倆都不願意把孩子送走,但奈何孩子奶奶一意孤行,竟然背著全家人把孩子送人了。

得知自己孩子被送走的母親悲痛欲絕,但就算怎樣追問熊家婆婆依舊不透露半點信息,等到後來幾經輾轉就真的誰也不清楚孩子的下落了。

自此之後,二女兒便成了夫妻倆心中的痛,這麼多年從未放棄過打聽女兒的消息。當看到《尋親記》這名95年女孩的尋親信息時,熊家夫妻第一時間聯繫了節目組。

另一個家庭是李家,李家的父親屬於常年在外工作,一時疏忽女兒被別人送走。待他發現時女兒早已不知被誰帶走,據說是送到了益陽市福利院,也就是喬伊絲被發現的地方。

兩家人的情況都很相似,究竟誰才是喬伊絲真正的親生父母呢,還需要喬伊絲先親自去往他們家中一探究竟。

失望而歸

喬伊絲先去往的是熊家,接到消息的熊世平與妻子李英娥已經早早地等在了家裡。

李英娥和喬伊絲

喬伊絲一進門,李英娥的眼眶裡便蓄滿了淚水。像啊,喬伊絲像極了自己年輕時的樣子。

滿腔的愧疚,讓熊家夫妻泣不成聲。對比熊家夫妻的激動,喬伊絲此刻其實更多的是迷茫與無措。

她幻想過無數次與親人重逢的場景,但當這一刻真的即將來臨時她卻不知該如何迎接。

李英娥說的話她一句都聽不懂,但看著與自己確實有幾分相似的女人抓著自己的手痛哭時,那種揪心卻是真真切切的。

如果檢測結果表明他們真的是親子關係,那麼接下來自己該如何與他們相處呢?

來不及繼續反映,喬伊絲又被帶到了下一家。李家夫妻同樣很激動,他們似乎也確定喬伊絲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了。

這一下子,不僅節目組緊張,更是讓喬伊絲本人都倍感壓力,畢竟她只可能是一家人的女兒。

然而當喬伊絲與兩家人的基因檢測結果出來時,卻直接讓眾人大跌眼鏡。

喬伊絲根本不是這兩家任何一家的女兒!本來已經仿佛板上釘釘的二分之一的機率,此刻直接化為零,看到檢測的喬伊絲直接哭了出來。

眾人見此情形也是沒有想到,紛紛過來安慰喬伊絲,一時間大家都有些手忙腳亂。

這個一直開朗樂觀的女孩第一次表現出了她的迷茫與無助,只身前往遙遠的故土,卻在滿懷期待時落空。

於是心情格外難過的喬伊絲撥通了遠在大洋彼岸養父母的電話,電話另一邊的養父母們顯然也是被喬伊絲的狀態嚇了一跳,但是經過一番開導後終於還是令喬伊絲的狀態好多了。

時間飛逝,轉眼喬伊絲已經在中國呆了不少時日了。假期馬上結束,成績優異的喬伊絲需要回到比利時繼續完成她的碩士學業了。

暫別中國,喬伊絲堅信她還是會再回來的。在這段時間裡她在中國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

儘管未能尋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但是對於喬伊絲來說,找到中國就已經是找到自己曾經的家了。

無論是熊家還是李家,又或者是志願者蔡德林叔叔,他們都將喬伊絲看做是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在這段旅程中,所有的人都讓伊絲感受到很大的善意。

她覺得自己是無比幸運的,有待她視如己出的養父母還有一路上對她照顧有加的志願者們。

於是她決定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再次回來,變成更優秀的自己來報答這一切。

四年後喬伊絲終於如願再次回到了益陽,這次她不再是被幫助的尋親對象,而是前來支教的喬伊絲老師。

比起四年前,喬伊絲更加自信了,對於自己的身世她也變得更加坦然。

在回校讀書的這四年里,喬伊絲一邊完成學業,一邊學習中文,憑藉著強大的語言天賦,喬伊絲的中文水平直線上升。

在22歲的那個夏天,她在那裡哭過,笑過,層滿載著希望到來,也抱著遺憾離開。

益陽成為了她生命中獨特的存在,於是她選擇在假期回到了這裡,這一次她心中更多的是坦然與釋懷。

看著孩子們天真可愛的笑臉,喬伊絲想起了曾經的自己,在做這片土地,喬伊絲終究還是找到了她所期待的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639495cfcfe4fd263258f4bf888db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