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義警在巡邏。(張玲芝攝)
「這條小溪是禁游區,請離開!」昨天中午,一架無人機在鄞州橫溪鎮梅溪村和梅嶺村上空盤旋並喊話。5分鐘後,巡邏隊員到達現場進行勸阻……
進入夏季,野外遊玩戲水成為不少市民的心頭好。同時,勸阻不當行為,也成為橫溪大梅山生態警務聯勤工作站生態義警的工作日常。這支義警隊成立於2023年4月,共有20名隊員,由6個村的護林隊員和治保力量組成。他們在工作站站長戴軍波的指導下守護綠水青山。
截至目前,他們已參與山嶽救援10餘次、破獲盜伐偷獵案件2起、救助溺水群眾6名、參與調解各類糾紛20餘起。
鄞州公安的特色生態警務之路,是全市公安機關護航生態美與經濟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寧波公安以「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為牽引,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全面加強生態警務建設,做好生態「守蔚者」。
記者獲悉,寧波公安依託生態警務聯勤工作站,對相關違法犯罪行為保持「零容忍」。今年以來,全市公安食藥環偵部門已偵辦生態資源領域刑事案件170起,採取強制措施298人,移訴人數265人,涉案金額超300萬元,有力維護了生態安全。
「我們在嚴打涉生態環境類違法犯罪的同時,明確『一案一修復』機制,即通過以案釋法、環境損害磋商等方式,引導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主動承擔生態修復責任,實施『出刑入行』梯次處罰,實現法治效果、生態效果相統一。」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說,全市公安機關還積極與其他業務部門合作,動員超千名群眾組建生態義警隊伍,加大對沿海及林區等重點生態區域的聯巡守護力度,將「治山理水」從想像推向實踐。(寧波日報 甬派客戶端 記者王曉峰 通訊員徐超 鄭蒙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