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為何能重奪亞洲杯冠軍?鄭薇給出答案,且大局已定。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在中國女籃擊敗日本,重奪亞洲杯後,鄭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了球隊奪冠的原因,那就是:肯定是幾代教練和隊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一直在傳承中國女籃的精神。其實,筆者認為鄭薇的臨場指揮相當的好,暫停叫的及時,布置基本都能打出來。所以鄭薇不單單是一個有能力的教練,還是一個有格局的教頭。鄭薇和中國女籃,應該給羅欣棫留一席之地,這個小姑娘有培養價值!如果能好好培養,必定是下一屆的主力。
潘臻琦也28歲了,女籃這批球員估計也就巔峰2-3年了,只有韓旭年齡稍微小點。王思雨在決賽時候突破很堅決,三分最後也開了。高頌籃下終結能力確實差一點,好多球對於國家隊級別的球員來說,打不進確實不應該,這也是為什麼近兩年高頌逐漸遠離國家隊的主要原因,另,其在防守端也相對粗糙,雖有拼搶籃板積極性優點,但還是難掩其在單兵防守上的薄弱。除了韓旭李夢王思雨,張茹的作用不可忽視。張茹有身高有體重,在籃下一站,對方不能不防,一防張茹,韓旭就會出現一打一的機會。
正是有了張茹的牽制,韓旭才能更充分的發揮水平,韓旭的四個三分也是得益於此。另外在防守時,張茹擁有強烈的防守意願、良好的籃板意識、不錯的身體素質,能隨時給進攻方帶來壓力。中國女籃的韌性確實足,女排也是。楊力維28歲已經是老將,讓四個主力情況下拿冠軍,可想而知這支女籃多可怕。中國女籃擁有鄭薇這樣的教練,一點都不張揚很低調,所以鄭微指導還會帶領中國女籃走得更遠。在亞洲的對手,澳大利亞傳統就是身體對抗和籃准,這支澳洲女籃由於一個先發陣容都沒來,所以面對中日這個級別的對手,略顯稚嫩,很多空位3分不進。
因此,張茹對中國女籃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隊員。日本隊有籃有速度,奈何身材矮,只要你跟上對方的腳步,大機率就穩了;相比之下澳洲這種風格,我們才是忌憚的,有身體對抗,還有籃。至於韓旭真怕最後像姚明那樣,超負荷連軸轉,最後年紀輕輕就重傷,然後達不到應該有的高度。今年在wnba又沒多少時間上場,工資也不高,給錢多的話可以去打,當打之年多賺點也好,一個運動員,誰知道巔峰期有幾年,雖然不中聽,但這是現實。一個整體中,如何彰顯英雄的作用,又如何保護工兵的積極性,是最考驗這個集體的領導者的智慧和能力。
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