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超級盃:中國男籃險勝紐西蘭的原因,小說都不敢這麼寫。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一些球員,在CBA稱王稱霸,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到了國際賽場上才發現就是小學生水平!我們幾個後衛真的是打不了國際比賽,基本功方面除了大錘,其他的統統不及格。從對陣德國開始 趙繼偉和張鎮麟就像懵圈了一樣,這場打紐西蘭也是,全場夢遊。這些球員,在CBA打的花里胡哨,感覺就是娛樂賽。真正國際賽場上就不行了,環境太舒適了,培養不出偉大的球員。身體素質差距明顯,日本男籃技術挺好,成績慘不忍睹。
李凱爾就不是得分機器,在這隻中國隊也挺尷尬的,球球讓他打他也吃不消,打國際大賽能力也並沒有高出太多,他是意識策應能力好,可是球隊沒人能得分,策應能力顯得有點尷尬。中國男籃需要高水平的大佬帶,靠CBA真不行,和國際強隊差太多了,再歸化一名組織後衛中國估計和強隊還能扛一下,最主要是讓國內球員看看什麼是高水平,讓他們找找感覺,不要夜郎自大。昨晚看了一下,大部分隊員缺點很明顯,優點不明顯,讓人看不到男籃未來希望。終歸隊伍過硬才能贏球,這支隊伍過不過硬?我看有中游水平,不然請這高水平外教幹啥?
我看郭士強,等都還服喬帥。繼有中等水評就有必要重視一下,努力一番,要不國內聯賽也有被推翻重來的可能。李凱爾體系球員在中國隊作用有不會太大,要弄個像哈德森這樣的能組織能單幹的效果,一下就出來了。這場中國隊的防守終於打好了,沒有了那種低級失誤的防守,關鍵時刻確實球星起到關鍵作用,不服不行,這種無限換防的4號位球員中國本土很難有!現在看這個歸化球員是很關鍵的引援!中國一直不缺中鋒,缺的就是這種防守好,靈活多樣的4號位。不僅個人數據優秀,李凱爾還在最後時刻貢獻關鍵搶斷,憑藉個人能力,破解對方最後一攻,率隊拿下首勝!
還有就是缺那種能組織傳球能個人進攻的1號位,這應該是下一步的歸化目標。現在國家隊內,周琦和趙繼偉都屬於那種缺少戰鬥意志的球員,攻防都是慢悠悠,周琦搶籃板都不卡人,趙繼偉每次失誤了都不回防,給人的感覺積極性總是差一點。我覺得直接讓李凱爾首發,打個組織前鋒是最佳選擇,那個周鵬和張鎮麟就不要上了,一個守不住一個不敢投。中國隊適合那種給球就能幹的那種,打團隊籃球,隊友都差了好幾個檔次,傳了也進不去也會丟。所以CBA只要能幹分的外援是有道理的。
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