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杜鵑年年買,年年養不好,為啥容易掉花掉葉?

2023-12-20     養花交流

原標題:盆栽杜鵑年年買,年年養不好,為啥容易掉花掉葉?

很多網友都覺得盆栽杜鵑花很難養,葉子很容易發黃,乾枯掉落,其實就是沒有給它合適的環境,只要掌握合適的技巧,你也會發現,即便是在封閉式的室內環境下,也能養好杜鵑花。

1.第一年別換盆

很多花友都是在冬春時節購買盆栽杜鵑花的,買來的時候有可能是一些黑色的塑料缽養著的,就覺得很難看,馬上給它換盆換土,很快花苞就不斷掉落了,最後,葉子也不斷掉,其實就是根系受損了。

第一年買回來的盆栽杜鵑花,無論原來的花盆多難看,都不要換盆,可以連帶原來的容器直接套到新的盆里,這樣就能增加觀賞,等它花朵完全開敗了,就可以考慮在盆土比較乾的時候帶土換盆。

2.環境濕度

很多花友養不好杜鵑花,很有可能就是環境濕度達不到要求。它不喜歡過於乾燥的環境,特別是盆栽養護的西洋杜鵑,相對濕度最好不要長時間低於40%以下,相對濕度在55%到70%以上,對它的生長會更有利。

當然也不要老是往它的葉子上噴水,那樣增加濕度只是臨時的,而且葉子上長期殘留水分,也容易感染病害。

增加濕度比較靠譜的方法就是在旁邊開加濕器,或者在周圍噴霧狀水,也可以直接在花盆底部放一個水盆,放幾塊石頭,水位不要越過石頭,盆栽杜鵑花放在石頭上面,就可以持續增加濕度。

3.保持土壤酸性

杜鵑花是喜歡微酸性的土壤的,而大部分花友都是直接用自來水澆花的,很多地區的自來水都是偏鹼性的,長期用自來水澆花就會導致土壤偏鹼,土壤偏鹼之後就會導致杜鵑花吸收不了鐵元素,就會引起缺鐵性黃葉。

只要土壤偏鹼了,杜鵑花就生長不良,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要使用微酸性的土壤,可以用到常見的泥炭土、腐葉土或堆肥土,再適當混合一些珍珠岩、粗椰殼和松鱗。

花苞掉落

給杜鵑花澆水最好是用雨水,如果是用自來水,就可以用水桶裝著,放一兩天之後再用來澆花。

為了保持土壤的微酸性,也可以每隔半個月到一個月補充一次硫酸亞鐵或礬肥水。

4.適當的陽光

杜鵑花不喜歡暴曬,陽光太強烈,它很容易曬傷葉子,很容易發黃乾枯。

葉子曬傷

杜鵑花喜歡柔和的散色光,每天最好要有3到5小時以上的柔和光照。

5.澆水

杜鵑花不喜歡土壤長時間潮濕,更不喜歡土壤積水,但卻喜歡較高的濕度。如果土壤長時間濕潤,根系很容易腐爛。

每次給盆栽杜鵑花澆水之前,都要先檢查盆土的乾濕,在天氣比較溫潤的季節,可以等盆土下3到5厘米比較乾了再澆水,在低溫的時候,就要減少澆水的頻率,等土壤完全乾透了,才考慮給它補充水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28cf75e0439af8e437afa4eaf8fc5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