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PHEV上市當晚訂單破8000 新行政電動旗艦對標BBA

2023-12-09     E電園

出品 | 搜狐汽車·E電園

12月5日晚,嵐圖追光PHEV正式上市,新車的SKU很清晰,兩款車型高低兩個配置分別賣25.28萬元和27.78萬元。此外還有一款明年推出的CEO禮賓限定版,主要是為了提高車系定位,定價35.88萬元。上市當晚,追光PHEV訂單量突破8000輛,其中,高配車超長續航四驅旗艦版訂單量突破5000輛,占比達到62.50%。

追光PHEV的定位新行政電動旗艦,為一款中大型行政級轎車。在發布會上喊出了對標BBA的口號,新車上市後該品類多出了一款尺寸更大價格更親民的行政座駕。發布會後,嵐圖的部分高層接受了媒體群訪,對話對象為嵐圖汽車CTO汪俊君、嵐圖汽車COO蔣燾以及嵐圖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博曉,以下為整理後的專訪實錄。

媒體:想問汪總一個問題,咱們今天上市追光PHEV,定位是「新行政電動旗艦」,它對標肯定是BBA了,請問咱們這款車對於BBA來說有哪些優勢?

汪俊君:我覺得相對於BBA,第一,追光PHEV是以純電平台為基礎的一款混動車,262km純電續航是這個領域的天花板,綜合續航1260km。第二,它的智能化水平,相對於BBA,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包含今天盧總發布的天元架構,基於五域合一的天元架構(1個OIB+4個VIU區域控制器)和智能駕駛,不管是L2.9的智能駕駛,還是高速點對點的智能輔助駕駛,都處在非常高的水平。第三,越級豪華,3m軸距,1970mm超寬車體,再加上車長、內部空間,相對於BBA都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總體而言,在智能化、純電續航,包括在安全領域(77%高強鋼+鋁合金占比),我們也做了大量工作。從以上四個領域,都是追光PHEV的核心優勢,也是核心賣點。

媒體:提問汪總,咱們的開發者平台這回正式上線了,請您介紹一下開發者平台目前的情況,它能為我們未來的產品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比如共創、智能化技術方面,有沒有哪些革新的地方?謝謝!

汪俊君:嵐圖的開發者平台,現在已經有將近30個模塊,600多個車用接口,現在已經與6家主要的開發者合作,已經入駐了開發者平台,現在有腦機接口、耳機/手環這種類似IOT的設備在內部做了接入。我覺得通過開發者平台,最大的優勢和好處是,因為我們有天元架構,我們基於軟硬體做了一套能夠自我生長的架構。在這個架構基礎上,我們有一套開發者平台,開發者可以儘可能用天元架構的無限潛力,真正給客戶帶來「千人千面」的體驗。

開發者平台可以在手機、車機、電腦上做編輯,而且我們把整個工具鏈和資料庫做了升級,前期我專門試用一下,體驗非常好。通過整合開發者,我覺得未來的汽車商業模式應該是共創共享的,只有你的平台足夠開放,充分利用生態合作夥伴、用戶的力量,以場景為中心,不斷提升和改善用戶體驗,未來整個車會變得越來越智能,用戶體驗會越來越好。

媒體:您好!請問蔣總一個問題,您可以算得上是主管嵐圖生產的大管家了,產品是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好與壞最終也都會交付到消費者手中。我想問一下,在您的心中,您是以什麼樣的標準看待高品質這件事的?

蔣燾:我們做的是高端新能源車,質量是我們的底線,或者說是及格線,必須要高於這個及格線。如果低於這個及格線,那就是我們把我們的生命線給突破了,所以我們把質量看得非常非常重,這兩年也建立了自己的質量體系和質量標準,我們把「客戶導向」、「問題導向」和「追求極致」作為質量的方針。

我們把質量分成三個等級,一是基礎質量,二是精緻質量,三是品牌特有質量。

1、基礎質量,我們拿合資企業的評價標準來套嵐圖的車,我們的車能達到合資企業標準,就說明我們車的質量水平達到了合資企業的水平了。首先要有基礎,基礎是達到合資企業的水平。

2、精緻質量,在細節方面下功夫,我們這個車在25萬以上,賣得比較貴;去年均價賣到35萬以上,價格高,質量方面也要提高,所以有精緻質量。你去看我們的追光,間隙可以做到3mm-3.5mm,這個間隙想要做好是很難的,涉及到模具、工裝、齒輪鏈的分解,有很多技術在裡面。

3、品牌特有質量,基礎質量是保證車沒有短板,品牌特有質量是有長板,你有長板,別人才願意買,我們在長板方面想了很多辦法,做了很多的努力。我們的車有兩個長板,一個是好開,一個是安全,這方面我們下了很多功夫。

有了質量體系、質量標準,最重要的是生產,按照統一的標準,一台一台把它製造出來,要堅持,要落地,要讓我們生產的每一台車都是一樣的。原來有人找我,問我能不能給他找一台質量好一點的車,我說我自己買的車也是從生產線上隨機生產的,所有的車都是一樣的,成本、交期都是一樣的,這是嵐圖的生產方式。這個生產方式的核心是標準化+改善,什麼意思呢?你把你所有的工作按照一個標準固化下來,這是你的最底線,在這個基礎上再去改善,再一點一滴地上台階,這樣就有一個PDCA,有一個螺旋向上,未來有一個量變成質變的過程。

總的來說,我們是一個新的品牌,是用戶型科技企業,我們堅持長期主義,質量是我們的生命線。我們把2024年定義為質量年,也是希望把質量做好。以上,謝謝!

媒體:請問一下博曉總,發布會有一Part,說到6月份以來,銷量一直都在上漲,上個月也是達到新高,這樣的上漲趨勢,是不是有一些關鍵因素?有什麼經驗分享一下?

李博曉:我想我們應該做對了幾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我們堅持做一個高端品牌,在品牌端方面持續加大投入。比如說今天的發布會選擇在海南博鰲,選擇跟中國企業家論壇一起,我們骨子裡認為跟誰在一起決定了我們可以是誰。大家可以看到,過去這段時間,我們實際上已經有一個基礎的標籤,說「國之盛會用嵐圖」,不只是這樣的線下活動,還有線上的運營,無論是從第三方數據,還是自己從用戶、從市場調研走訪情況來看,嵐圖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在今年得到了非常快速的提升。未來我們還會持續地在品牌端做投入,堅持做高端品牌。

第二件事情,在產品力方面,用今天大家所見證的我們追光PHEV超強的產品力背後,代表著嵐圖的意願和實力,無論是追光PHEV,還是新嵐圖FREE、新嵐圖夢想家,每一款車在細分市場裡都很能打,這背後體現了我們很有意願參與到現在市場的「卷」裡面去,我們相信這個卷的背後也是實力和效率之爭。

開會之前,我們還在跟各位老師聊,嵐圖有非常完善的製造體系、供應鏈體系以及非常好的技術沉澱,它有助於我們參與到這樣的細分市場競爭中去。

第三件事情,我們堅持用戶型科技企業發心,今年我們在跟用戶共創、用戶共享、用戶共建方面做了大量的事情,現在也有用戶共創委員會,我們在國內是非常少有的通過半官方的機構,反向推動內部的各項改革、各項產品改進,包括很多來自於終端的建議,未來我們還會持續做這件事。

第四件事情,現在正在做,而且我們也相信未來會給嵐圖帶來更大賦能和好處,我們堅決在海外市場,尤其是在歐洲已開發國家的海外市場去做耕耘和布局。目前我們進入的有芬蘭、以色列、丹麥、挪威,馬上要到保加利亞等一系列已開發國家,目前已經在實質性推進的還有德意法這樣的國家,我們不僅希望把車賣出去,而且希望在已開發國家市場裡和BBA一決高下。同時,在那裡站穩腳跟,也有助於建立國內市場對嵐圖品牌的信心。

這幾件事情,我們今年一直都在堅持,接下來也還會堅持這幾個大的方向去做。

媒體:請問一下汪總,作為國內首個量產落地的SOA架構,天元架構領先在哪些方面?追光作為首款搭載SOA架構的車型,有什麼技術亮點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謝謝!

汪俊君:從硬體層面看,天元架構是國內第一款五域合一的1個OIB+4個VIU,雖然國內有很多家在做多個域的集合,但是嵐圖的集成度是最大的,座艙、智駕、車身、動力和整車控制器全部集成在一起。集成化之後,一方面,降低整車成本;另外一方面,通過集成,把我們所有的硬體和軟體集中到中央端之後,奠定了我們未來做OTA的疊代。通過集成之後的天元架構,OTA疊代速度能夠提升三倍。集成之後,整車線束得到大幅縮減。

軟體方面,我們是基於SOA的軟體架構,把傳統的基於通訊的架構轉變成了基於服務的,新增的功能可以直接引用。通過這種方式,真正實現了軟體和硬體解耦,只有解耦,才能實現「千人千面,自我更新」。

通過硬體和軟體優勢,天元架構有自我生長的能力,這是天元架構核心的兩點優勢。

天元架構在追光上,一方面通過這樣一個架構,給未來賦予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在智能座艙方面,一方面,智能座艙體驗會得到顯著提升,不管是語音性能,還是HMI性能,都有非常明顯的提升。另外一方面,嵐圖追光這次投產即交付L2.9級智駕,智駕系統在天元架構基礎上會不斷做疊代和更新。今天邵總也提到,我們有36項「人無我有」的功能,包含RVM、RPA,這些都會給追光帶來進一步的賦能。

媒體:剛剛汪總在發布會上提了一嘴智駕,我想問一下關於NOA,嵐圖這邊是什麼樣的進展,具體是怎麼樣的?給我們介紹一下,比如具體什麼時間落地,在哪款車上,第一批有哪些城市?另外和阿波羅智駕的關係,未來怎麼做配比?

汪俊君:針對你剛才提的問題,從嵐圖本身而言,嵐圖一直是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堅定不移做自研,另外一條腿,我們也會和外部找一些合作。嵐圖現在投放了3款車,FREE和阿波羅有合作;追光更多的是自主做了一些開發。追光現在實現了L2.9級智駕輔助功能,我們現在在做NOA的這些功能。但是我們是堅持兩條腿,自身的能力在做規控、HMI;一些底層的會跟相關的生態夥伴合作。現在我們的內部目標是在明年的年底之前,要推出首款NOA功能,城區NOA功能。具體投放時間,後續會給大家作介紹。

媒體:第一個問題問一下博曉總,剛才既然提到卷,我自己的感受是上半年大家只是單純說卷,下半年開始分化了,有的企業說卷價格,有的企業說我們不捲價格,我們卷價值,嵐圖到底卷什麼?第二個問題想問一下汪總,從咱們的產品上來看,首款車FREE是增程,後面兩款,夢想家和追光都是PHEV,前一段時間,其他車企大佬在這個技術路線上有爭執、有討論,這是不是意味著嵐圖未來會往PHEV上發展,還是兩個都會繼續布局?

李博曉: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我們的答案非常明確,毫無疑問,我們是卷價值。價格,某種意義上是價值的一部分,除了超強的性價比之外,我們更多地希望能夠在品牌的感性價值,包括服務、跟客戶之間共創方面,能夠給用戶帶來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用戶體驗。這一點說起來比較簡單,真正做是比較難的,某種意義上看一個企業的高管真正花了多長時間在這個事情上,你就能夠判斷他說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或者只是對外提一個噱頭。

我們今年確確實實在這幾個方面都下足了功夫,往後,嵐圖依舊會定位為高端品牌,所以我們不會一味地把價格往下拉。但是我們必須要保證每一款車,在細分市場裡是非常能打的,我們希望做的每一款車都能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第二個問題讓汪總回答。

汪俊君:你剛剛問的問題很好,我個人一直覺得增程和PHEV只是在不同場景下的兩個技術解決方案,很難說哪一個好,哪一個差。

嵐圖會做什麼樣的選擇,我覺得主要是基於用戶場景,和我這個車針對的是什麼樣的用戶需求。我覺得嵐圖未來不會排斥用增程的路線,也會堅定地推廣PHEV路線,因為最後給客戶帶來價值的產品,給客戶帶來價值的技術路線,才是真正好的技術路線。

媒體:想問一下蔣總,國內很多生產品牌都往高端化發展,嵐圖追光PHEV也在和國外競爭,我們對比國外高端品牌,有什麼優勢?

蔣燾:第一方面,我們造汽車的核心能力。從1984年開始,第一個合資企業是北京吉普,到2023年,將近四十年的時間了,接近四十年的合資汽車產業,我們培養出了一大批人,汽車的研發、生產製造、汽車裝備、核心零部件能力基本上都掌握了,所以現在我們有能力去造一款車,而且我們有能力使造出來的車比國外豪華品牌還要好。打個比方,我是搞生產製造的,我對製造的質量比較看重,剛才講到我們的間隙會做得很小;還有很多圓角,如R角越小,看起來越漂亮、越精緻;還有光打上去的曲面流暢度、順暢度,我們也越做越好;以及油漆的細膩度,也是越做越好,在這些細節方面,我們確實是越做越好了。

第二方面,我覺得我們比海外豪華品牌更理解中國人,我們疊代更快,他們的電動車基本就是油改電,在傳統汽車形式上把動力改了一下,加個電池,油改電給客戶的感知並不是特別明顯,可能就是加速快一點。為什麼這兩年國內豪華品牌發展那麼快?中國汽車除了純電基礎上開發的平台之外,還有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空氣懸架,這些東西加在一起,讓車的感受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有一個質的變化,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我們理解中國人。

第三方面,疊代特別快,卷就是疊代快,不斷地推出新的東西,這種不斷疊代的新的東西,更能激發顧客的需求,使我們越做越好,可以做到「千人千面」。

第四方面,我們可以在一些點上做到極致,今天在大會上也講到了,原來的空氣懸架是百萬豪車的配置,現在我們把它變成30萬車的標配了,這也是卷的結果。也是我們的技術積累,在某些點上有所突破,取得了這樣的結果。包括汪總說的安全,各個方面的安全也是一樣,安全為什麼做得好,也是在安全這方面的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才能做到非常好。

媒體:蔣總,繼續補充一個問題,剛剛講到嵐圖主打的是好開、安全,這是產品的亮點。但是在宣傳層面,你們看起來是比較務實的,想問一下,你們是怎麼理解安全以及宣傳安全這個維度的呢?

蔣燾:坦白地說,我們車有兩個賣點,一個好開,一個安全,它是隱性的,不像很多造車新勢力,裡面有大沙發、冰箱等,他們顯性的東西比較多,我們比較吃虧。我們造型不是特別突出,造型沒有那麼鋒利。好開、安全這兩個賣點都是隱性的,但是我覺得每家企業的特點是不一樣的,我們是堅持產品主義,慢慢地吸引客戶,讓他慢慢接受我們的品牌,他自然就喜歡向身邊的朋友、親戚推薦我們的產品,這樣也是會找到我們自己的市場。我覺得不能丟了靈魂,不能說今天這個冰箱好,我就要往裡面塞冰箱;明天說這個電視好,我就往裡塞電視。

媒體:關於銷量,追光PHEV在內部的銷量預期是占到百分之多少?為完成明後年更高的銷量目標,在渠道方面有沒有具體的數字規劃?方不方便透露一下,謝謝!

李博曉:關於銷量和渠道,我來補充會更加適合一點。剛剛您提到追光PHEV,相信大家通過今天發布會的呈現,應該對產品有非常明確的認識。這款車,我們一定有信心把它運作成功。

渠道方面,渠道分兩塊,一塊是國內,一塊是國外。國內,目前我們在國內一、二、三線城市,累計有285家-290家,有動態變化,基本上已經能夠滿足從一線、新一線、二線、三線的用戶圈場景,包括後續一系列的服務。明年我們還會進一步加大在渠道方面的布局。渠道布局,既滿足銷量不斷增長的需要,也能更好地滿足用戶在用車時的便利場景。而且我們是堅持「雙圈戰略」,一個是商圈,另外在傳統4S店,4S店更多滿足售後維修、保養和交付工作,商場部分滿足顧客看車、體驗車的過程,更多地從用戶思維考慮。

海外,除了已經進入的已開發國家以外,下一個很明確的目的地是德意法這樣的國家,明年也會有車型在海外上市。包括夢想家在內的這些車型,都已經獲得歐洲整車型式認證,夢想家應該是國內第一款新能源MPV獲得歐洲整車型式認證。我們在海外的耕耘也是本著長期主義在做,我們希望能夠代表國家隊,改變外部世界對中國製造,包括中國汽車在內的相對比較經濟的形象。補充以上。

媒體:關於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方面的優先級目標,我們和用戶聊得非常多,用戶對嵐圖的安全和質量是有感知的,但是用戶也告訴我們,嵐圖的智能欠缺一點,他們希望我們在智能化上做一些工作,不說領先全行業吧,至少要和大部隊跑平。現在我們的智駕有一些,比如像今年的阿波羅合作,包括現在宣稱標配L2.9智能駕駛,那麼在智能座艙、語音交互、HMI設計上有了哪些目標和計劃?

汪俊君:非常感謝這個問題!去年我來到嵐圖之後,也是重點聚焦這兩個問題。嵐圖給用戶和媒體的感受是機械素質很好,智能化相較新勢力有一定差距,這也是今天盧總發布天元架構的根本用意。所有的智駕和座艙,它的技術基礎在電子架構,如果沒有比較好的電子架構,在上面建立智駕和座艙會非常困難,所以我們第一件事情是把所有車型的電子架構想辦法統一起來,讓這個電子架構真正實現自我疊代、自我生長,能夠在未來讓大模型真正給電子架構賦能,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座艙方面,內部我們堅定採用自研路線。剛才這位記者朋友提到HMI和生態,我們在和一些手機廠商做溝通,可能明年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發布,現在還在緊鑼密鼓地做準備工作。我們希望公司一點一點打磨座艙的架構底座、服務底座、HMI、語音、NLP和DM,逐漸構建自己的能力,通過這種方式改善用戶體驗。智能駕駛,我們是兩條腿同時走路,一方面儘量跟生態夥伴,包含百度等,做深度合作,同時也會強化自研能力。明年我們會推出城區NOA功能,有一些生態夥伴會給我們賦能。

總體而言,我們希望是在具有自我疊代,在統一的電子架構和天元架構基礎上,不斷地提升智駕和座艙能力,提升和改善用戶體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25bf6098e9ef21f98a57261c8fca2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