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道「一線天」支架植入術,看麻醉如何保駕護航

2023-03-31     麻醉MedicalGroup

原標題:氣道「一線天」支架植入術,看麻醉如何保駕護航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 作者:鍾和英 科室審閱人:沈寧

近日,肖先生因「呼吸困難,窒息」由急診科緊急轉入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來院時患者口唇發紫、喘促不已、大汗淋漓,無法躺平。急查胸部CT發現,患者上氣道新生物壓迫氣道導致梗阻非常嚴重,僅剩一條小縫隙,呈現「一線天」,命懸一線。患者隨時可能發生氣道痙攣、體位改變、痰液堵塞、黏膜腫物出血導致窒息死亡,病情危重,千鈞一髮。患者診斷為「氣道狹窄」,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于海建主任團隊討論後,擬儘早行呼吸內鏡下支架植入手術。

術前CT、心臟彩超的報告

術前麻醉手術科鍾和英醫師到病房仔細詢問了患者呼吸困難的程度及和體位的關係,認真進行了肺部的體格檢查,細緻的閱讀了胸部CT和纖支鏡檢查,發現肖先生氣道最狹窄處直徑只有4mm,狹窄長度約6cm。根據術前綜合評估的結果,患者屬於重度氣道狹窄,氣促分級4級。麻醉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鍾和英醫師立即將術前訪視的情況向麻醉科沈寧主任做了彙報。

沈寧主任隨後帶領科室的團隊成員,進行了術前討論和制定了周密的麻醉計劃。麻醉方案定為慢誘導保留自主呼吸喉罩插管全身麻醉,同時做好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的準備,一旦有危急情況請ICU 使用ECMO協助搶救等各種急救情況的預案。

患者術前CT

患者入室後,吸氧,常規監測 ECG、BP、SPO2,泵入右美托咪定鎮靜。麻醉誘導:緩慢靜脈注射丙泊酚50mg和瑞芬太尼30ug,觀察患者的呼吸動度,SPO2,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試行面罩加壓給氧,給氧通暢,追加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至合適的深度後置入喉罩。術中採用全憑靜脈麻醉。麻醉維持:靜脈輸注丙泊,1 ~3 mg/kg/h、瑞芬太尼0.3~0.5 μg/kg/min和右美托咪定0.2~0.4 μg/kg/h。

麻醉科沈寧主任,鍾和英醫師和麻醉護士成英珠,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徵,維持HR及BP波動幅度不超過基礎值的20%,必要時調整麻醉藥輸注劑量及給予血管活性藥物,維持患者氧合和循環穩定。在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夏珍華護長、溫秀珍、陳亞男護士的配合下,學科帶頭人洪苓苓博士、介入高手招樹濤主任同心合力開始手術。置入支氣管鏡探查,發現主氣管上段新生物壓迫導致氣管重度狹窄,氣管鏡僅能勉強通過,血氧飽和度迅速下降。手術醫生立即退出纖支鏡,繼續呼吸機通氣。待SPO2 100%維持3分鐘後繼續手術。

術後患者甦醒,呼吸頻率、節律和潮氣量正常,拔除喉罩,生命體徵平穩,安返病房。在麻醉手術科和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通力合作,肖先生的病情得到了及時的救治,困擾多年的氣促得到了解決,他終於又可以自由的呼吸了!

術中纖支鏡所見

氣管支架置入術是一種快速有效解決氣道梗阻的方法,不僅明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同時也為後續治療提供有利條件。但此類患者往往病情較重,手術及麻醉風險很大程度上與患者的狹窄程度成正相關。氣管支架置入術中維持通氣與支架置入共用一個通道,既要保證患者呼吸通暢,又要為術者創造最佳的手術條件,所以安全地建立氣道以及呼吸道的管理是麻醉成功的關鍵。術前的評估、麻醉方式和麻醉藥物的合理選擇,術中氣道的維護、術後患者的平穩甦醒,麻醉醫師對於氣管支架置入術患者安全地度過圍術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院麻醉手術科在沈寧主任的帶領下,由外(科)而內(科),積極配合臨床科室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和高難度的手術,成為醫院的平台學科和樞紐科室,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

麻醉手術科和呼吸內科部分團隊成員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22a3b7c30ca19d4edb1ccd51ca74f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