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是一種深度,悅讀

2022-03-10     淮北綜合廣播

原標題:時光是一種深度,悅讀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了「時光隧道」一詞,人們還說,通過一條時光隧道,可以穿越到過去,直到遠古,也就是去到時光的深處。能穿越嗎?不過這個詞告訴我們:時光是一種深度。

兒時,家中有許多東西,總能閃爍出一種深邃厚重的光亮,比如鋤頭的木柄,磨的木柄,木椅或竹椅的扶手、靠背,紫砂壺的外表。一天,我凝視著椅子上的柔綿、熟滑的光澤,問奶奶:「他們怎麼這麼光滑鋥亮?」

奶奶說:「這是包漿。」

我想了想,又指著奶奶床上閃爍著深紅滑潤光澤的竹蓆,說,「那亮閃閃的東西也一定是包漿。可是,竹蓆上的包漿和鋤柄、椅子扶手的包漿比起來,為何它的光澤更深刻、更入眼呢?」

奶奶告訴我,「這竹蓆是我的嫁妝,已用過五十多年了。其他東西卻只用過十多年,或二十多年。」

奶奶是說東西用得越久,包漿的光澤越深厚、滑亮。

我恍然而悟:時光是有深度的。

有那麼一段時間,我愛上了古物收藏,比如銅錢、銅板、銀元等。特別是一把黃花梨的老舊算盤令我愛不釋手,不說那算盤框,單是每一粒算珠,都如同收納涵養了多年的陽光、月光、星光,水光、露的光、霜的光……那清亮朗潤的光仿佛堆積在了算盤的上面,光澤雖說只是柔柔的,可只看一眼,卻又進入了人的心靈,而且那光波在人的心上環繞著、蕩漾著,經久不去。

我常常捧起那把算盤觀賞、把玩。一天,我在門前小河的一座橋上隨手撥拉算盤珠,一不小心,算盤「咕咚」一聲掉進了河水中。在一位叔叔的幫助下,總算將算盤打撈起來,可我擔心河水洗去了算盤上的光澤,沮喪地回到家。奶奶說:「清兒,沒事,雖說時光越久遠,包漿越厚,但由時光揮灑和積聚在物什上的包漿是洗不去的。」聽了奶奶的話,我又仔細看那水珠已散去的算盤,果然,不說算盤框和算珠上面,連那若隱若現的紋理中也滿是光亮,就像天邊美麗的霞光照射進去了一樣。奶奶說:「時光不只是把光澤揮灑和堆積在了物件的外面,它還將光澤刻了進去,時光越久遠,刻得也就越深。」

如今,想到了古玩市場上,一些人用煙燻,用清漆抹、用蠟打、用椰子油擦,以讓包漿速成。對於這些弄虛作假者,只要按奶奶說的話去考察一番,便會原形畢露。因為那所謂的包漿,只是一些浮躁而膚淺的浮光,用水一洗,不是顯現烏煙瘴氣,就暴露出原本的油滑賊亮。專家說,物件,比如木器、竹器、瓷器、玉器、銅器、牙雕、文玩、書畫碑拓等,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灰塵、汗水、油漬沉寄在器物表面,形成一層包漿,最終呈現出特殊的光澤。我倒相信,是陽光、月光、星光,水光、露的光、霜的光,即「時光」刻入了器物之中。

包漿承托著歲月的光,年代越久,包漿越厚,不,越深。時光是一種深度,它沉靜、溫存。這就像我們的人生,不拒絕時間的光亮,我們的生命就會內斂而深邃,時光越久,越能光耀時空……

朗讀者:諾言,淮北市傳媒中心主持人,國家級主任播音員,現主持淮北綜合廣播晚間7點-8點《今夜遇見》。

監製/丁偉 朗讀指導/陳曦 音頻合成/姚靜

微信編輯/張珊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220a77467bd0c27f6c253a9f0591d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