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三伏出,暑氣止」,時節上立秋一過就算是正式進入了秋天,可氣溫上熱度還沒開始大幅下降,暑熱感依然強烈,但出伏近在眼前,根據古人多少年間的觀察和總結,一旦出了伏,擾人的暑氣也就快散了,離秋高氣爽的舒服天氣就不再遙遠了。
出伏後天氣轉涼的舒爽會令人很愉悅,但也不代表就能毫無顧忌了,畢竟秋風起乾燥度也會隨之升高,身體仍會面臨不少的問題,在飲食和生活方面上還是要有所調整、做好預防。8月20日就正式出伏了,按照老傳統和習俗,記得「3不沾、2不做、3要吃」,健康平安入秋,身體不遭罪。
出伏後3不沾:
1、不沾羊肉
在三伏天裡,很多地方都有吃羊肉的習俗,主要是想要達到「以熱制熱」效果,讓汗更好的發出來,全身通暢,也順便將體內在夏天裡積攢的寒氣清空。
但這個方法在出了伏天之後就不再適宜用了,今年是「秋包伏」,在出伏前就已過了立秋進入秋天,降雨量相較盛夏來說小了不少,天氣變得炎熱而乾燥,人也更容易上火,羊肉本身作為溫性食物,吃起來本就容易上火,若是這個時節再吃無異於是火上澆油。
所以想要秋補「貼秋膘」,更建議吃些魚蝦、鴨肉等其他肉類,等到天氣徹底變涼後,秋季從最初的「熱燥」改為「涼燥」後再吃羊肉會好一些。
2、不沾西瓜
俗話說「秋瓜壞肚」,這裡面的秋瓜其實主要指的就是西瓜,西瓜是偏寒涼的水果,夏天吃起來清甜多汁、驅熱解暑。不過,在出伏後進入秋天,這西瓜最好是能少吃就少吃,尤其是腸胃本身比較弱的,就不要沾西瓜了。
西瓜到了秋天就不再屬於應季水果了,這時候能買到的西瓜相比應季時採摘的品質有所下降,儲存有一段時間了,營養和口感也遠不如剛採摘的時候了,若是剛採摘的,經過前段時間的雨水季,瓜就很容易產生腐爛變質的可能,吃不好就容易拉肚子,傷害身體。
3、不沾生薑
出伏後在是否應該沾生薑這件事上,古人早給出了答案,俗話說「一年之內,秋不食姜」,生薑春冬兩季吃起來驅寒暖身、除濕,夏季吃也能和羊肉一樣有著「以熱制熱」的效果,但唯獨秋天風高物燥的再吃生薑這類辛辣刺激的食物,就容易被辛燥纏身,上火可能都只是小問題。
故而,在剛出伏的這段又熱又乾燥的初秋里,平日還把生薑當做菜肴的調味品就好,若是沒有特殊情況是不用特地的額外食用生薑。
出伏2不做:
1、不熬夜
度過炎炎夏日,大部分人都會因出汗量的增大,身體處於被過度消耗的狀態,多會感到精神欠佳、渾身無力,也就是老人常說的「春困秋乏」。
所以在出伏後,除了要在飲食上多補充些營養食物外,睡眠一定也要多加註意,不要再熬夜了,最好能做到早睡,保證自己有充足的睡眠,通過休息快速恢復身體,才能更好的驅除疲憊感,所謂的「秋乏」也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2、不下河玩水
俗話說「秋後十八盆,河裡斷澡人」,意思就是在立秋後的一段時間裡,在河裡游泳、野浴的人就逐漸看不到了。因為時節上往秋天走,可能在氣溫變化上還不太明顯,但水溫卻是第一時間隨著節氣而變化的,會慢慢的變涼。
今年出伏的時間已在立秋後的十幾天了,晝夜的溫差也變大了,水溫也不會再像盛夏那麼高了,再繼續下河游泳對身體不好,也容易著涼。
出伏3要吃:
1、吃鴨肉
正所謂「出伏吃鴨,無病各家」,出伏的時間點多已在秋季,而秋天最適合吃鴨肉,鴨子依水而生,吃的大多數食物也都是水生植物,所以其肉質也被判定為涼性,吃起來營養滋補,還能化解身體因秋季乾燥而引起的一些小問題。
推薦食譜:【啤酒鴨】
食材:半隻鴨子、一瓶啤酒、青椒、紅椒、生薑、蒜、蔥、干辣椒、香葉、花椒、八角
第一步:鴨子剁塊加水浸泡清洗,青紅椒洗凈去籽切塊,準備蔥結、蔥段、蔥花、薑片、蒜塊。
第二步:鴨塊冷水下鍋,加蔥結、薑片、料酒焯煮,水開後再煮3分鐘,去浮沫撈出控水。油鍋加油燒熱,放蔥姜蒜、干辣椒、八角、香葉、花椒炒香,倒入鴨塊煸炒。
第三步:鴨塊炒至發乾,放一勺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後倒入整瓶啤酒,再加適當開水,放三勺生抽和兩勺老抽,倒一勺白醋,炒勻小火慢燉30分鐘。
第四步:燉好後,開大火收汁,放青紅椒炒至斷生,再補適量鹽調味,湯汁收好後關火出鍋,撒芝麻、蔥花即可。
2、吃銀耳
出伏後想要不受苦,過得滋潤一些,還是要多喝些湯湯水水才好。老人常說「入伏陳皮湯,出伏銀耳羹」,銀耳的營養價值無需多說,用它再搭配上香甜多汁的秋梨、營養滋補的山藥等一些食材燉成湯羹飲用,身體在秋季里能舒服上許多。
推薦食譜:【三白湯】
食材:半朵銀耳、一個雪梨、半根山藥、枸杞、冰糖
第一步:銀耳提前加水泡發,泡好後撕成小朵洗凈,倒入砂鍋里,加清水慢燉半小時。
第二步:雪梨洗凈去除梨核切小塊,山藥也去皮洗凈,斜刀切片,枸杞加水浸泡5分鐘。
第三步:把梨塊和山藥倒進砂鍋里,再燉煮10分鐘。
第四步:鍋中放入泡好的枸杞和冰糖,攪勻至冰糖融化,關火盛入碗中飲用即可。
3、吃餃子
北方很多地方在入伏的時候都會包上一頓餃子吃,其實在出伏的時候也同樣會包餃子。這一習俗並非只是因為人們愛吃餃子,也是由於餃子是一種有肉有菜有碳水營養非常全面的食物。夏季過後,身體營養容易虧空,吃餃子方便補充營養,配上醋食用也比較開胃,一盤吃下來極為紮實飽腹,精氣神和能量恢復的很快。
推薦食譜:【蓮菜豬肉餡餃子】
食材:蓮藕一節、豬肉餡、小蔥、生薑
第一步:取適量麵粉加水和成麵糰,封上保鮮膜醒半小時。蓮藕削皮洗凈,切薄片,放進開水裡焯煮一分鐘,撈出剁碎。
第二步:用蔥、姜、花椒泡些蔥姜水,打入豬肉餡里,再打一顆雞蛋,放生抽兩勺、料酒半勺、少許十三香和適量的鹽,攪勻上勁。
第三步:把蓮菜碎和蔥花放入肉餡里,淋上兩勺香油,攪拌均勻。
第四步:麵糰醒好後擀成餃子皮,包上蓮菜豬肉餡,下入鍋中煮熟即可。
——老井說——
出了伏後,「秋老虎」的氣焰也會漸削,氣溫逐漸轉涼很多人就會將「貼秋膘」提上日程。但秋補時要注意把控,不要吃過多油膩的食物,也不要因氣候向秋冬走,不再需要注意身材便放縱自己暴飲暴食。記得多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多吃符合時令的新鮮果蔬,這樣的秋補才是真的健康,另外像辛辣的火鍋、寒涼的冰飲也要少吃。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