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親戚的兒子,是個獨生子,從小父母特別看重,所以養成了一身的惡習,初中都沒讀完就開始混江湖。
有次跑去一所高中玩,邂逅了一個高一女孩叫青青,他嘴甜腿勤的硬是在17歲的時候搞定了16歲的青青。她懷孕了,只好輟學回家待產,父母雖然憤怒,但是想到自己以前給她造成的傷害,也只好勉強接受。
原來青青的父母以前為了生兒子,她一生下來就被偷偷地送到一戶偏遠人家寄養,10歲才回到家,回到家的時候,下面已經有一個妹妹和弟弟,不懂事的弟弟妹妹對這個從天而降的姐姐,一點都不認同,經常欺負她。
自卑缺愛的青青在家人處得不到愛,與同學相處也不是很愉快,所以才會在16歲被我那個親戚的兒子三言兩語就攻破,她實在太孤單寂寞又缺人愛了。
我和青青在同一個醫院,同一天生下孩子,看著嬰兒肥都沒有褪去的她竟然做了孩子的媽媽,我有點唏噓。親戚後來和我聊天說,自己18歲的兒子嫌他的兒子煩,自己睡開了,讓我陪著他老婆一起睡覺,一起帶孩子。剛生下來的孩子都需要喂夜奶,可是17歲的媳婦自己都還是個孩子,晚上睡得特別沉,有時孩子餓的哭了很久了,還沒見睡在對頭的她有動靜,只好一腳又一腳的輕踢她。
我親戚是個傳統的農村女人,對多子多福特別推崇,以前自己只生了一個,是因為有習慣性流產,現在就希望兒媳多生,來彌補自己以前的遺憾。
為了讓兒子兒媳安生造人,孫子剛斷奶,就基本是我親戚一個人在帶。22歲那年,懵懂無知的青青就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
我親戚的兒子其實非常沒有責任心,這幾年他老婆負責生孩子,帶孩子(二胎、三胎是自己帶),他負責無所事事,兩人的經濟來源主要靠雙方父母,因為這邊父母只有一個獨子,那邊父母又對女兒有強烈的愧疚。
但是這樣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於是我親戚籌錢給兒子開了一家店,結果就是不僅失敗,他還敗光了合夥親戚的錢,至今未還。現在一邊打著7個耳洞,到處跑黑車,一邊又是嘴甜腿勤的到處撩妹,自己的老婆孩子包括老媽都丟之腦後。
沒錢沒感情的3胎媽媽青青,傷心難過後也把3個孩子丟給婆婆,自己出去闖天下了。
今年春節的時候聽說親戚的兒子,在外面又分別和兩個女孩各生了一個私生子,前面那個私生子還不到一歲,又和另一個有錢的女孩生了一個,剛滿月。
青青一沒技術,二沒學歷,這幾年在外漂泊,知道求生不易。了解老公的醜事後,竟然不惱不怒,還一心想要老公回歸家庭。
這個真實的故事給我感觸很深,我自己也生有兩女,常常害怕自己沒把女兒教育好,讓這種不靠譜的男生輕輕鬆鬆給撩了去,然後還不知珍惜,讓她傷心難過,更怕她像這個故事中的青青一樣,沒有站起來的資本和勇氣。
所以我買了《養育女孩》、《正面管教》等書,還去圖書館借很多育兒書,我希望能幫助我女兒健康成長,教她避開那些容易受傷害的坑,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她不幸入坑了,也至少教她擁有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和本事。
在此也給有女兒的父母們提幾點建議
小時候缺愛的女孩,通常都等不及長大,很容易在中途就被男生的花言巧語拐了去。而且這個時候,她肯定還聽不進從小就沒有給她愛、給她關注的父母的話,如果父母阻止,很有可能做出極端的事。
很多從小缺愛的孩子對父母說的最慣常的一句話就是:「你以前都不管我,不關心我,現在你有什麼資格來管我,來干涉我的生活。」
史蒂夫在《養育女孩》這本書中,他把愛的激素叫做催乳素。他這樣寫道:
如果一個人沒能得到足夠的愛,也就無法得到足夠多的催乳素,那麼他很可能要從其他渠道獲得滿足---比如名望、吸毒、濫交、購物、吃垃圾食品等。
如果這麼看來,故事中的青青還不算最壞的結果,至少沒有去吸毒。美國一位很有名的毒癮研究者就認為:
海洛因以及當毒品被注射進你的血液時候產生的滿足感,其實就是在模擬被愛,或者說是「被愛」的感覺的替代物---但是產生的結果卻全然不同。
就算孩子沒有發生這些糟心的事,也別以為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只有在愛里長大的女孩,才有愛人的能力,如果從小沒有得到關注和愛,等結婚後,等有了自己的孩子後,還是不知道如何愛,怎麼愛?註定過不了好日子。
我們老家有很多這樣的反面例子,那些和我年紀相仿的女孩們,有好幾個因為小時候家裡很窮,初中沒有讀完就出去打工,然後就匆忙草率地把自己嫁掉了。
有一個女孩因為有個年長的男人每次讓她幫忙買煙,8元一包的煙,每次給她十塊,說找回來的錢不要了。兩個月後,她就瞞著家人,跟著男人回去辦了婚禮。
還有一個女孩15歲出去打工,有個年長的男人給她買了兩套衣服,吃了兩頓好的,她就要以身相許,被父母及時拉回家後,又在家鄉把自己草率的嫁出去了。
從小窮慣的女孩不僅長大後,很容易被男方的小恩小惠受騙,還會養成自卑、怨恨的性格,甚至對整個世界都會滿懷恨意。
女孩一定要自己有賺錢養家的本領,否則當婚姻失敗,或者發生變故時,就只能搖尾乞憐,或者毫無尊嚴的活著。
我家有個長輩,年輕時力排眾議嫁了一個無賴老公,後來無賴老公發家致富,從此在外逍遙快活,回家就羞辱我的長輩,只希望她能快快空出妻子的位置,把小三扶正。
沒有一點謀生本領的長輩,只能忍氣吞聲,受了一輩子的氣。所以她在我們小時候就常常教導我家姐妹說,你們雖是個女子,也一定要學會生存本領,否則將來受到欺負也只能如我一樣默默忍受。
故事中的青青,如果從小得到了父母的關注和愛,她自然就會成為一個被愛,且有能力去愛的人。背後有父母的愛在支撐,就會有滿滿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會支持著她走得更遠,也更有底氣。
不至於在最美好的年華,匆匆跟了渣男,隨後又毫無主見照著婆婆的意思生了三個孩子。
在愛情、事業中處處碰壁後,她竟然還對苟且的婚姻抱有幻想,換作任何一個有愛的能力又有底氣的女子,就算沒有生存本領,也會瀟洒地離開。因為還年輕,生存的事還可以努力,但是尊嚴一旦丟失了,就很難找回。
希望全天下的父母對女兒都更用心點,這個世界對女子本就殘忍和不公平,如果沒有父母的愛,讓她們如何能前行下去。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關注@育兒有故事,每天將為您分享更多實用有效的育兒經驗、育兒知識,助力孩子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