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墓之行——為什麼每到深秋周邊枯黃,只昭君墓呈一片黛綠?

2019-10-18     記時啟程

昭君墓坐落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郊,始建於西漢時期,夯土而築,整個墓體高30多米,像一座小山似的,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



早先在閱讀資料的時候,就看到有記載民間傳說,每到深秋,四周萬物枯敗,唯有望見昭君墓還是一片墨綠,散發著生機。由此人們更增加了對這位充滿神奇色彩的墓主人的虔誠與敬仰。在遊覽的時候,也發現了後人在昭君墓的一側挖土建了一座簡易的小廟,設立了「昭君菩薩」的牌位,看出來也是香火不斷的。






昭君墓現在叫昭君博物館,門票50元,小朋友和年滿60周歲的老人是可以免費入內的。進入博物館院內,有一條長長的神道,神道兩側排列著十二對石像,它們是由出土的匈奴動物金絲牌,按比例放大雕刻而成的。神道兩邊分別建有對稱的四個標誌性建築,東側從南到北建有漢式建築:和親園和昭君故里紀念館,反映了王昭君出塞所代表的漢文化。



西側從南到北建有:匈奴文化博物館和單于大帳,都是北方少數民族典型的穹廬式建築,體現了匈奴民族的草原文化特色。博物館內,展示著眾多漢朝時期的青銅器,陶器等文物,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博物館內分好幾個區域,是一定要參觀的。我在登上昭君墓的時候發現整個小山似的墓地被各種各樣的樹木所覆蓋,而且很多都是松柏類的冬青樹,而博物館院牆之外大都是農田,怪不得秋季周邊都枯黃一片而昭君墓依然墨綠呢!昭君墓後面有一大片花田,這幾天應該已經衰敗了,9月份的時候還是非常美麗的,既能了解歷史又能登高賞花,而且遊客特別的少,非常清凈,不失為一處好去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rJG4G0BMH2_cNUg7Zg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