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福晟閃崩:地產二代接班論

2019-10-12     地產八卦女

作者:地產八卦女

1st

10月9日,福晟國際暴跌34%,收盤報每股0.25港元;

10月10日,福晟再度暴跌62%,報每股0.095港元,前兩日股價累跌75%。

10月11日,福晟國際股價卻反彈暴漲86.32%,盤中最高漲幅88.42%。

福晟國際股價走勢

如此戲劇性的暴跌暴漲,恰似年初沈天晴(沈玉興)的佳源國際、易小迪的陽光100。

如果說,佳源國際暴漲暴跌是因為排名造假、債務違約,似乎還事出有因,而福晟,就連公司董事會也不知悉股價波動及成交量變動原因。

有坊間傳聞,福晟股價波動是因為某投資者爆倉;還有人說,這與福晟實際控制人潘偉明轉讓股權、辭讓董事會主席給他兒子潘浩然有關。

據星子了解,福晟9月9日確實發過公告,潘偉明以饋贈方式將手持股份贈與潘浩然,目前,潘浩然已擁有福晟全部已發行股份約56.45%。同時,自2019 年9月7日起,執行董事潘浩然將代潘偉明履行董事會主席的職務。

而對於潘浩然本人,星子了解到的是,其出生於91年,是標準的90後,本科畢業於中國暨南大學,此後赴英國深造,獲得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財務及會計學碩士學位。2014年底,潘浩然加入福晟集團,主要負責協助董事會主席進行投資及融資管理。

這份履歷表明,早在五年前,潘偉明就為潘浩然的接班做了打算。而無論是否是市場信任潘浩然執掌福晟,9月的這則公司正式宣告了潘偉明時代告一段落,其子潘浩然挑大樑的時代來臨。

2nd

而有意思的正在此處。儘管潘偉明想學乾隆傳位嘉慶一樣來個和平接班,但潘浩然天生就是守業的太宗,太宗接收太祖的事業,總有一番不順。

實際在歷史上,太宗的皇位大都有一番波折。比如唐太宗李世明、明太宗朱棣就是篡位而來,宋太宗趙光義,也有「斧聲燭影」的典故存世。

在地產界裡,也不乏「太宗接班太祖多波折」的案例。例如世茂許世壇接班許榮茂,接班時位列前十,接班後世茂銷售額增長大幅不及預期,直到2018年,世茂才宣布2017年全年的業績過了1000億。

再比如新城,按理說新城王振華屬於黑天鵝,但王振華出事,王曉松臨危受命,著實給他帶來了此番人生最大的考驗。這樣的考驗,其實與福晟潘浩然所面臨的,如出一轍。

3rd

地產界有沒有合格/成功的二代(太宗)?

當然有。據星子觀察,已經扛起大梁的,一個是富力張力的兒子張量,除了接掌父親扶植的「力量礦業」外,張量還自立門戶,於2006年創辦實地地產、狙房網。如今,光是實地地產就已經是百強房企了,2019年上半年賣了130億,位列全國TOP90。

另外幾個已能有效掌控父輩留下的帝國的二代,除了剛才所說的世茂許世壇,他在上個月將世茂重新帶回了全國前十,還有碧桂園的「豆豆」楊惠妍、中南的千金陳昱含。

所謂「祖有功宗有德」,開創為功,守成為德,這幾位二代能維持家大業大的持續運轉,仍然是很了不起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按照教科書的文本,最佳繼承人的基本描述就是:曾經做過大貢獻,有自己的代表作,權力交接之際接近高層,為組織今後的發展有定策之功。

世茂能花近十年的時間調整戰略,雖然從銷售額看似乎錯失了地產大牛市的爆發期,坐視融信、正榮等其他閩系的崛起,但其發展仍然不失穩健;碧桂園、中南更不用說,在父女的同心協力下,兩家房企的發展順風順水。

4th

從打天下的,換成坐天下的。

從開疆拓土搞進取的,換成穩紮穩打求維持的。

說實話,二代接班其實是企業戰略的巨大轉變,也不是隨便一個塔尖的二代,都能做到讓市場、投資者稱心如意。例如合生創展「二代」朱桔榕,2012年出任合生創展副主席至今,多次面臨行業排名節節倒退的尷尬情況(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朱孟依故意為之,依託在京的巨大資產,合生仍然是地產界隱形的「地產航母」)。

而對於王曉松、潘浩然來說,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太宗,也絕非易事。

新城最近賣了很多地,股價也一直停留在二十多元,讓此前持有新城的投資者損失巨大。另外王振華的判決遲遲未出,也讓很多看好新城的朋友心有疑慮——但是,假如王曉松帶領新城走出了這片困境,那麼很顯然,王曉松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接班人了。

他不需要去闖出一片天,用現金流和定點投資這樣的新武器,守好這一大份家業,就是史詩級的操作。

至於福晟,事實上,相較於福晟集團的體量而言,福晟國際僅是一個擁有十餘個項目的小平台。據福晟集團官網介紹,福晟集團是一家地產、建築兩翼協同,涉足物業管理等多元化領域的大型綜合性企業,目前項目已遍布福州、長沙、深圳、廣州、中山、東莞、珠海、鄭州、天津等全國20 多個省市;而據福晟國際半年報數據,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旗下擁有14個正在開發及待售項目,以及3個物業項目公司。

福晟集團的全國布局(並非上市公司福晟國際)

福晟集團的團隊、工作理念(並非上市公司福晟國際)

福晟集團在福建福州的項目布局(並非上市公司福晟國際)

所以從這方面看,雖然潘浩然已經全面接班福晟國際,但福晟國際本身只是潘偉明為其「小試牛刀」留下的第一堂課。

而對於潘浩然來說,金融正是他的強項。其自2014年11月於英國錫菲大學取得財務及會計學碩士學位,進入福晟後也一直在相關業務部門工作。如何克服當前的資本市場困難,也許潘浩然比潘偉明更有招數。

而相對福晟國際閃崩,潘偉明仍在執掌的福晟集團,倒是面臨著真正的困境。

2016年、2017年,福晟集團在資產價格高位時瘋狂拿地,並且大部分採用信託、基金等「短債長投」的融資模式。這些高價地使得售價高企,銷售乏力,運營效率低下。如今,潘偉明又提出的2020年過千億的銷售目標,估計也難以完成吧。

合作、宣傳、投稿

請加小編微信:xiewen1205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星子簡介:關注地產4年,專注行業,深度剖析。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xiewen1205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njgwG0BMH2_cNUgcs2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