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登陸與其說是英美法要滅亡德國,毋寧說是跟蘇聯搶地盤

2019-12-03     國史拾遺

諾曼第登陸被稱為世界史上最大的海上登陸戰,其規模、聲勢之大空前絕後。更重要的是諾曼第登陸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這次戰役的意義人盡皆知,就不再詳述。人們特別是西方國家都從對德作戰的角度強調這次戰役的意義,卻鮮有人指出英美法等國的另一個企圖,那就是跟蘇聯搶奪歐洲包括德國的地盤。

二戰時期,特別是後期,英美法等資本主義國家,跟社會主義的蘇聯成了盟友,共同對付法西斯軸心國。但由於意識形態和制度的根本差異和對立,美英法跟蘇聯其實是有限聯合。雙方當然都希望儘快消滅法西斯,但是他們又都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美英法希望在打擊法西斯的同時,削弱蘇聯的力量,而蘇聯也有相同的想法,希望英美法受到損失。

二戰三巨頭

早在德國侵入波蘭的時候,英法兩國因為跟波蘭簽有軍事協定,他們雖然被迫對德國宣戰,但是他們在西線明明擁有絕對優勢兵力,卻打得十分消極,連德國人都感到奇怪,以至於德國人稱英法的對德戰爭是靜坐戰。其實英法的戰爭一點也不奇怪,他們之所以不跟德國人真心打仗,是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希望把禍水東引,讓德國人打敗波蘭以後,放心地去攻打社會主義的蘇聯。當時英法兩國在西線陳兵110個師,德軍只有23個師,英法如果真心跟德軍打,德軍必敗無疑。陷於東西兩線作戰的德軍,西線失敗,他就要從東線抽掉兵力去支援,那樣的話,波蘭就有可能贏得勝利,所以連德國的約德爾將軍在紐倫堡法庭受審時都說,假如英法軍隊不是那麼消極,很可能德軍在二戰之初就已經崩潰。

德軍閃擊波蘭

英法兩國自恃兵力雄厚,他們不跟德軍拼消耗,自認有優勢兵力,諒他德國也掀不起多大風浪。而且有那麼強大的兵力看住西線,德國人就不敢造次,而會全力去進攻東方的蘇聯。這樣他們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但是希特勒卻不按他們的打算行事,希特勒有他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戰略思想。希特勒在打波蘭之前,為了防止蘇聯插手,就提前跟蘇聯秘密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一手是英法兩國始料未及的。希特勒首先穩住了最大對手蘇聯,然後收拾周邊的國家。打完了波蘭,希特勒就去打北歐,拿下北歐,希特勒揮師西下,他運用自己慣用的閃電戰術,很快拿下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連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竟然也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就被德國輕鬆拿下。若不是在敦刻爾克撤走三十多萬英法聯軍,保存了英法的基本力量,那麼未來的登陸歐洲大陸,英法就失去了本錢。

德軍閃擊西歐

英法在歐洲大陸的失敗,完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德國占領大半個歐洲以後,被英吉利海峽所阻擋,德國強大的機械化陸軍無法登上英國本土。德國對英國的轟炸,也沒有讓邱吉爾領導下的英國政府投降。這時候,希特勒又改變了戰略,發動了對蘇聯的戰爭,把戰爭的主線放在了東線。英法的目的終於達到了,但卻是在法國被占領之後才實現,跟他們的期望相差太遠。

希特勒用閃電戰術很快拿下了大半個歐洲,他就認為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拿下蘇聯,當然他充分考慮到蘇聯的體量,計劃用三個月的時間打敗蘇聯,這已經很給蘇聯面子了。誰知道蘇聯卻不給他面子,一直打到到1943年8月,整整兩年的時間,不僅沒有拿下蘇聯,蘇聯居然反敗為勝,開始了對德國的反攻。從此,希特勒和他的法西斯政權就開始了倒計時。

殘酷的蘇德戰場

在蘇聯對德作戰的過程中,史達林多次向英美政府請求,希望英美登陸歐洲大陸,開闢第二戰場,讓德軍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之中,以加速法西斯的滅亡,同時也減輕蘇聯方面的壓力。1941年9月,史達林就曾請求邱吉爾派兵登陸歐洲大陸。但是當時美國尚未參戰,英國自顧不暇,敦刻爾克大撤退雖然撤走了三十多萬英法軍隊,但是幾乎所有的重裝備都丟給了德軍。驚魂未定的英法軍隊拿什麼去跟德軍作戰?當的英國確實不能滿足史達林的要求,不過邱吉爾也派了小股部隊騷擾了一下德軍,算是給蘇聯一個回應,也向德國人表達了一下英國抗戰到底的決心。

1943年,德軍包圍了史達林格勒,蘇聯危機。史達林再次強烈要求美英登陸歐洲大陸,來幫助蘇聯減輕一點壓力。但是邱吉爾只派了一支6000人的部隊在第厄普登陸,不過這支部隊都不夠德軍塞牙縫,幾乎全軍覆沒。

早在1941年12月,美國就已經對德宣戰,但是卻只是宣而不戰。東線的蘇聯軍民每天都在流血,西線的英國有了美國的幫助,既有人有錢又有了現代化的裝備。但是英國卻打自己的算盤,它關心的是自己在北非和南歐的利益,而且英國人更喜歡捏軟柿子,所以英國極力促成了西西里登陸戰役。西西里登陸戰取得圓滿成功,並迫使墨索里尼下台,但因為英美聯軍把精力用在了西西里,所以登陸歐洲大陸的戰役不得不推遲。這是英國人最樂意看到的,因為蘇聯幾乎是跟德國單挑,這樣雙方相互消耗,英國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

西西里登陸戰

直到1944年6月,蘇德戰爭已經打了足足三年,德國的精銳幾乎已經拼光,而蘇聯的軍隊已經換了好幾茬。但是頑強的蘇軍卻是越打越多,越戰越強,蘇聯軍隊大反攻已經打了近一年。1944年蘇聯的戰略進攻勢頭兇猛,蘇聯用三次大的突擊,就解了列寧格勒之圍,解放了列寧格勒州和加里寧州,解放了克里木半島,有的地區已經打到了蘇聯的國境線,並且開始準備在蘇聯境外作戰。這時的英國已經坐不住了,因為再不在西線開闢第二戰場,蘇軍就有可能席捲歐洲大陸,那時候,英美法就將失去對歐洲的主宰,失去對歐洲的主宰,也就失去了對世界的主宰。於是英美法等國終於決定在諾曼第登陸,開闢第二戰場。

諾曼第登陸

以後的形勢發展大家都知道了,英美法等國聯軍占領了西歐和西部德國,蘇聯占領了東歐和東部德國。但是蘇聯卻是頂住了三分之二的德軍,消滅了大部分的德軍精銳,並付出了2700萬人的犧牲。英法美各國在二戰中犧牲的全部人數,還不到一百萬,英法美真是撿了大便宜。而它們的諾曼第登陸真是太「英明」了。

作者:土老帽

參考文獻:

馬夫:《第二次世界大戰實錄 戰役篇》

彭訓厚:《第二次世界大戰系列 二戰紀實圖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jpTyW4BMH2_cNUgyiX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