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合川區龍溪場

2019-12-31     黃北平

龍溪場,原方碑鄉鄉所,上世紀90年代初跟官渡鄉合併成官渡鎮,方碑鄉的鄉建制,完成歷史使命,退出歷史舞台,而當年的鄉所所在地,龍溪場現在還保留完整,此次路過方碑村,看到完整的街道後詢問當地居民才知道,龍溪場也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方碑鄉的撤銷是順時代發展而消失。

當時沿著溪邊的小橋走上來,看到這個建築物感覺很奇怪就拍下來,感覺這個建築物是燒炭所用的火窯,而小溪邊的那座橋沒能拍一張照,那是一份很大的遺憾,有機會再去拍一張照,補回來。

看到這張標示牌後才知道,原來這裡曾經是一個場鎮,而路過這裡是上次去天坪寨的時候,前往雙和寨而經過就留意一下,沒想到龍溪場還真有一個小場鎮的規模,而且這裡還有趕場天,當天也問了當地人的,具體哪一天沒能記下了,現在也給忘了。

曾經的商店,那個時候應該說是供銷社,幾十年前供銷社對於當年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作用,畢竟供銷社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供銷社在十多年前已經退出歷史舞台。

方碑小學是目前遺留在龍溪場最完整的單位,現在龍溪場的繁華,都是方碑小學襯托起來,而隨著現在適齡兒童的不斷減少和往外搬遷的居民不斷增多,龍溪場能否很好的保持現有的繁榮還很難說。

此時正式學生放學時間,家長都在學校門口接孩子,好羨慕現在的孩子們,上學放學都有家長接送,要是在我們這一代人,哪有這樣的待遇,不要說上學放學接送,開個家長會,家長都沒有時間前來參加,或許我們這一代人吃盡了苦頭,對於下一代的還在,現在的家長格外的上心,希望這一代的孩子不要再受苦。

龍溪場的居民也跟很多地方一樣,閒下來的時候也打打麻將,打麻將是四川重慶民間的娛樂活動,可以敞開大門盡情的打麻將,要是在廣西老家,可就沒那麼幸運,打麻將還得關起門來偷偷地打,而且還不能大聲說話,要是被發現就當聚眾賭博處理,這就是廣西和重慶兩地麻將文化的差異。

方碑綜合農貿市場,一個鄉鎮繁華層度的高低,取決於當地的農貿市場,儘管方碑現在已經是一個村,但是曾經是方碑鄉是歷史上的事實,更何況方圓十里內,也只有龍溪場一個場鎮,所以農貿市場的存在更顯得龍溪場存在的重要性,趕場的時候,這裡一定很熱鬧。

作為一條主幹道來說,這條街道顯得窄小,但是對於遠離主城的龍溪場來說,足夠用寬敞,整潔,乾淨來形容,畢竟這裡很少有大型車輛經過,更沒有一趟公交車經過,前去白沙(寶華)8公里,前去官渡7公里,沒有一趟公交車或者客運車經過,只有官渡趕場的時候,零星的私人客運車,也就是長安,麵包車之類的路過,或許這就是龍溪場冷清的原因。

畢竟是農村,看見當地居民飼養的家禽也不足為奇,而自己感到驚奇的是,能看到綠頭鴨,要知道綠頭鴨是鴨肉當中最好吃的,看來這位居民還真會吃,這些鴨子要是自己留著吃,也只能說明這群鴨子的主人太會過生活了。

看到水田裡的農機,就想起小時候,那時候哪來的農機,都是牛在田裡面作業,看見大人們一手拿著鞭子,一手扶著梨掱,時不時大聲一喝,看著還真是過癮,只是現在很少看見有人用牛犁田了。

雙河橋,路過的時候所幸就拍下來,畢竟看到這樣有些年代的單拱橋就很雅興,重慶是橋都,世界公認,或許這樣的單拱橋在重慶有千千萬,但是此次行走龍溪場,也足以得到一次意外的驚喜,因為橋底下還有一座更簡易的單拱橋。

本文是記事性文稿,見物說物,如果有描述不對的地方,敬請龍溪場人民的諒解,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與建設性意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jLVXW8BMH2_cNUgl7u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