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IMDB評論不過千的佳作,卻爆出了電影圈的大尺度猛料?

2019-12-30   有部電影凌辰

今天給大家聊的這部電影,從熱度來看非常小眾,豆瓣和IMDb上的評論加起來還不到1000條。


但從故事內容來看,影片卻非常能滿足吃瓜愛好者的八卦之心,因為它講的是電影圈的奇葩猛料——《魔力之夜》。



故事發生在1990年夏天的羅馬,那年世界盃正好在義大利舉行。


正當人們興致勃勃地觀看球賽時,城裡發生了一起命案——大製片人禮安卓,開車墜河身亡。


經過法醫鑑定,死者墜河前就已經斷氣,而且死時坐在汽車后座。


也就是說,這是一起他殺案件,而警方鎖定的首要嫌疑人,便是本片的三個主角——路奇,安東尼奧,尤琦妮亞。



他們分別是劇本獎的前三名,剛剛進入電影圈不久。


根據製片人情人的證詞,他們三個在命案發生當晚,曾跟製片人起過爭執。


然而等警方把他們叫到警局問詢時,三人同時否認自己是殺人兇手。


事情還要從一個月前說起。


當時,三個主角因為入圍劇本獎相識,很快成為了朋友兼室友,並相繼在羅馬找到了工作。



尤琦妮亞因為官二代的身份,被圈裡人推薦給了一位她最欣賞的當紅男明星,商討下一步合作的機會。


路奇的劇本得到一個老牌導演的賞識,單獨約他見面,希望能把它拍成電影。


而贏得第一名的安東尼奧,則直接被大製片人禮安卓看中,信心十足地要把他的劇本捧成下一個金棕櫚獎。



可以說,三個年輕的主角一入行就有如神助,在各自的編劇之路上大步向前。


不出意外的話,沒多久他們就將躋身義大利電影圈的一線編劇之列。


然而,要把劇本變成電影並不是一件簡單事。


主角們雖然找到了工作,但很快就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尤琦妮亞在圈裡人的安排下,的確見到了當紅男明星。但萬萬沒想到,男明星把她當成了劇組叫來的應召女,二話不說就跟她發生了不可描述……



更糟糕的是,事後尤琦妮亞發現自己意外懷孕,偏偏這時,男明星拋來了合作的橄欖枝。


她在百般糾結之下向男明星攤牌,結果對方分分鐘被嚇退,找了個藉口拒絕合作,直接閃人了……


路奇這邊,在得到大導演的賞識後,被邀請跟一個當紅小鮮肉見面,算是開拍前的第一次主創聚會。


但沒想到,鮮肉演員沒看劇本就對主角人設大改特改,並要求自己在电影後半段全程露肉。



這讓路奇很是為難,因為這個劇本不僅耗費了他不少心血,而且男主角原型,其實是自己意外去世的父親。


他不知道如何拒絕這次合作,只好被迫玩起了失蹤。


劇本同樣被大改特改的還有安東尼奧,他的故事刻畫了一位已婚畫家的生平,但製片人禮安卓要求加個「畫家女朋友」的角色,好讓自己的情人也參與演出。


這個事還沒來得及談妥,製片人又因為離婚大戰被清算財產、聲名狼藉,不得不帶著安東尼奧到處拉投資,雖然最後在電視台那裡找到了資金,但條件是要把安東尼奧的電影劇本,劈成四集電視劇。



安東尼奧不知道自己的寶貝故事如何「分屍」,於是邀請尤琦妮亞和路奇加入編劇團。


但沒想到,幾個人在吃飯商討時,製片人對電影不屑一顧的態度惹怒了路奇,三個小夥伴就這麼匆匆撤離了飯局。


從以上情節就能看出,在這部電影里,兇案其實只是個引子,影片真正的核心是導演對上世紀90年代義大利電影環境的抨擊。


隨著三個主角的回憶,影片通過不少橋段對電影圈裡的奇葩事跡進行了諷刺。


比如,不少老編劇憑藉職業生涯的幾座獎盃,吸引來一大票影視劇項目,但他們那時已經不再親自寫作,而是不斷吸納年輕編劇給自己當槍手。



剛獲獎的路奇,就因為寫作速度快而被收編。他接手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給製片人欽點的女明星寫幾場「可以發揮演技的戲」。


除了這種圈內壟斷之外,整個電影圈的創作環境也不太樂觀。


當時的義大利,什麼電影能立項、能拿到投資、讓誰來拍,掌控權都在電視台手裡。


而電視台某種程度上又與政治密不可分,這就導致電影人在創作前就戴上了無形的鐐銬。


比如片中初出茅廬的尤琦妮亞,之所以能得到和男明星商討合作的機會,靠的並不是她的實力,而是有人認出她是官二代,出於利益考量推薦了她。


再比如跟路奇合作的老牌導演,之所以會主動找鮮肉演員擔任男主角,是因為找偶像出演,能拿到國家的拍攝補助金。



而國家之所以有這種「鮮肉政策」,根本原因在於當時觀眾的看片口味發生了變化,隨著大批量的好萊塢電影湧入義大利院線,大家越來越趨向於劇情簡單無腦的大片。


片中那個大製片人禮安卓,在奪得金棕櫚獎之前,就是靠著肉感十足的B級片發家致富的。


可以說,導演在影片中全力諷刺的,正是當時電影圈資源壟斷、創作限制、審美單一的怪相。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在這個虛構的故事裡,還特別加入了一個真實的義大利電影大師——費德里科·費里尼。


片中製片人禮安卓到處找投資的時候,最開始想把費里尼當成救命稻草,覺得只要他肯答應合作,投資方肯定會看在他的名氣上爽快出錢。


當禮安卓找到費里尼的時候,他正在拍攝新片《月吟》,片中專門復刻了電影的經典場景。


實際上,費里尼在1989年就完成了《月吟》的拍攝,導演之所以把發生於1990年的故事裡強行加入這個情節,除了為把虛構故事與真實人物勾連起來之外,還有著特別的私心。


在很多影迷看來,費里尼的這部《月吟》充斥了太多隱喻情節,故事晦澀難懂,根本不及他自己當年的巔峰之作《八部半》。



當年在籌拍時,《月吟》也被很多製片人牴觸,費里尼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投資。因為那時的觀眾,已經開始接受好萊塢大片的審美,注重個人表達和思辨的作者電影幾乎沒了市場。


90年代的義大利院線,本土電影幾乎每年都被美國進口片按在地上摩擦,連大家熟知的《美麗人生》,當年在義大利也沒能打贏《鐵達尼號》。



而在那部《月吟》里,費里尼就通過部分情節,表達了他對於美國文化入侵的擔憂。


所以,在了解了這些背景之後便不難理解,為什麼《魔力之夜》里的製片人禮安卓,在得到費里尼的口頭合作約定後,還是不留情面地爽約,決定改拍電視劇。



然而這個看似遵循市場規則的決定,卻微妙地讓製片人自己走入了絕境。


拿到拍攝許可後,製片人帶著情人,跟安東尼奧、路奇和尤琦妮亞碰了面,幾個編劇得知了大導演費里尼被他踢出局的真相,紛紛暴走,飯局不歡而散。


製片人眼看落了單,又不會開車回家,於是無奈地給自己的司機打了電話。兩人此前就因為薪水的問題起過爭執,這次見面又是一言不合就動手。


扭打中,製片人突然發病,死在了車上。而司機不想承擔殺人責任,最終決定拋車棄屍。



影片的結局,就定格在了製片人死去的那個晚上。


那一晚,義大利被阿根廷點殺無緣世界盃決賽,而三位原本滿懷雄心壯志的主角,也沒能繼續留在電影圈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別看《魔力之夜》說的義大利電影圈,但其中的諷刺情節,譬如劇本代寫、資源壟斷、選角潛規則等種種亂象,對咱們來說也並不陌生——或許比起各種狗血抓馬的巧合,這才正是整部電影最荒誕又最真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