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耳聾?預防的關鍵詞只有3個字,爸媽都知道嗎?

2022-02-28     兒科醫生魚小南

原標題:藥物性耳聾?預防的關鍵詞只有3個字,爸媽都知道嗎?

因濫用藥物而導致寶寶藥物性耳聾,真的會讓人崩潰,甚至改變全家人的生活——寶寶的人生尚未起步,就平添了崎嶇,從此充滿艱辛;爸媽也要搭進去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來和寶寶一起面對這份苦難。

什麼是藥物性耳聾?

「是藥三分毒」的俗話,在藥物性耳聾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1. 嬰幼兒各器官都沒有發育成熟,肝、腎功能差,代謝酶活性不足,對藥物的過濾、分解功能也差……說人話就是:藥物更不容易被代謝出去。
  2. 遺傳易感性也是引起耳聾的原因之一:有母系家族藥物耳聾史的,建議慎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否則寶寶容易發生耳聾。

容易引起耳聾的藥物有哪些?

  1. 抗生素類:最常見的是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2. 水楊酸類藥:比如阿司匹林。
  3. 抗腫瘤藥,比如順鉑、卡鉑、長春新鹼﹑氮芥等。
  4. 袢利尿劑:比如呋塞米(速尿)、布美他尼等。
  5. 抗瘧藥:比如奎寧﹑氯喹﹑乙胺嘧啶。

可能除了阿司匹林,其他藥物爸媽很不熟悉,那麼,用藥之前諮詢醫生,嚴格遵醫囑。

如何發現藥物性耳聾?

藥物性耳聾危害性大,症狀主要是耳鳴、眩暈感、平衡失調,但小寶寶不會說話,或表達不清晰,就需要爸媽及時關注到這些跡象:

  1. 用藥當日/次日有噁心、嘔吐、不能起床等情況。
  2. 用藥2周後,慢慢走不穩,沒法保持身體平衡。

這個時候,一定要馬上去醫院。

如何預防藥物性耳聾?

1、之前列出的藥物,有部分是兒童禁用的,所以「遵醫囑」3字一定要重視,不要擅自給寶寶用藥。

2、用藥前、用藥時、長期用藥後這3個階段,要定期去醫院給寶寶做聽力檢測和前庭功能檢查。

3、不要給寶寶用耳毒性抗菌藥物,若必須使用,必須遵醫囑,有條件的話,監測藥物濃度。

4、高危人群(如有耳聾家族史、聽力殘疾、明確為線粒體 DNA A1555G突變致聾的家系)在用藥前一定要先做耳聾基因篩查。

5、一旦發現寶寶有任何不對勁,及時去醫院。

總之,寶寶用藥安全的關鍵詞:遵醫囑。爸媽都記住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f8815dd866bc129aa656bf35f6b96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