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啟剛自曝確診!嚴重可致命

2023-06-22     瀋陽地鐵第一時間

原標題:霍啟剛自曝確診!嚴重可致命

近日

#霍啟剛患上睡眠窒息症#

的消息上了熱搜

霍啟剛在綜藝節目接受採訪時表示

雖然自己睡得很早

但經常在半夜裡因自己的打鼾聲而驚醒

之後睡不著或頻繁醒來

即使睡了7個小時

白天還是會感覺很疲憊

節目中

霍啟剛接受了專業測試

結果被診斷出患有

失眠障礙和中度睡眠窒息症

綜藝節目截圖

節目播出後

不少網友對霍啟剛的身體感到擔憂

同時

也發出了疑惑:

什麼是睡眠窒息症?

睡眠窒息症

猝死率高出正常人3倍

日常生活有兩到三成人會在睡覺時打呼嚕,多見於身體疲憊或者工作奔波操勞時出現,如果是偶然行為,無需多慮。

但如果打呼嚕一會兒雷聲震天,一會兒悄無聲息仿佛沒有了呼吸,甚至憋氣自己憋醒了,醒來白天昏沉精神不佳,這很可能是種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OSAHS)。

睡眠窒息症就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是指在睡眠過程中氣道受阻,呼吸暫停和低通氣頻繁發生的現象,其發病機制可能是完全或不完全的上氣道阻塞,其臨床表現就像霍啟剛一樣會出現 夜間打鼾,頻繁驚醒,睡眠質量下降,白天睏倦。有些嚴重人群還會出現白天嗜睡、記憶力下降、情緒改變等。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趙東興博士曾對該病進行科普,在 夜間七小時的睡眠時間裡有 超過三十次以上的呼吸暫停或者是低通氣,每次 超過十秒以上,並伴隨打鼾的症狀,醫學上稱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趙東興表示,當身邊的人觀察到你經常出現夜間呼吸暫停或憋醒,白天精神萎靡、嗜睡,除此之外還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那就很可能是患上了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每5位打鼾的人之中,就有1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世界睡眠學會秘書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韓芳教授介紹,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作為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 患病人群比沒有該病症的人群猝死率高出3倍,早發現、早診治至關重要。

常見的原因有哪些?

肥胖: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及以上,或者是BMI指數達28及以上的肥胖人群,往往是該病高發人群,約占總發病人數的80%。

性別:女性絕經前發病率顯著低於男性,男女發病率約2:1。

年齡:成年後隨年齡增長患病率增加;女性絕經期後較絕經前患病者增多,60歲以上人群男女患病率比例相當。

上氣道解剖異常:鼻腔阻塞、Ⅱ度以上扁桃體肥大、懸雍垂過長或過粗、咽腔狹窄、咽部腫瘤、頸短等。

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家族史。

長期大量飲酒和/或服用鎮靜、催眠或肌肉鬆弛類藥物。

長期吸煙可加重睡眠呼吸暫停。

其他相關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胃食管反流及神經肌肉疾病等。

懷疑有此病該怎麼辦?

需要到專業的睡眠醫學專科完善 多導睡眠圖(PSG),這是確診本病的檢查手段。

通常PSG監測至少發現夜間血氧明顯下降,伴有呼吸暫停和低通氣,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5次/小時方可診斷。

若夜間血氧低於80%,AHI超過30次/小時,通常考慮重度睡眠呼吸暫停。

輕度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建議從飲食、體位等多方面管理

對於大多數輕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浙大精中(杭州七院)睡眠醫學科劉文娟建議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改善——

1. 一般治療。減重、戒煙酒、慎用鎮靜催眠藥物及其他可能引起或加重呼吸暫停的藥物、避免過度疲勞等。

2. 體位治療。側臥位對輕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有效。仰睡時舌體後墜,會進一步引起氣道狹窄,建議側臥位睡姿,在背後墊上三角枕來控制體位。

3.內服中藥。中醫講「肥人多痰濕」,這類患者飲食多肥甘厚膩,這樣的飲食習慣容易增加體內的痰濕,體型往往偏胖。臨床上辯證使用化痰化濕的中藥,有助於祛濕化痰,對調理患者整體的代謝水平都有幫助。

4.伴有失眠症者配合睡眠認知行為治療,伴有情緒障礙者需心理專科評估同步進行治療。

趙東興表示,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精準治療需要依靠對病情的精確評估,經過充分評估後再進行綜合性治療。目前主流的治療方法包括了呼吸機治療、手術治療和口腔矯正器治療,要根據對病情的充分評估來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

網友驚呼:「 我也是 」

不少網友說

自己的睡眠質量也不好

你的深度睡眠時間有多久?

睡眠質量如何呢?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

生活中要注意

打呼嚕與睡眠呼吸暫停的區分

若發現異常

及時前往睡眠醫學專科就診

發現病因,早期干預

來源: 廣州日報、健康杭州、都市快報、廣東衛生在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de599b38e9b18df17eafc18c577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