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廣州)青年企業家高質量發展論壇圓滿舉辦

2023-12-20     挖貝網資訊

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廣州)青年企業家高質量發展論壇圓滿舉辦

2023年12月17日,由廣州市工商聯指導,廣州市青年創業聯合會主辦,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組織合作發展中心、招商永隆銀行有限公司廣州分行協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廣州)青年企業家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廣州增城凱悅酒店圓滿舉行,大會以「對話·灣區」為主題,通過對話連結行業與未來,在宏觀經濟演講、金融市場分析、私域服務對話、港澳青年演講四個不同緯度,展現大灣區青年企業家的視野和風采,共同推動灣區高質量發展。活動現場粵港澳大灣區各商協會代表、青年企業家等共400餘人出席論壇。

領導致辭

廣州市工商聯副局級幹部李潔明在活動致辭中談到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青年企業家要緊貼時勢,把握機遇,發揮優勢,融入發展。對此有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從自身出發,注重學習成長與分享交流;第二,從企業出發,注重技術、服務與模式創新;第三,從社會出發,注重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第四,青年企業家應保持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堅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具備準確的分析判斷能力,堅定國家發展的信心定力,把企業做大做優做強。

主題演講

高質量發展與年輕企業家的下一步

論壇特邀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朋友圈發起人秦朔作「高質量發展與年輕企業家的下一步」主題演講,深入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下,青年企業家如何抓住機遇,實現自身和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經濟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變局下需要的企業家新特質:韌性、判斷力、價值創新能力。秦朔表示,中國企業家今天更需要:適應主義+英雄主義,要從時代變局中看到確定性趨勢,要在市場、國家雙重機會下找到自己的機會。對於年輕企業家如何從高質量發展中看到新的機遇,有幾點建議:一是要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二是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三是要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四是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五是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六是要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新時代企業家應該更多聚焦生產性創新,懷抱更高遠的追求,從財富驅動到價值創造。

2024年全球宏觀形勢和地緣策略展望

招商永隆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副總裁吳怡平作「2024年全球宏觀形勢和地緣策略展望」主題演講,為大家分析了全球金融市場的最新動態和趨勢。

從權益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品種、商品等四方面回顧了2023全球市場表現。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和2023年持平,通脹繼續回落。對於2024年美國宏觀展望有以下兩點:一核心通脹下行趨勢維持;二、勞動力市場繼續降溫,2024年美聯儲貨幣政策展望:降息有望在年中開啟。就目前國際經濟形式分析,2024年地緣熱點展望主要有以下幾點:一、中美關係階段緩和,具有積極宏觀意義;二、美國大選年,財政支出較難大幅擴張;三、巴以衝突可能繼續,資本市場影響平息;四、俄烏局勢若平息,有利於美歐降通脹。

圓桌對話

世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巨大的變化帶來巨大的陣痛,企業家面臨轉型和升級的迫切需求。在目前個性化需求日漸突出的時代,私域消費是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有效手段。青年企業家北京匯美科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莫若瑜邀請來自不同行業的四位青年企業家共同探討高質量發展下的私域服務。

同時在對話過程中,四位企業家也提出了他們對於消費上的個性化需求,以及希望這些需求如何被滿足。隨後,他們分別圍繞企業品牌及情況介紹自身的優勢服務和產品。例如,做文旅產品如何保證高質量服務的穩定性和良好客戶體驗、新能源智慧出行面對激烈市場競爭如何進行產品突圍、農產品如何通過改良品種和種植環境達到高品質、私域和公域流量如何投放才有效率等等。緊接著,莫若瑜先生向現場賓客介紹了青創聯唯一服務平台——青臻選,其定位是致力於為青年企業家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匯聚展示價值、會員價值、臻選包價值以及臻選服務價值於一身。

港澳青年企業家主題分享

香港馮兆林余錫光會計師事務所執行合伙人余亮暉作「如何利用大灣區優勢助力企業走向國際」主題分享,闡述了在大灣區背景下,如何利用政策、資源等優勢,實現企業國際化發展。

天虹集團美洲業務發展總監、慶業集團營運長王紫辰分享「我在宏都拉斯的創業故事」,講述了他從最初的陌生環境到現在的成功企業,他在這個國家經歷了無數的挑戰與機遇。

本次粵港澳大灣區(廣州)青年企業家高質量發展論壇為大灣區的青年企業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交流與學習機會。通過與各界嘉賓的深入交流,青年企業家們可以更清晰地認識到自身的發展方向,為未來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我們期待這些年輕的企業家們在大灣區的廣闊舞台上綻放光芒,為推動大灣區乃至全國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鳴 謝

(盧慧糧,林建明報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ddb11e61c2a189306e7175836a45b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