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花了7500萬美元,印度如何用低成本贏得成功探月?
不得不承認,在近期登月任務上,印度一下從第三排躍居第一排
印度人自稱,他們已經從世界第三排,一躍成為世界第一排的國家
不得不承認,在近期登月任務的歷史上,印度漂亮地超越了俄羅斯。事實說明今天的印度比俄羅斯為探索月球做好了更好的準備。但印度人並不幸災樂禍,莫迪公開說,這不只是印度的驕傲,而是全人類的成果。話說得相當體面。本次探月成功後, 印度人自稱,他們已經從世界第三排,一躍成為世界第一排的國家。當之無愧的航天勝利!
順便說一下,印度本次探月計劃的預算只有7500萬美元,可能是全世界最低的,但成功了。這種情況是印度人為自己的國家感到更加自豪的另一個原因,雖然投入少仍然沒有阻止他們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上周三8月23日的活動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國定假日,莫迪規定這天為印度的太空節。市民們歡呼雀躍地走上街頭,祈禱、唱歌、跳舞。全國各地的學校都對此進行了電視直播。
印度是繼美國、蘇聯和中國之後第四個征服月球的國家,而且第一個成功將月球車降落在南極圈,憑藉其真正轟動一時的舉動,印度已經超越了其老牌航天大國俄羅斯。俄羅斯的飛船在8月19日墜毀在月球。
印度的航天始於1962年,當時尼赫魯執政。1980年,搭載自有運載火箭的衛星發射後,印度居然獲得了第八太空強國的地位。1984年,第一位印度太空人夏爾馬與 蘇聯太空人一起飛入近地軌道。當然,前蘇聯在航天領向印度提供了大量援助,近十餘年西方,尤其是法國,以色列等給了許多技術和關鍵零件。
印度太窮,1960年代開始搞航天的時候,窮到什麼地步呢?以至於第一批火箭之一的零件是用自行車后座運輸的。現在很難相信,但你需要知道印度人的心態!
歲月流逝。今天,這個南亞巨人已經成為一個航天大國,衛星解析度十年前就達到0.5米。
但印度又是一個分裂的社會,存在著嚴重的矛盾,14億人口,嚴重的種姓制度,加上與鄰國的衝突,阻礙了發展。974年的第一次核試驗之後遭到美國多年的制裁。這嚴重阻礙了印度實體經濟部門的發展,好在當時的蘇聯援助部分彌補了發展。這些年來,儘管長期缺乏資源,但印度的信心一直爆滿,這成為印度政府戰略思維的一種刺激因素。在莫迪的領導下,印度總的來說一直是幸運的。印度是東西方的寵兒,誰也不敢得罪它。印度狂買俄國低價石油,加工後再高價出口,美國屁都不敢吭一聲。換成其他國家,早就被制裁了。
印度目前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商業投資規模令人印象深刻,每年約 15 億美元的預算(作為比較:NASA 的開支幾乎達到 250 億美元)。印度現代航天工業活動的成功主要歸功於不受官僚限制和最佳員工數量,每個人的貢獻都是可見的,並且他的個人貢獻很容易識別,尤其是印度航天局局長希文,是個真心的實幹家,精瘦,有水平,擅長花小錢辦大事。從這個意義上說,俄羅斯航天局有很多值得向印度學習的地方。
另一個重要細節是:太空計劃正在該國南部的班加羅爾實施。印度的發展傳統上是從南到北的,所以南方各邦更先進,有大部分的人才和工業潛力。
儘管印度的文盲尚未完全消除,但印度擁有有著名的技術學院和工程學校人才,其畢業生幾乎統治了美國矽谷,這說明了一切。印度近年在大國間玩平衡,贏得了小勝利,取得了一些成就。所以,我們不要再嘲笑人家是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