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殺死 31 萬人的傳染病,是如何被我們控制的

2022-07-28   丁香醫生

原標題:每年殺死 31 萬人的傳染病,是如何被我們控制的

B肝,是殺死中國人最多的傳染病。每年大約有 30.8 萬中國人死於B肝相關的肝病,主要是肝硬化、肝癌。

這一數字,是流感每年致死的 3.5 倍,愛滋病的 16 倍,也是 2020 年中國大陸地區死於新冠肺炎人數的 60 倍。

全球肝炎死亡年度統計

圖片來源:WHO 2017 肝炎全球報告

同時,中國也是B肝防控的全球表率國家。摘掉B肝大國的帽子,是中國公共衛生事業的重大成就。通過科學防疫,中國努力止住了滑向B肝深淵的腳步,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國民健康。

一步步走來,中國防控B肝疫情告訴了我們很多事情。

令人震驚的B肝流行病學調查

1979 年,距離人類發現B肝病毒過去了 13 年。13 年裡,歐美各國用血的經驗教訓認識到了這個微小病毒的可怕。

因為疫苗接種、紋身等不規範操作,很多國家都出現過局部的B肝暴發。因為B肝感染後的急性表現較輕,多數人無症狀,開始並沒有認識到B肝的危害。然後研究發現肝硬化、肝癌跟B肝病毒感染有關,針對B肝的研究才火熱了起來,開始抗病毒治療和研發疫苗。

但當時的中國並沒有這些。醫生多數剛剛意識到肝炎還有不同分型,隱約感覺到B肝患者有所增加。

接收到全球新的B肝研究信息之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牽頭,在 1979 年進行了中國首次全國範圍的B肝流行病學調查。

結果觸目驚心。 調查顯示,當時全國有超過 1 億人是慢性B肝病毒感染,超過總人口的 8.83%,屬於B肝高流行區。長江、珠江、淮河流域是重流行區。

B肝病毒感染人體後多數只是急性過程,身體經歷一次急性肝炎後清除病毒,只有少數成年人會轉為慢性感染,但幼童被B肝病毒感染後轉為慢性感染可能性非常高。

慢性B肝病毒感染治療清除困難,因為病毒可以產生嵌入到肝細胞核的 cccDNA。治療B肝患者只能減弱病毒繼續傳播的可能,但並不能完全阻止。

B肝的傳播核心在於血液或者精液等深部體液的接觸,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是性接觸、輸血和重複使用受污染的針頭、母嬰垂直傳播。嬰幼兒也存在一定的密切接觸水平傳播。

從首次流行病學調查開始,中國逐漸啟動了長達 40 餘年的B肝防控。

遏制指數級的增長

中國當時之所以出現B肝的暴髮式增長,很大程度上跟共用注射針頭或者消毒不規範、輸血獻血管理存在漏洞有關。只有這種醫源性的污染,才有可能出現一傳十十傳百的快速傳播。

這些問題在當時的環境下解決起來很困難,受制於經濟發展等條件,只能一點點改善基層的醫療條件,保證基本的注射安全。

留在歷史記憶里的針頭消毒

圖片來源:山西省腫瘤醫院

這些醫院內措施的改進,在新世紀之後慢慢看到了顯著成效。2010 年淘汰了所有的反覆使用注射器。成年人因為醫療原因導致的B肝感染大幅下降。

成年人注射和輸血安全後就有了基本安全保障,但嬰幼兒不行,由於免疫系統未完全建立,跟B肝患者的密切接觸,也有可能導致感染。這就需要藉助外界的力量幫孩子建立防禦。

1985 年,中國自主研發的血源性B肝疫苗通過新藥審評投產上市。但這種疫苗存在一定的技術缺陷,有接種風險。

陶其敏教授自身注射我國研發的首支B肝疫苗

圖片來源:網絡

謝謝國際社會的幫助,1993 年,中國與美國合作的基因工程B肝疫苗,正式在北京下線投入使用,並且慢慢成為主流。中國也有了更為安全有效的B肝疫苗。

2002 年 1 月 1 日起,國家正式將B肝疫苗納入免疫規劃。到 2005 年,新生兒免費接種的政策得以真正落實。從那一年開始,所有新生兒都能確保獲得B肝疫苗的接種。

切斷B肝母嬰傳播

是中國的偉大勝利

B肝疫苗要求出生後儘快接種,但疫苗生效也需要時間。嬰幼兒可能會在懷孕和分娩時被病毒感染,也就是「母嬰垂直傳播」。

隨著疫苗的不斷普及,母嬰垂直傳播逐漸成了最主要的B肝傳播方式。對於這些特殊B肝母親寶寶,需要更多武器幫助他們快速建立免疫,抵抗入侵的B肝病毒。

B肝免疫球蛋白出現了。

與嬰兒B肝疫苗的普及差不多同時,中國開始了B肝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幫助B肝媽媽的寶寶快速抵禦病毒。

2011 年,這些B肝媽媽寶寶使用的免疫球蛋白由國家免費提供。到了 2013 年,已經有 97.7% 的免疫球蛋白覆蓋率。母嬰垂直傳播也越來越少。

疫苗加上免疫球蛋白,離完全阻斷B肝傳播,只差最後一步。

還有極少數B肝病毒量較高的孕婦,胎兒可能在子宮內受到病毒感染。這些在分娩之前發生的傳播,不管是疫苗,還是免疫球蛋白都是無效的。

中國的醫務工作者在預防B肝最後傳播短板上,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地壇、佑安等傳染病醫院在 2010 年之後逐漸開展了孕期B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療試驗,希望藉助於病毒治療安全降低病毒水平,最大限度減少病毒在子宮內傳染胎兒。

地壇醫院潘啟安教授在新英格蘭雜誌發表的母嬰傳播阻斷研究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這一系列的研究,很快收穫了成果,中國也引領改變了全球的B肝預防。孕期高病毒量孕婦抗病毒治療,成為了目前世界主流的預防B肝傳播方式。

免疫球蛋白加孕期抗病毒治療,B肝從媽媽到嬰兒,徹底成為了極小機率事件。

摘掉B肝高流行區帽子

B肝在中國最多時曾經感染了超過 1 億人,之後的調查中,B肝慢性感染人數一降再降,尤其是年輕人的B肝感染,出現了斷崖式下降。

30 歲以下人群的B肝感染從 1992 年的 10.2%,下降到 2006 年的 5.5%,再到 2014 年的 2.6%。5 歲以下人群B肝感染率只剩下 0.32%。我們身邊越來越少見到年輕的B肝患者了。

2018 年的調查中,年輕人的B肝已經很少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中國從原來的B肝高流行區變為中流行區,成功摘掉了B肝大國的帽子。

這都是 40 多年來中國B肝防控的成就。科學引導我們一步步走來,完成了這一顯著的成就。

目前,中國還有 7000 萬慢性B肝病毒感染者,雖然治療清除病毒依然困難,但科學控制B肝,防止重大肝病也有了很大希望。當然,由於B肝的危害主要是長久感染後的肝硬化、肝癌,所以最近幾年,中國還會有較多的B肝相關死亡。

圖片來源:WHO 肝炎日宣傳

小小的B肝病毒,是造成肝癌的關鍵因素,給我們,給很多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悲痛。

在醫學的不懈探索下,我們成功控制了B肝的傳播,或許在不久的未來,肝癌也將成為一種罕見的疾病。

7 月 28 日是世界肝炎日,感謝在與肝炎抗爭的這條路上付出努力的每一個人。

本文審核專家

更多優質內容

嬰兒預防B肝非常需要B肝疫苗

成年人如果面臨B肝高風險

比如醫務工作者、B肝患者的伴侶等

也有監測抗體及接種B肝疫苗的需要

丁香醫生與您共同守護肝臟健康

參考文獻

策劃製作

策劃:Eric | 監製:Feidi

封面圖來源: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