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沖練不成「破氣式」,是當時武林武學一道下滑的一個縮影。實際上,令狐沖不要說「破氣式」,連「破掌式」他都不一定能練成。一是令狐沖的內功修為有限,二是當世之中,已然沒有了能喂招的對手。獨孤九劍,最多能讓令狐沖練成練精的,大概就只有六式。
一.令狐沖能練成練精的,應當就只有六式
「獨孤九劍」有:「總訣式」、「破劍式」、「破刀式」、「破槍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氣式」。其中「總決式」是「獨孤九劍」的一個總體的理論概述,講明因敵而異,變化多端的根本原則,並以此推論出後面的八種武功套路的破解之法。因此,理論上就只有破解八式。
這八式中,「破劍式」、「破刀式」、「破槍式」、「破鞭式」、「破索式」和「破箭式」。前五式,對手的進攻招數都是要依靠兵器來完成,也就是說他們的進攻套路是有形的。招數雖有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一樣有明顯的套路,能夠見招拆招。即便是「破箭式」,套路飄忽無形,但也要以暗器等實物為介質,才能達到有效的攻擊。這一些,只要精通「獨孤九劍」的要義,精而練之,即能破解其招,克制其道。
但「破掌式」不一樣。拳腳上的功夫,掌力和指力這一些是無形的,全是以內力催動而出的攻擊。雖說天下武術之中,任你掌力再強,也決無一掌可擊到五丈以外,但掌力來路不明,捉摸不定,而能以掌力指力禦敵的已經是絕頂高手,這類高手一出手,一般的人避都難避。想要有感知對手掌力的來路和勁道,然後去抵禦和躲避,就除非本身的內功有成,反應達到極其靈敏和預知的狀態。
就像玄苦大師,喬峰藏在暗處,照樣能感知他的存在。內功對學武之人有多重要,看郭靖就知道,即便是像他這樣遲鈍的人,感應也會因內功變得靈敏。在他與「黃河四鬼」相博之時,便很明顯可以看出。
他(郭靖)修習了兩年內功,身子感應迅敏之極,遠比他腦中想事為快,一覺有變,未及思索,左掌翻處,已用分筋錯骨手抓住槍桿。新修版《射鵰英雄傳》
但是面對能夠以掌力或者指力的高手,出掌在頃刻之間,內功一般的人,即便能感應得到,往往也分辨不出攻擊的方向,想要破解也就難上加難。像慕容復在對陣蕭峰時,面對蕭峰的出掌,就都斷定不出他擊向何處,只能尋求後退,退出掌力的攻擊范程,躲避其招。
慕容復最擅長本領是「斗轉星移」之技,將對方使來的招數轉換方位,反施於對方,但蕭峰一招挾著二人的掌力,力道太過雄渾,同時掌力急速迴旋,實不知他擊向何處,勢在無法牽引,當即凝運內力,雙掌推出,同時向後飄開三丈。新修版《天龍八部•第四十一章》
這就說明了,想要破解對手的掌力或者指力這些,就必須在內功修為上,至少修煉到與出掌者相同的內功水平。但凡低於一點,就只能靠靈敏的反應,去躲避其掌力的攻擊。
而「破氣式」比「破掌式」就更加高出一個境界了。但凡能夠以無形之「氣」為介質做出攻擊和護體的,如此高手的武功,內功修為已然達到了最高境界。比如《天龍》中的掃地僧,能在身前三尺能築起一堵氣牆,連鳩摩智這樣的內功高手,以「無相劫指」的高強指力暗算他,指力到氣牆也會被化掉。如此說來,想要破「氣」,就除非自己匯聚到渾厚強勁的內力,能夠發出無形之氣,去以氣破氣,那樣便是「六脈神劍」那樣的境界了。
以令狐沖的內功修為,能練成的最多可能就只有其中的「破劍式」、「破刀式」、「破槍式」、「破鞭式」、「破索式」和「破箭式」這六式而已。他的內功修為基本不足以支撐他練成「破掌式」,他的內功比之慕容復,應該只有更低的,因而就更不要談「破氣式」了。
二.令狐沖不大可能匯聚深厚的內力,去練成「破掌式」和「破氣式」
有人可能會說,令狐沖練成了「吸星大法」和《易筋經》,不怕匯聚不到強勁的內力,練成深厚的內功,段譽也不是依靠「北冥神功」,吸人內力,練成了「六脈神劍」。
但是「吸星大法」雖是「北冥神功」演變而來的,但遠沒有「北冥神功」那樣的精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過濾與中和的功能。這是因為不同高手的內功,有剛有柔,有陽有陰,屬性各不相同,亂吸一通,沒有導氣歸墟,沒有過濾與中和,往往就會內息分岔,真氣亂串,走火入魔。畢竟能夠讓陰陽兩種不同的內功合二為一,水火交融,龍虎交會的人,曾經就只有石破天和張無忌寥寥幾人而已。
「吸星大法」就只能通過「融功」,將所吸來的功力散於全身經脈之上,並不能匯聚和儲存在丹田氣海,這樣的功法根本就不可能匯聚到渾厚強勁的內力。即便能夠儲存,當世之中,又有多少內功高手,能夠作為供給來源呢?《笑傲江湖》的武林,武學一道在《倚天》之後,隨著許多內功心法的失傳,已然嚴重下滑,普遍高手都是內功低下,甚至更無內功可言,這也是對兵器的依賴性越來越大,以致當年有「五嶽劍派」崛起的原因。
再說遇到內功修為在自己之上的,盲目用「吸星大法」,甚至還有內力反噬的危險,任我行就奈何不了方證大師。令狐沖用「吸星大法」匯聚到渾厚內力的可能性,就等於零。
而令狐沖所修煉的《易筋經》,羽菱君個人認為,跟需要勘破「我相、人相」方能練成的原版《易筋經》,就不是同一個版本的。應當只是方證大師在練成「易筋經神功」之後,通過自己過濾精簡出來的簡易版,或者說就是《易筋經》裡面的「療傷篇」,用途就只能治療內傷,復原內力,是不可能練出高深內功的。
不然的話,少林千百年來,修煉《易筋經》的僧侶數不勝數,就不會只有寥寥幾人練成了。由於這個緣故,連游坦之,金庸先生都在新修版的《天龍八部》中,將他修煉的《易筋經》改成了《神足經》。天龍時代也因此沒人再練成過「易筋經神功」,恐怕連方證大師所練成的也只是簡易版的而已。當然了,這不是否定方證的深厚內功,只是想說令狐沖是沒那麼容易練成「易筋經神功」的。
故此,即便是令狐沖再潛修二十年,估計也不可能練成「破掌式」,就更不要談練成「破氣式」了。從這方面講,恐怕連風清揚,也沒練成過,「破氣式」就可能只有到了「無劍」之境的獨孤求敗自己,或者曾經退隱江湖之後的楊過,才有可能練成過。
還有一個,即便匯聚到高深內功,那麼怎樣來檢驗自己是已經練成「破掌式」或者「破氣式」了?當世武林之中,能用拳腳功夫發出掌力或者指力的,到《笑傲江湖》結局,估計就只有方證大師一人了。而到令狐沖能匯聚到深厚的內功,方證大師應當也已經圓寂,那麼令狐沖找誰來喂招,檢驗自己是否已經練成了「破掌式」。更何況沒有了這樣的對手,那令狐衝要練成「破掌式」來幹嘛呢?以他的性格,倒不如與盈盈,琴瑟和鳴,奏一曲《笑傲江湖》來得歡快。
在令狐沖不能練到「破氣式」這個事情上,從中看出的,是當時中原武林武學一道的嚴重下滑,而且越來越甚。世間上再無高深的內功心法現世,而像「獨孤九劍」這種高深的劍法和武學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失傳的命運。因為即便有劍法還在,武功要決還在,也沒有足夠的內功做支撐去練全,後來最多就可能只有「獨孤七劍」甚至六劍五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