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浩回應質疑:愛我,就請尊重我們的「三觀不合」

2019-08-30     雪児訴心腸

最近,《中國好聲音》的導師李榮浩,因為給學員選了一首網絡歌曲《你的酒館為我打了烊》,被苛刻的網友們一陣炮轟,罵上了熱搜。

李榮浩回應質疑,上知乎熱搜

按理說,粉絲是明星真正意義上的衣食父母。

對待粉絲,應該像幹部對待群眾一樣,溫和友善,至少表面上要和氣。

但這一次,小眼睛李榮浩沒有忍,選擇正面剛了回去。

01

李榮浩發了長文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音樂沒有好壞之分,更沒有高低貴賤,音樂只有你喜歡和不喜歡這兩種方式。不能說你不喜歡它,它就是垃圾。」

這一屆網友真的越來越難帶了。

「李榮浩竟然選擇這樣的歌曲,簡直太low了!」 「網絡歌曲能算音樂嗎?李榮浩,你是不是對音樂有什麼誤解?」

李榮浩選這首歌,也許是他喜歡這首歌,也許他只是想聽學員唱一下這首歌。

罵這首歌的網友,可能是討厭網絡歌曲的那一類人。

一樣東西,有人喜歡,肯定也有人討厭。

但你不能因為你討厭這個東西,就完全否定這個東西,甚至抨擊喜歡這個東西的人。

不能說你不喜歡網絡歌曲,網絡歌曲就很low。

更不能說李榮浩喜歡這首歌,李榮浩就很low。

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允許別人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

「三觀」,這個詞,已經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提起。

不管是談戀愛還是交朋友,大家都說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究竟什麼是三觀不同呢?

其實,我們永遠不可能找到一個人,能理解自己的所有想法。

但只要我們能尊重彼此的三觀,就能求同存異。

怕的就是,你不認同我,還要詆毀我。

你喜歡去路邊吃麻辣燙,我喜歡去西餐廳吃牛排,但我理解並接受你的愛好,也願意陪你一起吃麻辣燙。

這不是三觀不同,因為我們可以互相理解,彼此包容。

但,你如果非要說我吃牛排是裝X,路邊攤才是真正的美食,那就真的三觀不同。

知乎上曾有人這樣解釋過三觀不合:

你喜歡看書,他喜歡玩遊戲。這不叫三觀不合。你喜歡看書,他說看書有什麼用,不就是裝文藝嘛。這才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去西餐廳吃牛排,他喜歡在大排檔擼串。這不叫三觀不合。但是他說那玩意死貴,還不好吃,說你真是做作。這才是三觀不合。你喜歡假期去各地旅遊,他就喜歡宅在家裡。這不是三觀不合。

但是他說旅遊有什麼好玩的,不就是花錢遭罪嘛,躺在家裡多舒服。這才是三觀不合。

我覺得這段真是贊。

究竟是燕窩鮑魚好吃,還是酸辣土豆絲入味,這本身就是一件仁者見仁的事情。

個人口味而已,何必上升到人身攻擊呢?

你以為你說別人很low的時候很有優越感,其實,在旁人看來,你更low。

因為喜歡說別人low的人,本身就很low。

02

一個人是否走向成熟,要看你是否具備這兩個重要的心態:

1.「只要你不影響到別人,隨便你怎麼作。」

2.「不管自己怎麼作,都不能影響到別人。」

別人喜歡的東西我可以不喜歡,但我會閉嘴。

我喜歡的東西你可以不喜歡,但沒資格詆毀。

而有些槓精,喜歡用聖人的標準去要求別人,用賤人的要求來要求自己。

你跟他分享進步和快樂,他覺得你在炫耀。

你跟他傾訴煩惱和悲傷,他覺得你在矯情。

不管是朋友還是戀人,不是非得找一個跟你興趣愛好一模一樣的人,但一定要找一個尊重你興趣愛好的人。

香港娛樂圈有個段子:

梁朝偉不開心了,就會飛到倫敦廣場去喂鴿子,隨便搭上哪趟飛機就坐,也不在那裡過夜,喂完鴿子再飛回香港。

但梁朝偉幾乎都是一個人去,劉嘉玲不會去,因為劉嘉玲是個外向愛社交的人,她不像偉仔這般陰鬱多愁。

但至少劉嘉玲能理解他,不會罵他閒。

在一個節目中,劉嘉玲說梁朝偉是那種家裡任何事都可以不管,隨時提著行李獨自旅行的人。

劉嘉玲對梁朝偉寫的漂流瓶/湖南衛視《女神來了》

面對梁朝偉的孤僻寡言,劉嘉玲表示理解:「他開心就好,他決定就好。」

喜歡安靜和死宅的梁朝偉,面對鍾情社交的劉嘉玲,也從來沒有半分抱怨。

反而一臉笑容:「她有我沒有的熱鬧,她的熱鬧挺有趣的。」

人們都說梁朝偉和劉嘉玲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怎麼能生活到一起。

可就是這性格完全相反的兩個人,相互陪伴了二十多年。

因為尊重彼此的差異,是一段親密關係保持長久的秘訣。

03

前段時間,周杰倫和蔡徐坤在微博大戰超話排行榜。

這讓我想到了那些盲目的追星族。

明星之間只要遇到爭議,自家粉絲就會往死里攻擊對方的偶像,甚至互相覺得對方的粉絲都很傻。

爭來爭去,最後都是不了了之,還耗了精力。

我現在經常看書,但是讀書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虛。

一個人越有修養,就會越謙卑,也越懂得尊重自己不了解甚至不認同的領域。

最後,說一個小故事給大家:

有一個人問孔子的弟子,子貢:「一年到底有幾季呀?」

弟子心想,這種問題還要問嗎?於是便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錯了,四季!」 「三季!」

最後,兩人爭執不下,就決定打賭:如果是四季,客人就向學生磕三個頭。如果是三季,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

孔子的學生心想自己這次贏定了,於是準備帶客人去見老師孔子。 正巧,這時孔子從屋裡走出來,學生上前問道:「老師,一年有幾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說:「一年有三季。」

學生沒辦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個頭。

客人走了以後,學生迫不及待地問孔子:「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麼說有三季呢?」

孔子說:

「你沒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色嗎?他是螞蚱,螞蚱是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從來沒有見過冬天。你講三季,他會滿意,你講四季講到晚上都講不通,你吃虧,磕三個頭,無所謂。」

面對那些三觀不同、又非要跟你一決高下的人,就隨他去吧。

他是三季人,我們不跟他爭四季,我們只爭朝夕。

常與同好論高下,不喜之事勿詆毀。

與君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PmN42wBJleJMoPMR1i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