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之前我信「人生就像是一場馬拉松……」 去完沙8我以為「人生更像是一場亞沙賽……」
沙8回來快1個月了,不擅長文字的我本來想讓這段經歷慢慢沉澱,只到周末在學校的另一場活動上,被一個師弟Q了,我才想起這段經歷我應該說說自己的認識。
What——亞沙是什麼
正經版:亞沙的全稱是亞太地區商學院挑戰賽,是亞太地區頂級商學院戶外賽事,目前為止已成功舉辦8屆,參與院校100多所,直接參與賽事的MBA學生超過10000人。
不正經版:組織方是幾個高校的MBA學生創業,從小做到大,吸引了一幫子在商學院的課堂上無法滿足自己,需要不斷挑戰自我的學生。參與條件必須是團伙作案,分ABC三個不同類型的隊員,憑藉團隊合作和個人能力、或奔跑、或慢走、或快走,3天完成70KM(C隊完成33KM,但是要負責團隊後勤保障)。
最虐亞沙(不想多說)
Why——我為什麼要去亞沙
劃重點,我不是為了減肥才去亞沙的!!!
事實上從去年7月正式開始沙8海選到現在我的體重變化在-5~+5之間。我去亞沙的初心純碎是為了結自己的一樁心愿,如果非要把亞沙和減肥聯繫在一起,我更願意說「亞沙能成行,我當他是送給自己減肥成功和MBA畢業的最好禮物」。
被亞沙種草應該算是沙6,當時就想和他們一起去體驗那茫茫沙漠,目標是進C隊,後來放棄了,因為自身條件完全不具備,連跑3KM都困難。沙7的C隊改制再加上和這次沒參加沙8的師弟一樣,在做學校的其他項目,時間不允許,也沒有參加海選。
(扯遠了,再扯回來)總之是被亞沙種草了,覺得應該去一次,再加上減肥成功,應該有參加海選的能力,所以就報名參加了。但是這裡要敲重點,後來發現亞沙活動還有親子營,可以帶兒子去體驗一番,我更是鉚足了勁參加訓練參加選拔,到時候一家三口一起去,因為我想帶給他一個不一樣的五歲生日禮物。事實證明,我去受虐了,他們還是玩的挺開心的。
WHO——我是誰
我是沙8A12隊員,半馬最好成績210,跑過一次全馬,確切的說是瘸著腿走完過一次全馬。曾經的我是個胖子,一周三頓酒,以前覺得沒啥,現在想想慘不忍睹。
WHEN——沙8賽中的最時刻
最感動時刻:
作為一個成年男人,被隊友幫助的時候實在是讓自己心中很感動:
檳哥給我脫鞋穿鞋的時候……
金醫生給我挑水泡的時候……
石美女給放鬆拉伸的時候……
孫師弟給打飯用筋膜槍療傷的時候……
DAY2到達終點被擁抱攙扶的時候……
DAY3和太師、曉金哥一起衝線的時候……
感動三天蕾隊的惦記…
最痛苦時刻:
DAY2的CP3~CP4這一段,我幾乎是一邊拖著腿一邊罵著「凸(艹皿艹 ),怎麼全是小坡」「凸(艹皿艹 )怎麼還不到終點」「凸(艹皿艹 )真是腦子進水了,非要跑什麼全程70KM」
最開心時刻:
DAY2過了CP5之後,看看時間,看看距離,再感覺感覺腿,我想這次沙鷗穩了,AB隊的另外17名隊員,我對得起大家了……
最糾結時刻:
DAY2大家娛樂完回到帳篷里的時候,我就沒再出過帳篷,糾結著第三天怎麼辦……
最生氣時刻:
組委會搞毛線啊,我都衝線完賽了,我的兒子老婆呢,不是在終點迎接我的嗎,555555……
最坑時刻:
居然被隊友拍下來了明年還要去沙9的證據,好吧,的確要去,怎麼也要為今年C明年A的隊友們服務呀!
WHERE——沙8的起點和終點在哪裡
那三天,物理意義上的70KM已經過去。我相信每個人心中沙8的起終點都會不一樣,老隊員的起點可能是沙7痛失沙鷗的那一刻,而我自己沙8的起點是加入沙8選拔訓練群的那天,而終點還在將來,也許是沙9的慶功宴。
想對那位師弟說,今年沒有踏上沙8的起跑線是因為你在這個時間段你有其他地方沒人能替代你的任務去完成,這並沒有什麼,亞沙還有機會,沙9的起點和終點在等你。(小編插一嘴,對師弟是真愛昂)
HOW——怎麼才能參加亞沙&完成亞沙
對於怎麼才能參加亞沙,首先你得健康,其次你得主動,最後就是5月25日來參加沙八的總結會&沙9啟動儀式。
我只能告訴大家,復旦亞沙隊伍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有傳承的團隊。從最初的10人不到的籌備團隊(我猜的人數),到中間的100多人的訓練營,到最後的40人不到的正式參賽隊伍。
你可以帶著自己的初心參與亞沙,但是一旦參與,必須完成團隊的使命,對自己負責,對隊友負責。亞沙是一個競技的賽事,但也不只是一個競技的賽事,只要你認可它的規則,它隨時歡迎你……
對於怎麼才能完成亞沙比賽……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A隊資格拿到之後,我對自己完賽是很有信心的,信心來自於訓練,但是上了賽道,受傷的那一刻,最大的感觸還是「缺練、缺練、缺練」……
寫在最後:
之所以覺得人生更像一場亞沙賽,是因為你能控制自己,但是你控制不了環境,誰知道那一個山丘後面是什麼……誰知道什麼時候烈日當空……誰知道沙塵暴來襲……誰能知道在茫茫的沙海中一眼看到終點,只能跟著眼前的導航旗,一步一步的走下去,走好自己腳下的路,走向前途……
另外,沙9如果不出意外,我還是要去的,酒肉無所謂,但感恩之心不可無。
供稿|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