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女不凡
她是一位神秘的傳奇女子,是一個國家的偉大統治者,擁有過兩位在古羅馬最有權勢的情人,別人都稱她為「埃及豔后」,她跌宕起伏的一生總是引人遐想。
提到「埃及豔后」,我們總會設想她有著傾國傾城的容貌,並且利用自己的美貌誘惑古羅馬的君王,並獲得了權利。
而在電影《埃及豔后》中,伊莉莎白泰勒扮演的埃及豔后也確實美艷絕倫,引得羅馬的凱撒大帝與安東尼這兩位當時最有權勢的男人為她折腰。
但實際上,埃及豔后並不是傾國傾城的大美人。在德國柏林的博物館裡,有一尊據稱是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埃及豔后肖像,現在看也就是個中等相貌的姑娘。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不那麼美的女人憑什麼能征服世界上最厲害的兩個男人為她賣命呢?而在埃及豔后身上又有什麼迷人的魅力呢?
德國作家路德維希在《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七世傳》一書中,為我們呈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埃及豔后」。
「埃及豔后」的名字一般被翻譯成克婁巴特拉,她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位統治者,即克婁巴特拉七世,也是這個王朝的最後一位女法老。
克婁巴特拉17歲那年就成為女王,她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具有「學習型思維」。
作家路德維希是這麼描寫「埃及豔后」的:
「她孜孜不倦地渴求著知識,她所學的知識比她父王要多得多,比她姐姐和三個弟妹也多很多。」
「對機械圖解、船舶設計、人體和骨骼,以及硬幣等繪畫和陳設的含義,她都能立即領悟並記在心中。她掌握了地中海地區的六種語言。通過觀摩大量的硬幣圖像,她還學會了相面。」
她不僅學得多,而且學得快。當時,埃及托勒密王國受到希臘文明的影響,希臘語是官方用語,基本上王室成員都說希臘語。而克婁巴特拉是王室成員里第一個學會埃及語的。
在那個時代,女人唯一的使命就是結婚生子,王室的女人也同樣如此。但是克婁巴特拉從小就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是當之無愧的「女學霸」。
她涉獵的知識涵蓋了各種領域,這說明她小時候的格局和眼界就很開闊。
《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七世傳》一書寫道:
「所有的羅馬女人,還有一些男人都認為,在十幾位羅馬貴夫人面前,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怎麼說都不算漂亮,更談不上美麗。只有女王的聰明,才是所有的男女都欽佩的一點。」
這就非常精準地說出了埃及豔后的核心競爭力,不是美貌,而是聰明。
而這種聰明,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她的「學習型思維」帶給她的。
她不斷地吸收各種知識,讓自己能夠和當時世界上最厲害的兩個男人平等對話,然後藉助他們的力量,讓自己變得更強。
克婁巴特拉深刻明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道理。所以,在克婁巴特拉登上王位之後,她之前所做的一切準備,完全支撐得起她去管理一個國家。
她巧妙地平衡埃及跟羅馬的關係,讓埃及能始終保持自治。她安排牧師和相關的官員去整治腐敗問題,還減免了稅收,帶領埃及進入政治經濟文化最繁榮的黃金年代。
一直到她執政結束,埃及都沒有發生內亂,埃及民眾非常敬重她。
雖然,最終她還是被屋大維打敗,埃及還是被羅馬吞併了,但這並不能抹殺掉她的貢獻。
後世的學者普遍都認為:沒有哪一個埃及統治者,能逃脫強大的羅馬,這只是時間的問題。
而在克婁巴特拉的努力下,羅馬這頭獅子被馴地服服帖帖,埃及才能夠維持著體面,多存在了二十年。而這與克婁巴特拉的學識、眼界與聰慧密不可分。
克婁巴特拉17歲那年,和10歲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一起確立成埃及的統治者。
當克婁巴特拉17歲登上王位的時候,埃及正處於衰敗時期,她和弟弟倆因為派系鬥爭和爭奪權力而反目成仇。
宮廷里的人開始造反,克婁巴特拉因為謠言被趕下了台。她帶著一小隊人馬,逃到了紅海,招募了一支軍隊,親自上陣指揮,打響了與弟弟之間的戰爭。
克婁巴特拉的目標從一開始就很明確,那就是要藉助羅馬的力量,把王位奪回來,讓埃及王國能擁有自治權。
而在古羅馬那邊,幾乎在同一時間,愷撒擊敗了龐培,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凱撒大帝」,並擁有對埃及王室的任免權。
克婁巴特拉迫於形勢,主動去找愷撒大帝,與羅馬聯盟。在愷撒的支持下,重新奪回自己的權力和地位。
她成為了愷撒大帝的情人,並且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小愷撒。凱撒大帝死後,克婁巴特拉回到埃及,與5歲的小愷撒共享王權。
愷撒死了之後,羅馬被兩股勢力統治了,一個是愷撒的養子屋大維,一個是愷撒的部下安東尼。
安東尼主動派人傳話給埃及豔后,希望埃及能幫助他們解決軍隊的軍備供給問題。
埃及豔后最擅長的就是抓住並利用機會,特別是對於整個埃及都至關重要的機會。
於是,她乘坐一艘豪華的大船,穿著最漂亮的衣服,去面見安東尼。而安東尼也被她的獨特魅力所吸引。
這之後,他們保持了十二年的同居關係。克婁巴特拉給安東尼生育了3個子女,也成功地保住了自己的王位,保全了埃及王國。
當過愷撒大帝的情人,也做過安東尼的妻子,在這兩段感情里,埃及豔后始終帶著很強的政治目的。
在她旅居羅馬的兩年里,沒有人見過她賣弄風情,也不曾出現過任何桃色新聞,甚至一點點不檢點的行為舉止都沒有。
埃及豔后的目標如此專注,她的精力根本就不放在感情上,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整個埃及。
帶有強烈的目標感,能把個人情感擺在國家利益和家族利益之後,這對女人來說,需要的不是一般的決斷力。
克婁巴特拉在跟愷撒和安東尼相處過程中,非常值得借鑑的一點是,懂得用「利他性思維」跟人相處,尊重並且成全對方的利益。
克婁巴特拉是帶著政治目的和愷撒和安東尼在一起的。但這兩個當時最厲害的男人也並不傻,當然也是帶著政治目的接近這位埃及女王的。
愷撒大帝有過4次婚姻,比克婁巴特拉足足大30多歲,只有一個女兒,而且死得很早。
對於他而言,凱撒大帝最首要的願望,就是能有一個自己的兒子將來繼承王位。而克婁巴特拉早就聰明地洞察到了這一點,並且很快給他生了個兒子。
而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之間的關係,也是一直伴隨著政治上的互幫互助。安東尼幫助克婁巴特拉獲得政治地位的穩定,克婁巴特拉則給安東尼提供打仗的軍備支持。
在任何一段關係里,這一點非常重要,都不應該只盯著自己的獲得,而要想著別人需要什麼,我能給別人帶來一些什麼,這就是「利他性思維」。
作為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任女法老,埃及豔后只活了39歲。但是她短暫的一生,卻非常富有戲劇性,濃度非常高。
埃及豔后不僅有野心,而且有能力,更重要的是她很聰明,一直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她擅長運用各種政治手段,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在關鍵時刻,她總能保護自己的國家。她當了22年女王,給埃及帶來了長達22年的穩定和繁榮。
真正優秀的女人,從不過時。我們從兩千多年前埃及豔后身上得到的啟發,都是作為一名優秀女人所需要提升的能力,對改善親密關係也有積極的借鑑意義。
總得來說,要想牢牢把握關係的主動權,一個女人的美麗只是加分項,聰明才是頂級魅力:
1.要有「學習型思維」,擁有廣闊的眼界和見識,足以和優秀的男性平等對話;
2.要有強烈的「目標感」,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始終圍繞著實現自己的最終目標,並專注而克制地為之而努力;
3.要有「利他性思維」,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很清楚地明白自己的需求,也懂得尊重並滿足對方的需要。
正如一位史學家所說的,「埃及豔后絕非只憑美色來保家衛國,捍衛自己的王位。她運用的技巧跟我們現在處理國際關係時的做法並沒有什麼兩樣。這才是埃及豔后美麗與智慧的真正體現。」
埃及豔后是一位卓越的「外交官」,是一名孜孜不倦的「學者」,更是掌握自己命運主動權的「女王」。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每一個人都能得到人生和愛情的啟發,做一個聰慧、富有魅力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