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博聞財經團隊原創作品
01.棚改巨變
住建部今天(8月19日)公布了2019年1~7月份全國棚改已開工的數據:
1-7月,已開工約207萬套,占年度目標任務(2019年全國棚改計劃新開工289萬套)的71.6%,完成投資6000多億元。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個孤零零的數據,毫無意義,意義體現在對比當中。
前7個月開工207萬套,相比於年初計劃開工的套數,進度方面並沒有什麼問題,但與去年相比較,會發現存在大問題。
根據住建部公布的數據,2018年全國棚改新開工計劃580萬套。這個任務量,去年前11個月,就超量完成了,1-11月,開工量高達616萬套,超額完成了年度目標,完成投資16000多億元。
與2018年數據相比,2019年全國棚改從計劃到進度再到投資,全方位下滑。
計劃開工量從580萬套下跌到289萬套,堪稱腰斬。進度上也慢了不少。
此前,介面新聞就統計過一個數據:2019年約20個地區棚改計劃收縮。
河南,今年的棚戶區改造新開工計劃為15萬套,與去年的50萬套相比,下降了70%;
2019年,浙江計劃新開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含貨幣化安置)18.3萬套,同比減少55%;
四川2019年制定的計劃,較去年下降了四成……
從計劃開工到實際開工的數據告訴我們,相比於2018年,2019年的棚改確實歇菜了。
02.三四線城市樓市承壓
能夠佐證棚改歇菜的另一關鍵數據,是PSL餘額,也即抵押補充貸款餘額。
此前央行公布了6月份未對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發放抵押補充貸款,期末餘額為3.5131萬億元。
這是央行連續第三個月暫停發放抵押補充貸款,意味著整個二季度,基本沒有發放。
抵押補充貸款,是貨幣棚改的主要資金來源。
一般來說,央行為了支持地方棚改等項目,會以超低利率的方式,給國開行等政策性銀行貸款,政策性銀行又以低利率方式給到地方政府或者直接給到開發商。
這種方式,被理解為央行的一種印鈔方式。
地方政府或者開發商將這筆錢給到棚改戶,讓被拆了房子的棚改戶拿著錢去購新房。
理論上來說,這是兩全其美的好事。一方面,棚改戶拿著錢住上了新房;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或者開發商回收棚改土地,掛拍賣出,賣地得來的錢,一部分還給國開行,一部分揣進自己腰包。
貨幣棚改,讓棚改戶住上了新房,地方政府又獲得了財政收入,一石二鳥。
但貨幣棚改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副作用,貨幣化棚改的方式,是拆掉舊房子,給錢讓棚改戶去買房,如此一來,購房需求增加,房價就會被刺激著上漲。
這就是過往一些人口基本面、經濟基本面都不怎麼行的城市,房價莫名其妙上漲的根本原因。
比如烏魯木齊二手房一度領漲全國,最近披露的上個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河南平頂山的領漲 ,都與棚改有莫大關係。
棚改是大部分三四線城市樓市繁榮背後的支柱之一,尤其是那些人口在流失,經濟基本面不夠好的城市,棚改基本就是房價穩定的基石。
如今這根南天一柱,這塊基石在動搖,對於一些人口收縮性的城市來說,樓市下行壓力將無比巨大。
這樣的城市有多少?
很多,之前官方傳出一個數據,中國12%的城市都在收縮,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北、西南地區,中部許多地區,甚至東南沿海某些地區,如梅州、潮州等地。
03.哪些三四線城市樓市可看好
在城市化2.0版本,也即大城市化、城市群與都市圈化的背景下,將會有更多中小城市買入收縮性城市的行列,這是趨勢。
人口和經濟是樓市的原始支撐,城市進入收縮,意味著原始支撐在搖晃,如今貨幣棚改進入了周期性收縮階段。
事實,這個收縮,從去年就開始了。去年國開行和住建部就表態:
要因地制宜地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對於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地方,應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棚改安置政策,更多採取新建棚改安置房的方式;商品住房庫存量較大的地方,可以繼續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
以此來看,短期內,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樓市都需要小心,尤其是已經邁入和正在邁入收縮型的三四線城市。
之所以沒有說全部的三四線,是因為少部分三四線城市還是值得看好的,這少部分的三四線城市可以分為三類:
1、處在核心城市周邊的衛星城,如廊坊、南通、嘉興、湖州、揚州、紹興、舟山、東莞、佛山、珠海、惠州等;
2、經濟與人口基本面不錯,且持續性強的城市,如徐州、泉州、煙台、濰坊、唐山、莆田等;
3、國家級規劃中卡位不錯的城市,如洛陽、三亞、湛江、汕頭、舟山、九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