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0年,霍金的理論終於被證實,兩顆超大質量黑洞給出證據

2020-05-01     科學求知者

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通過黑洞等天體和天象,不斷證明著愛因斯坦的預言。最近,終於有一次黑洞事件,證明了另一位物理學家——霍金的理論。

黑洞,是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推導出的宇宙天體。由於無與倫比的強大引力,黑洞在宇宙中從來都沒有什麼「對手」。不論是什麼天體或者物質靠近,都會被吞進黑洞的「腹中」。唯一可以和黑洞抗衡的,只有它們的同類。

2016年,科學家首次發現雙黑洞合併的現象,並且藉此檢測到了引力波,證明了愛因斯坦的預言。接下來,科學家們又陸續發現了幾次雙黑洞合併的現象,每一次發現,都讓科學家們興奮不已,不僅可以驗證愛因斯坦的其他理論,也可以見證這宇宙級別的恐怖碰撞。

雙黑洞是那麼迷人,讓無數科學家耗費大量心血,投入到相關的研究中。尤其是兩個超大質量黑洞的系統,更是可以通過強大的引力證明許多平時根本沒有機會證實的理論。

在距離我們35億光年的位置,有一個非常活躍的星系——OJ 287。最早在1891年的時候,就有人觀測到OJ 287。但是,經過了100年左右的時間,科學家們才真正了解了它。據觀測,OJ 287是一個蝎虎座BL型天體,也就是典型的耀變體。它的核心區域極其活躍,這是源自於一顆質量達到太陽180億倍的恐怖黑洞。根據天文學家史瓦西提出的公式可以知道,這個黑洞的視界半徑達到了720個天文單位,也就是1080億公里,是冥王星軌道的9倍。

這個黑洞的特殊之處不僅在於其恐怖的質量,也在於它周圍還有另外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後者的質量為太陽的1.5億倍,同樣是宇宙中非常巨大的黑洞,只可惜在它的面前竟然毫不起眼。不過,如果把它放在太陽系的中心,它的視界範圍也足以覆蓋小行星帶。

(圖片說明:兩個超大質量黑洞視界範圍示意圖)

自從確認了兩個黑洞的存在後,科學家們就持續觀測著它們。因為他們相信,總有一天,兩個黑洞會發生合併事件。這一觀測,就是幾十年的時間。

據觀測,兩個黑洞相距1/5光年,也就是大約19000億公里。儘管如此,由於強大引力導致的超高公轉速度,二者的公轉周期竟然只有12年的時間。

從望遠鏡傳回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較大黑洞強大的相對論性噴流以半規則性的周期貫穿周圍的宇宙空間,比10000億顆恆星的亮度還高,十分壯觀。不過,科學家發現,不論是它離奇的周期還是強大的相對論性噴流,都不是它獨自就能夠形成的,這與較小的黑洞有著密切的關係。

(圖片說明:較小黑洞影響較大黑洞相對論性噴流示意圖)

實際上,較小的黑洞和較大黑洞的吸積盤並不在同一個平面上,而是呈現出較大的傾斜角,並且軌道偏心率極高。正是在公轉的過程中,較小的黑洞會穿越較大黑洞的吸積盤,然後通過自己的引力甩出其中的物質,產生了12年周期的強大噴流。不過,由於公轉並不穩定,所以這個周期也並不永遠固定,有的時候兩次噴流間隔是10年,甚至有的時候隔1年就會出現一次。

不過,由於它們的觀測數據由於從19世紀末就被收集,所以天文學家們已經能夠對這一軌道進行建模,並準確預測了最近的兩次噴流。其中一次發生在2015年12月,時間精度為三周,第二次在2019年7月31日被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捕獲,而且這一次的噴流精確地在預測的那一天出現。

(圖片說明:兩個黑洞的軌道示意圖)

2016年,當科學家通過其他兩個黑洞的碰撞所產生的引力波證明了愛因斯坦百年前的預言後。觀測OJ 287的科學家們也意識到:除了觀測兩個黑洞詭異的相對論性噴流之外,他們還可以藉助OJ 287進行很多方面的研究,於是也展開了對其內部引力波的觀測。

不僅如此,OJ 287對於另一個重要理論也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可以提供重要的證據,那就是黑洞無毛定理。

黑洞無毛定理,是1973年霍金、卡特爾通過嚴格的數學推導證明:無論什麼樣的黑洞,其最終性質僅由幾個物理量(質量、角動量、電荷)唯一確定。也就是說,任何物體在進入黑洞之後,除了質量、角動量和電荷這三個信息(他們比喻為毛髮,因此叫無毛定理),其餘的信息都會消失。

由於黑洞本來就極難觀測,所以黑洞無毛定理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辦法證明。在以往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只能通過計算機建模,分別觀測有毛黑洞和無毛黑洞哪一個更符合實際的觀測數據。

2010年,印度孟買塔塔基礎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根據考慮了無毛定理的模型推測下一次噴流發生的時間。就像我們上面說的,這次噴流果然精確地在2019年7月31日達到亮度峰值,預測的時間精度在4小時之內。如果按照黑洞有毛的假說,那麼它就不會在這個時間出現。

至此,在差不多50年後,霍金等人提出的黑洞無毛定理,終於被證實。

在科學的發展過程中,經常會有人提出一些科學理論,卻要等到身後才能被後人證明。就像愛因斯坦、霍金一樣,雖然生前的時候,就已經讓公眾相信了他們的理論,但是在科學上仍然有待證明。在臨終的時候沒能看到理論被證明,不知道他們是怎樣的心情。我想,以他們的人生態度和哲學,應該不會太執著於此

只不過,他們走在了人類的前面,為人類開闢了一條大路,同時又留下一排排腳印,等待著後人去追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HZI03EBfwtFQPkdUZ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