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皮、橘子皮等垃圾,可以做環保酵素嗎?」「過程複雜嗎?」近日,在許昌市魏都區大同社區,環保志願者喬軍紅的環保酵素製作演示剛結束,居民們便紛紛聚攏到她身旁,問東問西。
像大同社區一樣,許昌市各社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宣傳,吸引廣大市民積極參與。
作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許昌市將生活垃圾分類作為「無廢城市」建設和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形成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
許昌市城管局局長劉靜介紹,到2019年年底前,許昌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要達到100%,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配備達到100%,試點小區群眾知曉率、參與率不低於90%,中心城區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達到3萬戶。
作為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重要一環,許昌市靜脈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建成投用,年可處理生活垃圾近80萬噸,年上網電量1.9億千瓦時,最大供熱能力150噸/小時,為許昌「無廢城市」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今年7月份,許昌市出台《許昌市中心城區2019年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將按照4個標準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分別是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
指適宜回收和資源利用的垃圾。
主要包括:紙類、塑料、玻璃、金屬、織物和瓶罐等。
廚餘垃圾
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垃圾。
主要包括:丟棄不用的菜葉、剩菜、剩飯、果皮、蛋殼、茶渣、骨頭等。
有害垃圾
指含有害物質,需要特殊安全處理的垃圾。
主要包括:對人體健康或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電池、燈管和日用化學品等。
其他垃圾
指除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之外的所有垃圾的總稱。
主要包括:受污染與無法再生的紙張、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與其他受污染的塑料製品、廢舊衣物與其他紡織品、破舊陶瓷品、難以自然降解的肉食骨骼、婦女衛生用品、一次性餐具、煙頭、灰土等。
據了解,今年年底前,許昌市中心城區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達到3萬戶。其中,魏都區1萬戶、東城區1萬戶、建安區6千戶、經濟技術開發區3千戶、城鄉一體化示範區1千戶。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試點小區分類設施配備達到100%。
根據日前編制完成的《許昌市生活垃圾分類操作指南》要求,每個小區須至少配置一個有害垃圾桶。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桶須成對配備,按每35戶左右配240升的廚餘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投放桶各一個(120升投放桶按每20戶左右各配備1個)。
圖為目前許都廣場內的垃圾桶
8月底,我們就能在試點小區和黨政機關單位看到全新的垃圾桶了。
*來源:整理於許昌市人民政府網、河南日報
*版權歸原作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