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將有大動作 將建新的三國文物景區

2019-11-22     許昌生活

11月20日,記者從許昌市文物部門了解到,為了進一步弘揚三國歷史文化,我市計劃編制《許昌市三國文物古蹟保護開發利用規劃》,成立許昌三國文化研究課題組,提升灞陵橋、春秋樓、董妃文化苑、王允文化園建設水平,加快八柏冢公園建設,保護展示工程,建成新的三國文物景區。重點規劃實施張公祠、魏文帝廟、華佗墓、伏皇后墓、射鹿台遺址等保護展示工程,建成新的三國文物景區。


01

張公祠

張公祠亦稱張飛廟,位於許昌東南18公里張潘鄉古城西北隅。祠建於8米的高阜上,面積10000平方米。

據傳張公祠曾是東漢許都官驛,他們兄弟三人來見獻帝時曾駐此。廟內有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重修漢司馬張公祠》碑一通,碑文盛讚張飛的智勇節義。

02

魏文帝廟

魏文帝廟位於河南許昌城東南14公里的將官池鎮郭集村西南。

該廟原為曹操所建曹氏家廟。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四月臨許昌,到廟內祭祀,把"曹氏家廟"改為"文帝廟",以紀念曹丕這位開國君王。

兩晉、隋唐以至宋代,前後一千二、三百年間,文帝廟幾經修葺,殿宇規模越來越大,金爐香火愈燒愈旺,在許昌成為頗負盛名的"帝廟"。廟院占地十畝許,前有山門,中有大殿和東西廂。該廟歷史悠久,是河南省較早的文帝廟之一,雖歷經修葺,卻仍保留著顯著的明代風格,是研究古代建築藝術的寶貴資料,另外,魏文帝作為一代帝王,"因澤多及許民。"使該廟在研究漢魏歷史文化、開發三國文化旅遊方面又具有重要價值。1985年該廟被許昌縣人民政府公布為許昌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套許昌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3

華佗墓

華佗墓位於河南許昌城北蘇橋鎮張月莊路口向東1.7公里處。專家對華佗墓的公論是:許昌華佗墓為華佗真墓;亳州、華山、揚州華佗墓為衣冠冢;徐州彭城、河南沈丘華佗墓為紀念冢;洛陽、項城兩地的華佗墓,沒有葬於此地的古今佐證。華佗墓園現有墓冢、墓碑、華佗立像、華佗祠。

04

伏皇后墓

位於許昌市南15公里的冢劉村東北隅,是為漢獻帝的皇后伏壽之陵墓。墓高10米,占地1730平方米,冢前有兩小墓,為二皇子墓。伏皇后在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59年)被立為皇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怨恨曹誅董承,與父伏完密謀曹操,事情泄漏,曹將伏後禁閉冷宮逼其自縊,二皇子亦被鴆殺。伏後死後,曹操宣稱其暴病而死,仍按皇后禮儀厚葬。

05

射鹿台遺址

射鹿台位於許昌市東北25公里許田村西,台高約10米,占地1500平方米。台前有石碑兩通:一為清康熙年間許州吏目滕之瑚書「射鹿台」,另一通系清乾隆十二年立,碑文記載了許田射獵的史實。曹操迎漢獻帝都許後,常陪同獻帝到許田一帶遊獵,並建亭築台,世稱此台為「射鹿台」。東漢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東征徐州,白門樓斬呂布後,劉備、關羽、張飛投奔曹營,獻帝認劉備為叔,遂拜其為左將軍,封宜城亭侯。謀士荀 對曹操說:「天子認劉備為叔,恐對明公不利」。曹隨產生幾分疑慮,於是接受了程昱的建議,請天子帶領劉備、關羽、張飛等文武大臣到許田狩獵,以觀動靜,當時曹操用漢獻帝的金 令箭射中一鹿,眾人以為是皇上箭法高超,齊呼...

台前有石碑兩通:一為清康熙年間許州吏目滕之瑚書「射鹿台」,另一通系清乾隆十二年立,碑文記載了許田射獵的史實。

據悉,許昌市與三國文化相關的文物古蹟有32處,29處被核定為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國保」3處、「省保」6處、「市縣保」20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eyxk24BMH2_cNUg5-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