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壓了超5億美元的adidas Yeezy應該怎樣處理?

2023-02-11   FashionWeek

原標題:積壓了超5億美元的adidas Yeezy應該怎樣處理?

主編:F君 / 責任編輯:Johnny Wai

貢獻了adidas線上68%銷售量,在2022為adidas提供了全年7%的總利潤,18億美元的營收...這些數字統統都是在向世人展示著Ye所建造的Yeezy帝國是多麼的宏偉,如今不管是年輕老少,你都很有可能會在街上看到Ta們穿著Yeezy。

但事與願違,並不是所有的帝國會永久留存於世間。

Ye在去年因為反猶言論以及時裝周期間「White Lives Matter」事件而被幾乎所有人排斥,摩根大通銀行在去年十月宣布與Ye解除合作並要求他在11月21日之前找到可以其他可以承辦業務的銀行,但這僅僅只是負面效應的冰山一角。

Ye登上Forbes封面

蝴蝶效應並不止於此。

在福布斯排行榜中,Ye是被認證過身價超10億美元的富豪,而他的不少收入來源便是自己一手創辦的Yeezy帝國,在去年十月與adidas解約之後,也就宣布著Ye的收入也進入了一段「真空期」

這一突然解約的行為在之前adidas便有透露過給品牌造成了至少2.47億美元的直接利潤虧損。

如今,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ainancial Times消息所稱,adidas當下所積壓的Yeezy球鞋已經價值超過了5.3億美元。

今年發售的第一款Yeezy

Yeezy 350 V2 Granite

而為了減少損失,adidas在今年將把未發售的Yeezy鞋款進行「改名」,之後再在市場上進行售賣。

所以說,Ye的所作所為不僅僅是給自己,同樣也是給這一「世紀夥伴」造成了極大的麻煩,對於adidas來說,它面對的不僅僅是貨品的積壓,未來同樣也是失去了一棵巨大的「搖錢樹」。

Yeezy Season

儘管adidas對外界宣布,與Ye解約之後,對於Yeezy方面的設計話語權都歸adidas一人所屬,但失去了「YEEZY」這一標識之後,adidas對Yeezy鞋款的發售在大眾看來更像是一具失去了靈魂的「行屍走肉」。

YEEZY GAP ENGINEERED BY BALENCIAGA

人們因為Ye而去追逐Nike Air Yeezy,也因為Ye與adidas的合作從而開始購買adidas Yeezy,之後到現在,人們也因為他的名聲而去購買Gap,總之,Ye對於大眾來說並不是單純的一個設計師或是歌手,他換個角度來看已經是潮流本身。

adidas方面宣布與Ye結束一切合作關係,並暫停adidas Yeezy系列的發售

正是因為如此,Ye的所作所為才會讓所有人大驚失色。

adidas在解約之時對Ye的行為的評價是「不可接受的、可恨的與危險的」,就當所有人認為這一對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組合之一是多麼的堅不可摧的時候,adidas在最後也給Ye「上了一課」,選擇單方面解約

但其實對於adidas來說,未來的日子更是不好過。

因為Yeezy可以說是在球鞋市場中獨當一面的存在,更是adidas的王牌產品,而漸漸缺少爆款的加持,adidas在市場中顯得則是愈發的疲軟,沒有Yeezy與Ye的「加盟」,adidas想要超過「死敵」Nike的難度毫無疑問又多了多道坎。

只不過與其擔心未來,不如關注現在。

至少5.3億美元的Yeezy想要在市場中流通絕對是一件難度不小的事情,不管是新舊配色的發售或是取名,adidas如今是不能與Ye產生一絲的聯繫,那麼adidas到底該怎樣處理這樣一批天價貨款才能獲得最大利益呢?

「Yeezy與市場」

初代Yeezy 700 Static市場價最貴時期均價約為6K元左右

剛開始的Yeezy是飢餓營銷的市場,每當一個新的配色發售,就會因為Ye的名聲而被炒到高價,不過也是因為當時正值球鞋市場最為火熱的階段,消費者對於球鞋的熱情是前所未有的高漲。

Yeezy 350 "調色盤"系列

等到後續配色和新型鞋款不斷的發售,原本的飢餓營銷已經讓消費者感到疲憊,再加上Ye放言要讓所有人都穿上Yeezy的「豪言壯語」,adidas便在Yeezy的產量上大大增加,並且在這兩年你能看到過去一些稀有的配色在不斷的復刻,原本天價的配色在復刻之後成為了「平民」款。

不僅是Yeezy,Nike也是如此。

這兩年最為火熱的Dunk鞋款一直以來就是球鞋愛好者瞄準的「獵物」,Off-White、Fragment Design、AMBUSH、Supreme等品牌聯名的加持,以及各種「調色盤」的花樣讓Dunk市場成為現階段球鞋市場泡沫破滅之前最絢爛的「花火」。

Travis Scott X Air Jordan 1 Low Black Phantom

近期熱度最高的球鞋之一,也是其Air Jordan 1系列中市場價最低的一雙

只可惜,社會仍然是一個「物以稀為貴」的市場。

不管是Dunk還是Yeezy,隨著它們的貨量不斷增大,也就代表著它們逐漸失去了「稀少」這一特性,久而久之,人們就會給它們貼上類似於「爛大街」的標籤,於是乎,現在的球鞋市場除了個別配色與聯名會有一小波的炒作,其餘大部分會在處於原價徘徊的狀態。

所以,在球鞋市場逐漸溫和的大環境背景之下,adidas想要處理5.3億美元的Yeezy鞋款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銷庫存」的做法,少了Ye與Yeezy的加持之後,adidas在每一次不管是復刻老配色或是發售新配色與鞋型,消費者都會再一次被提醒著Ye與adidas之間的關係。

但這並不代表adidas無法處理這一批貨。

人們就算對Ye與adidas的印象再深刻,也無法抵擋此刻社會節奏讓人們的生活在一個信息不斷爆炸的時代,在日子不斷前進之後,大部分人還是會對Ye與adidas的關係變得麻木,因為到頭來,它在大眾消費者的眼中只是一個商品罷了。

「全面"開花"」

adidas在球鞋愛好者眼中為何一直都略遜於Nike一籌?

很大程度上來說是因為adidas陣營中大部分時候只有Yeezy鞋款才能跟Nike旗下的鞋款一戰,儘管在足球領域adidas有著相當的話語權,但足球運動與籃球相比仍然是小眾一些。

再加上Nike陣營中有著Air Jordan的加持,讓Nike坐上了球鞋領域的頭把交椅。

反觀adidas,除了Yeezy鞋款之外,像是Superstar、Stan Smith、Ultra Boost等鞋款雖說熱度不小,但大多數都是出了專櫃便是「立刻X折」的款式,雖然近兩年有Forum、Samba等熱門款的出現,但始終缺少了一張說故事的「嘴」。

「異軍」突起

縱觀近兩年的球鞋領域,New BalancePumaAsics等品牌漸漸成為許多人的在鞋櫃中的「替代品」,許多人不會像過去盲目地購買Nike與adidas。

所以,adidas真正想要售賣掉如此之多的Yeezy鞋款很大一部分也是在解決當下球鞋領域中品牌所面對的「直接問題」——如何提高自身在球鞋愛好者群體中的「聲譽」。

在adidas旗下,有著OriginalsNEOY-3等多條系列與高端支線的存在,但對於大眾與球鞋愛好者來說,大家一提到adidas第一時間很多時候只能反應出Originals系列。

主打年輕青春服飾系列,以三葉草為Logo的adidas Originals在年輕消費群體當中可以說是熱度極高,更是吸引了相當多的設計師與品牌的加入,例如Pharrell Williams、NEIGHBORHOOD、Melting Sadness、424等等。

但大部分與adidas合作的設計師與品牌在市場中所引起的風浪可能比不過Nike所推出的一個普款配色的鞋款,這就是人們在刻板印象中已經認為adidas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要弱於其他品牌不少了。

若是想要靠著飢餓營銷「投機取巧」的話,消費者很難會在球鞋領域中再次上當,如果沒有巨大的流量存在,飢餓營銷反而會成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一道坎。

Humanrace X adidas Originals

只想把Yeezy以「銷庫存」的方式售賣出去,adidas大可不管任何別的因素,但對於一個運動球鞋領域的老牌子來說,這樣的行為顯然是對它是弊大於利的。

而只靠著adidas Originals的名聲與Yeezy,adidas也很難真的在球鞋領域中獲得更上一層樓的收穫,所以,讓adidas在各個系列與支線中全面「開花」是首要的「任務」。

「消費者的反響」

「銷庫存」對於adidas來說是它們的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對於市場來說,買賣是雙方的,若是買家不肯買,那麼也就相當於是有價無市的「海市蜃樓」。

5.3億美元的Yeezy鞋款當中肯定包含著大量的新老配色與新老鞋款,在Ye未解約之前的一段時間中,人們已然習慣Ye所引領的「Ye式潮流」,這當中就包括了他所穿著的Yeezy鞋款。

Ye在Nike所創造的Nike Air Yeezy「神話」

不管當時他在社交媒體上炮轟adidas,或是表達對Nike的好感等看似違約的行為,這當中的背後都是在表達Ye對當下自己於adidas所獲得的權力與利益的不滿。

反過來看,充當adidas與Gap「救世主」角色的Ye,他如今在潮流與球鞋領域所獲得與輸出的東西完全值得在品牌中獲得更多,但所用的方式顯得過於激進。

在消費者看來,Ye如今在潮流領域的影響力已經足夠改變人們的審美,那麼在離開了adidas之後,Yeezy的「靈魂」同樣也在解約的那一刻被帶走。

之後所發售的Yeezy鞋款儘管有著Ye的「外表」,但消費者對於adidas未來的發售已經能夠預料到的會是負面評價多過於正面,這也是在單方面與Ye進行解約之後所帶來的蝴蝶效應之一。

Yeezy近兩年的多款鞋款在二級市場中的表現均不佳

但確實實現了Ye「人人擁有Yeezy」的夢想

想要改善消費者對於Yeezy鞋款的印象,adidas需要做的準備有非常多,但如果Ye在期間有在公共場合發表道歉聲明,相信adidas會考慮給到一個台階下,只不過這都是最好的情況。

若沒有公開發表道歉,adidas需要考慮到新發售的款式在二級市場中的種種反響,如果負面評價過多而導致二級市場的崩壞,後續的商品如果打折出售,不如將Yeezy產品區別於過去一個月多款的發售,轉變成隔段時間的發售,或是砍掉一部分單品及時止損也是一個最壞的打算。

如此看來,2023對於adidas來說肯定是一個並不好過的一年,能夠預料到的是這5.3億勢必會成為一顆巨大的「定時炸彈」,如果沒有處理好它們,那麼adidas則會在球鞋領域圈的地位繼續下滑,從而被其他品牌們所超越。

不過不管怎樣,Ye所引領的Yeezy與「Ye式潮流」並不會因為解約而成為過去式,在未來,對於愛「折騰」的Ye來說,肯定會有浮出「水面」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