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
核心提示:
在鬼子看來,這樣的有家有業的地主不會和山裡的抗聯一條心的,於是鬼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終於說動了黃有帶他們前去搗毀抗聯的密營。他們哪裡猜得到,黃有已經給他們準備了一張天羅地網。黃有帶著300多日軍,避開游擊隊設在「四塊石」的後方密營,東繞西轉,雪中跋涉了四五天,已進入小興安嶺東麓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走了四五天,離開出發地二百多里地。
黃有資料圖
黃有,抗聯烈士。1899年出生於黑龍江呼蘭。1920年遷往湯原縣前太平川後六里路開墾荒地。先後開出4500餘畝地,成為當地富戶,群眾稱該屯為黃有屯。
舍家紓難,在最艱難的時候參加抗聯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黃有參加了當地的紅槍會抗擊日本侵略者。
1934年春,中共湯原中心縣委負責人夏雲傑,率領抗日游擊隊,在太平川展開了創建抗日游擊根據地的鬥爭。6月15日,夏雲傑在太平川召開群眾大會,動員開明地主獻出武器和物資,以解決游擊隊急需的裝備。黃有熱情讚揚游擊隊是真正的抗日救國隊伍,他對夏雲傑說:「我黃某也有一顆愛國的心,願為游擊隊捐款獻槍,共同抗日。」黃有讓家人牽來5匹馬,拿來10支槍,交給夏雲傑,並表示要賣掉100餘擔糧,把糧款獻給抗日游擊隊。
1935年,日本侵略軍對抗日游擊隊的「討伐」越來越殘酷,抗日鬥爭進入更加艱苦的階段。一天晚上,黃有向家人說出了自己要去參加抗日隊伍的想法。家裡人都流了淚,黃有說:「咱家過到這個地步確實不容易,但沒有國哪有家,當亡國奴的滋味不好受啊!共產黨領導抗日,老百姓都來支持,就能夠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那時我們再重建這個家吧。」當晚黃有攜帶賣糧款,參加了湯原游擊隊,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司令部副官,稽查處處長,並負責後方密營工作。他積極抗日,大義滅親為民除害,處死了同特務勾結的內弟媳婦趙小腳,還把妄圖破壞抗日的親侄子黃德生趕出家門,得到人們一致稱讚,轟動整個湯原縣。敵人驚恐萬狀,揚言要除掉他,抓走他全家人,封存全部財產,還要把黃家大院當作兵營,他得知後,忍痛燒掉全部家財。
在部隊里,他多次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抗日需要培養更多的幹部,他受命去建一座軍政幹校,在深山裡帶領戰士蓋起校舍。1936年4月,東北抗日軍政幹校在小興安嶺湯旺河流域誕生。趙尚志任校長,李兆麟任教育長。學校共辦三期,培養幹部200餘名。
不幸被俘,將敵人引入深山
1937年冬季的一天拂曉,住在湯原縣西北溝石場屯的抗聯戰士緊急向山里轉移。黃有留下走訪當地住戶,檢查戰士執行群眾紀律的情況。隊伍走後不久,日軍包圍了村子,黃有被捕。日軍強令他帶路去找抗聯密營,在鬼子看來,這樣的有家有業的地主不會和山裡的抗聯一條心的,於是鬼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終於說動了黃有帶他們前去搗毀抗聯的密營。他們哪裡猜得到,黃有已經給他們準備了一張天羅地網。黃有帶著300多日軍,避開游擊隊設在「四塊石」的後方密營,東繞西轉,雪中跋涉了四五天,已進入小興安嶺東麓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走了四五天,離開出發地二百多里地。
這幾天,黃有可是沒怎麼吃自己帶的東西,一到吃飯的時候,就諂媚的向鬼子要他們的好吃的,不管是罐頭還是餅乾,一律吃掉,頓頓都吃的很飽,保證自己的能量,另外一個目的就是看看鬼子的東西還剩下多少。四五天以後,鬼子帶的給養可就吃的差不多了。小興安嶺的大風大雪啊,睜不開眼看不見路是正常的。吃的快見底了,密營還沒到,鬼子就急了,問黃有「有沒有頭?」黃有回答「前面就是了。」果然走不多遠,前面是個密營的樣子。鬼子欣喜若狂,架上機槍、擲彈筒,擺好隊形,就讓翻譯喊話。翻譯喊了半天,沒有動靜,很奇怪,鬼子展開隊伍,小心翼翼地摸了進去,發現這個密營一個人都沒有,其實這是黃有之前建的廢營,可把鬼子氣的不輕。日軍軍官「呀呀」大叫,用手槍對準黃有,黃有從容不迫地反問道:「他們走了也沒告訴我呀!」停了一會又說:「西溝還有密營,那裡准有游擊隊。」日本軍又讓黃有帶路。
當天晚上,找了一塊背風的山地,鬼子們圍著火就睡著了,一個個還睡得挺死。累啊,被黃有領著深山老林好幾日徒步遊了,還都是在老深的雪地里。到了半夜,火差不多滅了,黃有看看鬼子崗哨也有點麻痹,裝著上廁所,就溜開了。走了好久,才聽見後面鬼子若有若無的狂叫。能不狂叫嗎?吃的沒多少了,嚮導沒了,大森林裡漆黑一片,四下里基本上一模一樣,來的路早就被大雪給蓋住了。
黃有逃離虎口30多里路時,忽然覺得精疲力盡,手腳不聽使喚,便生火,烤了一塊乾糧,還沒吃上幾口,就昏睡過去。火熄了,四肢已凍得僵直,幸被一個過路的抗聯戰士發現,背著返回營地。許久,黃有才緩慢地睜開眼晴,用微弱的聲音說出了進山的經過。營地領導馬上組織40餘名戰士,去襲擊日本討伐隊。接火後消滅了四五十人,其餘被擊潰。後來的消息證實,潰逃的敵人多數在迷途中被凍死餓死在深山雪地里。
當密營的戰友們為黃有祝賀勝利的時候,他的四肢因凍傷而潰爛,傷情逐日惡化,最後幾乎只剩下軀幹。密營里藥品很少,吃的也很少。傷養好的的戰士都要儘快歸隊,以便節約密營的給養。離開之前,每個人都要和黃有告別,直到有一天,人差不多要走完了,但是黃有怎麼辦呢?他已經沒法行動了。敵人實行嚴密封鎖,藥品購置不進來,他忍著疼痛安慰大家說:「有同志們在,我就放心了。為了後人,吃點苦值得,死了也光榮。」戰友們勸他下山找個親屬家養傷,他搖搖頭說:「不用了,那樣會給他們帶來危險。」當部隊離開營地時,組織上決定留下兩名同志照顧他,並把不多的糧食留給他。不久剩下的糧食也不夠了。三人討論後決定派一名戰士出去搞糧食,但是他還沒出山,就被日軍發現犧牲了。剩下的兩人討論後,決定另一名戰士再去搞糧食,他把最後的糧食做成飯糰,放在黃有的頭邊,然後出發了。這一次他搞到了糧食,但是回來的路上,被鬼子發現,犧牲了,糧食也沒帶回來。
1938年3月,抗聯六軍參謀長馮治綱帶領戰士返回營地看望黃有時,只見他趴在窩棚外邊的一個塔頭墩子上,去世已很多天了。根據當時的情況分析,黃有直到最後都沒有放棄生的希望,他想趴到塔頭墩上吃草以堅持下去,但是不行了……黃有犧牲時年僅3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