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好的對聯擁有長久的生命力,讓人津津樂道。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對聯達人。喜歡對聯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哦。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3副父親寫給女兒的婚嫁對聯,對仗工整,感情深厚,絕了!喜歡對聯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第1副對聯:婿如羲之獻之可耳;女為周南召南矣乎。
女兒結婚,她的父親吳可讀寫下了這副婚聯。
新郎官姓王,所以吳可讀用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和王獻之作比,說女婿才華優秀,書法過人,是一個讓人滿意的好女婿。
下聯的周南召南出自《詩經》,孔子說讀《詩經》首先就要讀二南。
二南所收錄的詩歌多具有平易之心,溫柔之氣,恰如南風觸物,物皆暢茂。
下聯的意思是說,女兒像二南一樣,具有溫柔賢淑的品格,是一個相夫教子的好妻子。
另外,此聯的「羲之獻之」自對,「周南召南」也是自對。這種自對屬於「結構自對」,之前已經聊過多次,這裡就不仔細展開。
第2副對聯:八口累人多,始了向平心愿;百年期汝好,無忘郝普家風。
同樣是吳可讀嫁女的對聯。此聯同樣運用典故,增添了婚聯的文化色彩,寄寓了父親對女兒的祝福。
上聯的「八口累人多」,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向平心愿,向平是東漢高士,隱居不仕。子女婚嫁既畢,遂漫遊五嶽名山,後不知所終。見《後漢書·逸民傳》。後以「向平」為子女嫁娶完成者之典。
如果自己的兒女沒有完成婚姻,中老年人總覺得自己的人生還有一件大事沒有做,總覺得還有一點不如意。
而如果兒女結婚了,中老年人的心上就去了一塊大石頭。這也是為什麼說家家戶戶的父母總是要催婚兒女的原因了。
吳可讀顯然也是這種想法。上聯的意思是說,吳可讀想要隱逸遊覽,卻因為家人眾多而不得不當官出仕。現在女兒結婚了,沒有後顧之憂了,可以與向平一樣,做一個「閒人」了。
下聯的「郝普家風」,也是一段典故。
《世說新語》記載,晉代王湛想要娶郝普之女為妻,王湛的父親同意了。果不其然,郝女既美麗又賢惠(「有令姿淑德」),時人傳為美談。
因為吳可讀的女兒嫁給了王家人為妻,所以下聯用這個典故來勉勵自己的女兒要賢惠,做王家的賢妻良母。(說是勉勵,其實是誇獎,字裡行間見出吳可讀對自己女兒的讚譽。)
對聯表達了父親對女兒出嫁的關切與祝願,用典貼切,措辭得當,相當不錯。
第3副對聯:兩小無猜,一個古錢先下定;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親。
這是民國聯聖方地山送給女兒出嫁的對聯。
此聯的構思,乃是利用數字詞來做文章,通過幾個數字的羅列,見出時局的艱難與父親對女兒美好婚姻的祝願。
上聯說小兒女兩小無猜,結成伴侶,自然是靈魂契合。
而「一個古錢」作為聘禮,看上去比較簡樸粗疏,卻因為「古」字而增添了韻味,屬於簡約而不簡單,依然具有濃厚的愛情氛圍,依然見出父母對於子女婚事的關切。
下聯顯示出民國時期局勢動盪,正因為當時局勢艱難,正因為結婚時三杯淡酒的簡單,才見出夫妻相互扶持的重要,才見出父母對於女兒婚後生活的關切。
整個對聯表達了「婚事從簡」的想法,巧妙用「兩小無猜」與「萬方多難」兩個方面的原因來解釋,合情合理既可以新娘新娘以及對社會親朋交代,也表達了父母的濃厚關切,足以讓方方面面釋懷滿意,在功用上是很有意義的
大家有沒有自己創作對聯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失業在家,寫文餬口,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讚賞、收藏和轉發!2塊錢是情,5塊錢是愛,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