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滿排11.2萬噸的福特級,居然不是最長的航母

2022-05-16     烽火俊赫

原標題:意外:滿排11.2萬噸的福特級,居然不是最長的航母

【話說軍世】作為現代海軍強國的代表性軍艦,擁有航母,尤其是擁有噸位超大的航母,是實力的象徵,美國最新的福特級航母滿載高達11萬2000噸,是目前已經建造的噸位最大的航空母艦,比目前美國海軍現役主力尼米茲級航母的10萬4200噸要大得多,不過,福特級卻並不是最長的航母。

滿排11.2萬噸的福特級,居然不是最長的航母

福特級航母全長337米,艦體寬41米,飛行甲板寬77米,尼米茲級航母全長332.8米,艦寬40.8米,飛行甲板寬76.4米,福特級全面占優勢,但是,美國海軍其實曾服役過更長的航母,也就是美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CVN-65))。

企業號滿載9萬4000噸,艦體寬40.8米,飛行甲板寬76.8米,都要小於福特級,不過企業號全長342.3米,比福特級長了5.3米,比尼米茲級長9.5米,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航母。

1、開創新時代的「大E」傳奇

「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CVN-65)是美國海軍及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1961年11月25日服役,企業號(CVN-65)是美國海軍中第二艘以該名稱命名的航母,作為軍艦則是第八艘,上一艘企業號航母(CV-6)則是二戰中的著名戰艦,「企業」號的英文名為「USS Enterprise」,也被翻譯為「進取」等,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綽號叫做「Big E」,也叫「大E」。

企業號服役後一直到2012年才退役,服役時間長達51年,是目前美國海軍中在役最長的航空母艦之一,在1964年進行了著名的3萬海里「65天完成無燃料補給環球航行」,服役之後參加了幾乎美國對外的全部軍事行動,1965年企業號調往太平洋艦隊,隨後參加了越戰、伊戰、阿戰等。

2、企業號核動力雖好,就有點「小貴」

企業號建造的預算約為4.5億美元,其費用還是非常高的,加上當時由於艦用核動力技術還不夠成熟,企業號也成為美國海軍中唯一一艘8座反應堆的艦船,原定企業號核動力航母準備建造6艘,但是因為成本較高,於是改為建造1艘,轉為繼續建造常規動力的小鷹級航母。

同時,核動力雖然不用像傳統動力航母那樣需要頻繁添加燃料,不過更換核燃料時費用其實也是很驚人的,其首次裝填燃料花費了6400萬美元,首次更換燃料也花費了2000萬美元,企業號航母1991年進行了長達3年的現代化改裝和補充核燃料的預算高達14億美元。

不過雖然貴,但是企業號還是優勢非常明顯,不僅實現了無補給的全球航行,其搭載的8座威斯汀豪斯A2W壓水堆,輸出的總功率高達28萬馬力(209兆瓦),比尼米茲級的2座西屋A4W壓水反應堆總計26萬馬力要高出不少,企業號的最大航速達到了33.6節(每小時62.2公里),比尼米茲記得31.5節(每小時58.3公里)高得多,因此,企業號也成為了最快的航母。

另外,企業號航母的建造,雖然費用超出了當時美國海軍的預算,但是,通過企業號航母的建造和使用經驗積累,為下一代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提供了非常多的借鑑意義。

3、無奈的退役拆解與傳承

企業號作為二戰後美國海軍中最具代表性的航母之一,儘管其退役後成為博物館的呼聲非常高,但是企業號退役後需要拆解放射性燃料棒和反應堆,不僅耗時長達3年,且需要花費數千萬美元,其拆除過程中還需要大面的切割掉飛行甲板,以將位於下層艙室的核反應堆拆除,最終將艦體拆除,只保留下艦島。

不過,作為美國海軍歷史上著名的軍艦名稱,企業號還是繼續被繼承,福特級的3號艦已經被命名為企業號,不過,福特級航母的建造周期較長,首艦福特號2005年開工,到2013年下水,中間過了8年的時間,到2017年才服役,總計花費了12年的時間,如今最新的企業號於2017年開工,可能要到2029年才會看到企業號「再次服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6d072c65d6afc390888c2cd9e339f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