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2022-07-23     薛服娟生活記

原標題: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每逢初一十五,尤其是大年初一,如果我們到寺院裡去,會發現寺院香火鼎盛,信眾一個比一個虔誠,寺院的請香處、香爐旁也是人滿為患。許多人為了表達自己的恭敬心和誠意,專挑最貴最長的香來燒。佛菩薩前的拜墊似乎也從沒被閒置過,前來禮拜磕頭的善信不勝枚舉。有些人不禁質疑,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佛菩薩會因為我們如此虔誠的心而加持護佑我們嗎?看完這篇文章,也許你就能明白許多。

首先,佛菩薩覺性圓滿,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會因為世俗之物的多寡優劣而區別對待誰。佛菩薩也從不缺世人任何的供養。我們燒香磕頭不是與佛菩薩做交易,不要以功利的賄賂之心視佛,否則是對三寶極大的不恭敬。佛法不是迷信,佛法的根本是因果,佛教不是求神拜佛、搞神通,而是教導世人知因果,斷惡修善,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

佛教存在的意義不是教世人逃避因果報應,你自己作惡,不知從心懺悔改過,卻「臨時抱佛腳」,又是磕頭又是燒香,故作虔誠,指望佛菩薩幫你逢凶化吉、消災解難,視佛菩薩為自己的保護傘、避難所,為所欲為,坐享其成,這是對佛教極大的誤解,是迷信,是顛倒妄想。

佛前燒香,香是佛門八大供養之一,香自古至今被作為佛的信使,將佛法的訊息傳遍虛空法界。香支燃燒自己,利益別人象徵佛教里利他無我的奉獻精神。「香」在佛門裡被稱為「戒定真香」,意在勸戒修行人要持戒修行,以法為依、以戒為師,擁有禪定的境界和真如自性,它更代表著佛教里的「佛法僧三寶」和「戒定慧」三無漏學。

正是此法義,故而燒香一般都燒三支香,皈依佛,覺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凈而不染。先插中間,再依次插右邊和左邊。當然,燒一支香也是可以的,表示一心清凈、心無雜念。沒有必要大把大把燒香,燒些功利香,是毫無功用的,不但污染環境,而且加重自身的貪慾心。注意不要把民間迷信那套搬弄到正信佛教中,不要以香的走勢判斷吉凶,這是迷信無知的行為,不可聽之信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燒香拜佛是佛教渡化世人的一種善巧方便法,並不是它本身帶有什麼玄幻神秘的力量,但世人信佛往往走向極端,許些違背因果的願望,大肆做供養,以為這樣就萬事大吉了,這不是自欺欺人嗎?是愚者思維。

「口念觀音心不善,喊破喉嚨也枉然」,佛菩薩只成就人的善願,你若不從因果上下功夫,不種善因,不修善,燒再多香、拜再多佛,也都是徒勞,沒有用,佛菩薩也不可能違背因果去幫你,你自己的惡債要自己還,自己的因果要自己了,無人可以幫你。佛菩薩給我們指明了光明的解脫的彼岸,但路還要靠自己走,「萬般皆苦,只可自渡」,命運不掌握在佛菩薩手裡,而在我們自己手裡。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切福禍皆是自找的。有些人信佛信的很虔誠,一遇到不順就埋怨佛菩薩不靈,這種極端功利思想是大錯特錯的。並非信佛了,就不會有不幸,你惡念惡行不改,惡業不懺悔,信佛再虔誠也不過是虛妄之徒。反之,倘若一個人沒有宗教信仰,但是這個人很善良、慈悲,總是在利益眾生、做好事,這樣的人,不用拜佛燒香,卻是離佛菩薩最近的人。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佛菩薩不在廟裡,而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心中有佛,佛時刻都在。平日裡積德行善,不用燒香磕頭,也到處是「佛光普照」。佛是覺悟的人,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都與佛有緣,「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願大家正信佛法,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南無阿彌陀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6cdb684b04c36c363d1cb4926d8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