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網絡黑嘴

2024-06-27     北青網

近期某企業稱遭遇網絡「黑公關」手段,受到網友廣泛關注。如今,網絡不僅是網友獲取信息、交流思想的平台,也逐漸成為企業宣傳、品牌建設的陣地。而那些靠「收割」流量來獲取利益的網絡「黑嘴」「黑公關」自然不會放過自帶「流量密碼」的企業、品牌,通過傳播涉企虛假信息和謠言,挑動對立情緒,進而影響輿論、誤導公眾。

企業苦網絡「黑嘴」久矣。這些網絡「黑嘴」或散布謠言信息,惡意詆毀企業形象;或歪曲解讀涉企公開信息,牟取非法利益;或蹭炒涉企熱點,抹黑攻擊企業;甚至以合作之名行「敲詐」之實。有企業爆料稱,公司每年要維護與上百家自媒體的關係,大部分年合作金額從幾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不交錢就可能被「黑」。這些行為侵害了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損害了品牌形象和企業聲譽,挫傷了企業發展信心,破壞了市場秩序。

財經訊息、市場走向關乎企業發展,同樣關係百姓「錢包」。倘若「黑嘴」利用財經、企業熱點炒作虛假的投資興業信息,不明真相的網友在聽信了這些「小道消息」之後很可能掉進「陷阱」,導致自身利益受損。因此,絕不能讓網絡「黑嘴」逍遙法外,治理網絡「黑公關」勢在必行。

針對涉企網絡「黑嘴」,我國近年來一直在開展專項整治行動。2021年,國家網信辦開展清朗·商業網站平台和「自媒體」違規采編髮布財經類信息專項整治,封禁關停一批充當「黑嘴」、敲詐勒索、社會反映強烈的「自媒體」帳號;去年年底,國家網信辦曝光一批破壞營商網絡環境的典型案例;近日,「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專項行動持續深入開展。政策邏輯一以貫之,就是要通過「靶向」發力、專項治理,集中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著力維護企業和企業家網絡合法權益,為各類經營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網絡環境。

從目前來看,網絡「黑嘴」難以根治,還在於違法成本低。一些「黑公關」在換了「馬甲」之後,又開始繼續顛倒黑白、混淆視聽,中傷企業品牌形象。因此,要以強有力的法律手段持續打擊非法自媒體和虛假信息,並對典型案例予以曝光,切斷「黑嘴」「黑流量」變現的利益鏈條。平台要強化發布規範等重點環節的管理責任,嚴格要求自媒體帳號、MCN機構不得發布虛假涉企信息。此外,企業在面對侵權信息時,也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危機處理機制,主動澄清事實,避免陷入負面輿論漩渦。

文/臧夢雅

圖源/視覺中國

編輯/王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5708eeaa321ee2f71114595da4d15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