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金、胡春華、王蒙徽、王忠林出席這一活動,有重要信息

2024-06-03     政知新媒體

撰文丨餘暉

6月2日,農曆四月廿六炎帝華誕,甲辰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在隨州隆重舉行。海內外各界人士代表2500餘人現場參加大典。

隨州炎帝祭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此次大典主題為「烈山問祖 華夏鑄魂」,是甲辰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的主要活動之一。

據《湖北日報》報道,出席此次大典的有:

  •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
  • 全國政協副主席胡春華
  • 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蒙徽
  • 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

湖北省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孫偉主持大典。湖北省委副書記諸葛宇傑,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王艷玲出席。

在現場,郝明金、胡春華、王蒙徽、王忠林、諸葛宇傑等依次向炎帝聖像敬獻花籃,表達對先祖的緬懷與崇敬。

幾個關鍵詞值得一提。

第一,隨州。

「炎黃子孫只有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才能明白自己要到哪裡去。」炎黃子孫,這裡的「炎」字就是指炎帝神農氏。

而湖北隨州,就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農的誕生地

五千多年前,炎帝神農氏起於隨州烈山,開啟璀璨的華夏農耕文明,奠定中華文明的基石。炎帝文化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

自先秦以來,我國民間就有祭祀炎帝的傳統習俗,並沿襲至今。

據「隨州發布」此前介紹,1991年,隨州市政府恢復了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農誕辰)的謁祖祭典。

2009年,在繼承創新的基礎上,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暨拜謁炎帝神農大典隆重舉辦。

每年農曆四月廿六炎帝誕辰,海內外炎黃子孫以不同形式拜謁始祖炎帝、共同祈福四方。

第二,尋根問祖。

在此次的大典現場,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和海外華僑青年學子代表,共同點燃新火。

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專家學者、先進模範人物、企業家等各界代表向始祖敬香。

身著各民族服飾的華夏兒女,唱響《炎帝大歌》。

當日(6月2日),來自台灣島內的多個代表團隊專程到了現場,與大陸同胞一起尋根祭祖。

新黨副主席李勝峰稱,「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種大型的祭祖活動,被炎帝精神深深鼓舞著。」

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陳威丞表示,「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炎帝是海峽兩岸人民共同的始祖、精神領袖。」「在台灣,我們稱炎帝為五穀先帝,對於神農大帝的敬仰是非常虔誠的。很多人都祭拜他,希望風調雨順,連年豐收。」

據《隨州日報》介紹,6月2日,在參加甲辰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後,新黨副主席李勝峰,台灣嘉義大天宮董事長鄭明山一行台灣嘉賓到了炎帝故里風景區海峽兩岸同根林,種下柏樹。

李勝峰說:「栽下同根樹,兩岸一家親,會常回來看看。」

多說幾句。

在湖北隨州的這次活動之前,在陝西、河南,先後舉行了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 4月4日,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舉行。
  • 4月11日,農曆三月初三,甲辰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鄭黃帝故里舉行。

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自漢代起,中華民族就開始祭祀黃帝的活動。

據央視報道,今年4月,馬英九率台灣青年在陝西省黃陵縣參加了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他稱「要更加牢記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

5月23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王巍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來自於全世界的華人代表,到隨州祭拜炎帝、在新鄭祭拜黃帝,能夠(讓)全世界的炎黃子孫有一個心靈交流和溝通。

他認為,此舉「確實是一個聯繫全世界華人的紐帶,讓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根。每次祭拜當然要花大量的精力,但是我覺得確實是非常非常值得的」。

第三,頌炎帝文。

在大典現場,敬香完畢,王忠林恭讀《頌炎帝文》。

今年的《頌炎帝文》提到了「勇戰疫情」「中部崛起」等。

「偉哉吾祖,德澤綿長。今日中國,其道大光。振武修文兮氣貫寰宇,睦鄰友遠兮輻輳八方。河清海晏,物阜民康;強國復興,巨龍騰驤。楚地有幸,長繼其祥。勇戰疫情,拼來山河無恙;中部崛起,譜寫錦繡華章。荊楚兒女,勇毅擔當,誓嗣祖德,再創輝煌。」

就在3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湖南省長沙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強調,要一以貫之抓好黨中央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一系列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力譜寫中部地區崛起新篇章。

資料| 新華社 央視 湖北日報 人民網等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政知新媒體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5008c5862f7b9d4bf1450a52f413e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