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老錢風」生活圖鑑

2023-12-29   商務范

原標題:上海「外灘老錢風」生活圖鑑

范主說:滬上老錢風

王家衛的新劇《繁花》終於在千呼萬喚中播出,一下釋出4集,連夜預定了「年度爆款劇集」,號召力可見一斑~

因為該劇講述的是90年代發生在上海的故事,所以特別分為普通話版vs滬語版,范主身邊的朋友都說,還是滬語版更正宗。更有網友表示:感覺全上海的人這兩天都在看繁花。

不僅導演王家衛出生在上海,劇中的演員也幾乎是清一色的滬籍陣容。

胡歌飾演的男主阿寶,西裝油頭,拿腔拿調,在劇中演繹「了不起的阿寶」,化身「上海蓋茨比」。

馬伊琍、唐嫣分別飾演餐廳老闆娘和企業女白領,又精又嗲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

飾演另一個老闆娘的辛芷蕾,算是為數不多的「非上海製造」,不過倒也符合她在劇中的人設背景,美艷又帶著狠勁兒。

《繁花》的劇情其實並不複雜,講述了男主阿寶在90年代如何抓住機遇,完成原始積累,從窮小子變大亨的發家史、奮鬥史,展示了極具時代特色的上海人文變遷。

原著也曾獲得茅盾文學獎,作家金宇澄還在第一集開頭客串了一段,親口道出了原書的第一句話:「獨上閣樓,最好是夜裡」。

網友紛紛表示,王家衛簡直是以一己之力捲起了國產劇的視覺審美。胡歌一現身,便祭出了王家衛的招牌鏡頭語言,能看到《花樣年華》、《旺角卡門》、《重慶森林》等眾多經典電影里「熟悉的配方」。

也因為王家衛一貫強風格+弱敘事的意象拍攝方法,所以該劇播出後也引起了褒貶不一的評論。

喜歡的人說,這部劇還原了那個年代上海經濟崛起初期的燈紅酒綠,不喜歡的人說,這分明就是一部「小時代之繁華時代」,每個場景都像是在演舞台劇,還以為在拍民國……

然而范主發現,儘管劇情有爭議,但劇中的服化道卻沒得挑,秉承著王家衛一貫的高水準。阿寶的帥氣,爺叔的腔調,玲子的精明,李李的美艷,汪小姐的時髦……不同的人演繹了不同腔調的「外灘老錢風」

而在中國,也很少有城市能像上海這樣,擁有獨特的「老錢感」。作為經濟中心的上百年間,它不僅造就了眾多真·老錢家族,也塑造了上海人的氣質。

上海也是范主出差去的最多的城市,生活在那裡的朋友們給我的感覺永遠是精緻又有腔調,把對品質的注重融入到了生活的每一處細節里。

今天,范主就和大家聊聊,上海的「外灘老錢風」是怎樣一種style吧~

上海老錢穿搭,精緻藏在細節里

如何改頭換面成「老錢」?

上海老錢的腔調藏在衣食住行等細節里,而排在第一位的「衣」,就是他們的門面。

從民國開始,上海老錢就開始在穿衣上與眾不同,別人還在穿長袍馬褂,他們一定要上身西裝革履。比如出身上海豪門的邵洵美,而江蘇茶商世家的胡適定居上海後,也常穿西裝。畢竟在民國時期,上海的西服店就有492家之多。

當時很流行三件套

劇中胡歌飾演的男主阿寶,一出場同樣是「上海老錢派頭」:羊毛大衣內搭精緻的西裝領帶,配上紋絲不亂的油頭,看起來又貴又有腔調。

不過阿寶並不是真正的老錢,曾經他身無分文,經常蹬著二八大驢穿梭於市井街道的他,當時身上的條絨夾克+粗布卡其色長褲才是標配。

就算穿起西裝來,無論是顏色還是質感都稍顯廉價,他還特別喜歡流行於70、80年代歐美影視劇中的barrymore collar,和「上海老錢」全無關係。

那麼曾經的「DS阿寶」,是如何變成「老錢阿寶」的呢?

這都要得益於下面這位上海老克勒、老爺叔的指點。他一邊教阿寶做生意,一邊對他的造型改頭換面,讓他「麻雀變鳳凰」。

變成「上海老錢」第一步:選西裝。

爺叔說:「穿西裝要人穿衣,不讓衣穿人」,西裝一定要找老裁縫定製。

在今天的上海也是如此,不管時尚如何更替,依然有培羅蒙等西裝定製老字號歷經百年而不倒,他們靠的就是紮實的手藝和豐富的經驗。而從清朝末期、民國初期開始,上海也匯聚了一批最頂尖西裝裁縫,名為」紅幫裁縫「。

在他們看來,面料尤其是靈魂。比如培羅蒙創始人許達昌,就特別注重面料。他們的料子都是從英國進口,而且每一套西裝都是單獨一種面料,就是為了不撞衫。

劇中的爺叔也是如此,他認為冬天要穿法蘭絨、舍維呢,夏天得穿派力斯、凡立丁,而且必須是來自英國的純羊毛面料。

連細節都不能馬虎,墊肩、口袋都要純羊毛的。

兩件套、三件套,樣式都要跟著面料走,夾里、半里各有各的講究。

現實中的上海老裁縫處理面料時,也是一樣。比如裁剪前給面料噴水再熨干,避免收縮;夏天的薄料子更易收縮,就先在熱水裡泡半個小時左右,然後晾乾再做。

第二步:選配飾。

衣服是軀體,配飾是靈魂,配足全套才得體。上海豪門邵洵美穿西裝要配英國皮鞋,手上戴的是玉指環,抽埃及香煙時用的煙嘴,還是象牙材質。

而爺叔眼裡,煙盒、打火機、手錶、錢包要落落大方,和西裝一樣不能馬虎。

「寧可衣裳蹩腳,皮鞋無論如何要講究」——爺叔的這段話,足以證明鞋子對老錢品味的影響。

去年上海表還和原著小說《繁花》聯名,推出了兩款歷史感滿滿的腕錶。大都會·金色年華繁花聯名款將上海城市建築融入腕錶,通體金色華美感十足。致敬·創歷者繁花特別款錶盤花紋靈感則源於思南書局·詩歌店內部的浮雕裝飾,書局前身是皋蘭路聖尼古拉斯東正教堂,也是充滿著阿寶回憶的地方~

第三步:打理髮型。

捯飭完行頭,最後一步就是髮型。從復古濕剃到油頭造型,理容師手起刀落,阿寶便煥然一新。

阿寶的髮型也是上海老錢標配了,三七分側背優雅時髦,和上海茶葉大王唐季珊是同款。當時還流行大背頭,看起來更乾脆利落,宋氏家族的宋子文就是這款

左:唐季珊;右:宋子文

最終,在這些老法師的助力下,阿寶在外形上徹底改頭換面,窮小子秒變上海克勒,阿寶一夜變寶總,得到了屬於自己的「上海老錢入場券」。

西裝大衣高領衫,演繹精緻老錢風

劇中,胡歌的造型均出自阿瑪尼之手,並且是量身定做的。比如最老錢感的西裝三件套,既有意式的瀟洒,也有英式的硬挺廓形,在王家衛光影作用下,更顯質感。

第一集裡的雙排扣西裝造型,同樣可圈可點,搭配淺色襯衫與印領帶尤其精緻。據說王家衛在開拍前曾要求胡歌減肥,不知是不是為了讓他完美適配這些西裝。

阿寶的襯衫多以淺藍色、深藍色、黑色等色調為主,和西裝、馬甲非常適配,全身的顏色不超過3種,不張揚的配色卻有著低調質感,凸顯老錢的「藏富」主張。

爺叔也曾強調:襯衫要現熨現穿,才夠挺刮——再為上海老錢風的細節考究添一把火。

范主還很喜歡阿寶的大衣造型。第一集最重要的一場戲,就是阿寶手提30萬現金,身穿黑色羊毛大衣外加高領打底衫出場,瀟洒不失休閒感。

上海的冬天,西裝外加一條羊毛大衣足矣,不臃腫還保暖,材質和搭配儘是「考究」~

如果打底是一件高領衫,雖然沒有任何「炫富」痕跡,則會讓渾身上下都寫滿「貴」,稱得上是老錢風不會出錯的萬金油單品。

而一手打造他的爺叔,在看到阿寶改頭換面後,眼睛竟也濕潤了起來,仿佛想起了當年意氣風發又年輕的自己,心裡百感交集。

值得一提的是,爺叔的扮演者游本昌今年已經90歲了,年輕時曾飾演《濟公》。他雖然不是上海人,卻操著一口流利的上海話,金句頻出。被網友公認為「劇中的定海神針」,每段戲都穩如泰山。

穿搭也有自己的腔調。劇中他最愛穿中山裝,口袋裡永遠別著一支筆,堪比真正的上海老克勒。

他有自己的「三件套」:襯衫、圓領衫、翻領開衫,外加一副老派的眼鏡,保暖又利落。

爺叔的服裝配色也以大地色係為主,顏色雅致,穿大衣時還會額外配一條圍巾,將考究進行到底。

女性角色時髦洋氣

上海的老錢女性,相比男性在老派、得體的style上死磕,他們更講究時髦洋氣。比如民國時,上海灘第一名媛唐瑛、陸小曼等,從新式旗袍到洋裝,誓要走在潮流一線。

唐瑛更是家裡有十幾箱子的衣服,掛滿一面牆的皮衣、皮草,相傳養活了舊上海一大半裁縫,她還自己設計新款式。還熱衷於菲拉格慕高跟鞋、路易威登包包,這品位放到現在也不過時。

而背景設定在90年代的《繁花》,劇中幾個主要的女性角色,也有超越時代的時尚感。比如辛芷蕾飾演的至真園老闆娘李李,有自己的心機和城府,一來到黃河路,便以世故和頭腦打下一片天,成為人群焦點。

這個老闆娘不僅有頭腦,而且顏值能打,卷髮紅唇風情萬種。網友都說,辛芷蕾快成王家衛的新繆斯了,他在劇中幾乎360°拍出了辛芷蕾的各種美。

李李的華服珠寶也是劇中一景,blingbling的禮服配皮草,露背連衣裙配盤發,渾身上下寫滿了妖嬈。

而唐嫣飾演的汪小姐,則代表了上海當時最時髦的年輕女郎。出入外灘27號外貿大樓,年輕漂亮,性格直爽可愛,平時愛穿一身紅,搭配入時的卷髮,很是搶鏡。

汪小姐的服裝顏色都比較鮮艷,除了紅色之外,拼色格紋外套也很醒目,感覺那些新鮮出爐的時裝,都會第一時間被她預定。

而馬伊琍飾演的小店老闆娘玲子,小有姿色,性格精明又有些拜金,還有幾分「行走江湖」的氣質。皮衣配金耳環、金手鐲非常出挑。

玲子的穿搭很有個人風格,有時過於花枝招展,有時時髦美麗搖曳生姿,作為本地人的馬伊琍給人一種再次「本色出演」的感覺。

和平飯店當辦公室

生活方式也有老錢腔調

「滬上老錢」在生活方式上,也方方面面都體現著講究。

地標性建築,串起上海十里洋場

《繁花》中出現的場所,可以說雲集了上海灘的地標性建築,又通過這些建築串起老上海的十里洋場,展現著這座城市的底蘊和腔調。

劇中寶總夢開始的地方——上海和平飯店,就可以說是見證上海繁華風貌的一座「博物館」,是一個非常「老錢」的地方。

它位於外灘20號,10層高的大樓,採用了當年剛剛興起的裝飾藝術派——線條簡潔、古典、對稱,同時不失恢弘氣派。樓頂醒目的「綠寶石」金字塔銅頂,更有種將要突破天際的氣魄。

劇中爺叔讓阿寶在這裡租下一間房間,阿寶直接租下「九國豪華套房」之一的英國套房作為兩人未來叱吒商場的「根據地」,一天租金足足花了80美金外加兩包中華,這個價格在90年代可想而知有多麼奢侈。而這裡之前還是爺叔的長包房,「滬上老錢」實錘了。

和平飯店的前身名為華懋飯店/沙遜大廈,於1929年建成,坐落在外灘著名的「萬國建築博覽群」,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被譽為「遠東第一樓」。在今天摩天高樓與洋派建築相映生輝的上海,它也絲毫沒有褪去光環,更像是被保留下來的一種文化,或一份情調。

上世紀30年代起,和平飯店就是最時尚和摩登的地方,成為上海舉辦上流社交晚宴的首選,也是當年名媛們爭相打卡的滬上風情地標,這裡還是宋美齡訂婚,錢學森和夫人蔣英大婚的地方……

劇中另外一個重要的場景外貿大樓,則是見證上海灘經濟騰飛的一個百年地標。它位於外灘27號,帶有英國文藝復興風格的「凹字形」建築在「萬國建築群」中也格外亮眼。

這裡的前身是昔日上海灘最大的洋行英資怡和洋行的辦公大樓,1955年收歸國有後,便長期作為上海市外貿局的辦公大樓,也有很多外貿公司在此立足,所以被稱為「外貿大樓」。

這兒不僅是上海外貿經濟起步的地方,也是很多人夢開始的地方,劇中的「女白領」外銷員汪小姐就在這裡工作。

辛芷蕾飾演的老闆娘李李開的夜總會至真園,坐落在上海黃河路,這也是一條非常「老錢」的路。民國時開在這條路上的卡爾登大戲院,被稱為「上海第一影戲院」,還有一座卡爾登公寓(現在的長江公寓),張愛玲之前住過這裡。

在以前,黃河路是租借區,而改革開放後黃河路被開發成了美食街,剛好是劇中李李開夜總會的那個時期。

這裡代表著高端、大氣上檔次,來這兒吃飯都成為身份的象徵,吸引了很多老闆、精英。

劇中阿寶談生意,都要到黃河路的至真園裡來談,可見在這裡消費多有面子。

當然,擁有「老錢」氣質的街不止這一條,要說劇中阿寶成功的起點,還得是「西康路101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之前,股票交易都在證券交易部進行,而其正位於此。

劇里爺叔第一次讓阿寶去買股票也是在這兒,劇中還還原了當時交易的盛況,所有人都擠在櫃檯前搶著交易。

西康路101號不僅成為阿寶成功的起點,也是一大批富豪成功的起點,「中國第一股民」楊百萬的人生第一桶金就是在這兒提的。

劇中馬伊琍開的小餐館「夜東京」,位於上海進賢路,劇中這裡的選址也很妙,因為雖然它沒有南京路那麼出名,歷史也不算特別悠久,但卻是上海具有本幫風情和煙火氣的一條街,這裡藏有很多本幫美食,算是上世紀「網紅餐廳」雲集的一條美食街了。

商場如戰場,人情世故也很「老錢」

上海近來以來就是中國的經濟中心,無數老錢家族在這裡發家。

金融業早在清朝時期就形成了上海九大錢莊家族,貝聿銘的祖父貝哉安在這裡創辦了上海銀行;紡織、食品、貨運等領域,則有無錫榮氏、寧波虞氏等家族為代表。

創辦了中國最早的民族輕工業的末代狀元張謇,就說「滬地為萬國競爭之場、商戰之沖」,而劇中格外精彩的也是早期「國產商戰」。爺叔帶阿寶入行教他做生意,同時也在生意場上教他為人處世的原則,也很能凸顯上海灘「老錢們」的腔調。

對上海人來說,行頭就是派頭,生意人更是如此。不僅人的外形要講究,辦公室更要體面,這也是選址和平飯店當辦公室的原因。

做生意首要講究的是誠信,也是爺叔對阿寶考核的第一關,當阿寶聽了爺叔的話賺到第一桶金,抱著一麻袋錢等他到半夜時,爺叔才真正對他產生信任。

而真正在商場裡「實操」,爺叔也有很多生意人哲學和金句。比如一個男人在商場上的「三個錢包」,就代表著資金、信用和聲譽。

成大事者,也不能忘了人情世故,困難時欠下的人情,日後要數十倍上百倍奉還,這樣未來的路才走得平。

就連阿寶被別人開車撞傷,懷疑是不是商業對手報復時,這個在生意場摸爬滾打數十年的老法師也能一眼看出事情的真相。

爺叔和阿寶代表著當年先富起來的一批人,在今天看也算是「國產老錢了,從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為人處世中,也能窺見那個年代的智慧和腔調。

好啦,關於《繁花》的「外灘老錢風」就給大家扒到這裡,范友們有何看法,一起在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