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的實力有多強?以前是誰也打不過,現在是誰也打不過

2022-07-13     歷史新視角

原標題:蒙古國的實力有多強?以前是誰也打不過,現在是誰也打不過

蒙古國表示:歷史上的我誰也打不過,現在的我誰也打不過!

在800多年前,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帶著他的黃金家族崛起於漠北高原,僅用了半個世紀的時間,便建立起了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西夏、金朝、南宋,花剌子模、阿拔斯王朝……一個又一個強大而古老的帝國,被蒙古人給踩在了腳下,隨意的踐踏。

更有甚者,在那個蒙古帝國縱橫歐亞大陸的十三世紀,被中外史學界稱之為「蒙古人世紀」。這樣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高度評價,即便是比起歷史上西班牙帝國和大英帝國那所謂的「日不落」稱號,那也是不遑多讓啊。

總而言之,歷史上的蒙古帝國就是無敵的代名詞,他們主宰了一個時代。

相比之下,當前的蒙古國可就差遠了,雖說他們也算是成吉思汗的後裔,在名字上更是才一字之差。但是在實力表現方面,則是存在天壤之別。

曾幾何時,只要一提起蒙古帝國這四個字,大家想到的都還是騎馬射箭,鐵甲兵戈;想到的是上帝之鞭,橫掃歐亞;想到的是蒙古鐵騎,舉世無敵。而現在大家只要提起蒙古國,想到的多是能歌善舞,牛羊放牧,還有那嚮往著星辰大海的蒙古國海軍。

想在的蒙古國,乃是一個在國際上幾乎沒什麼存在感的國家,絲毫沒有了數百年前先祖們風範。沒辦法,蒙古國的就那點兒實力,根本無法像之前蒙古鐵騎橫掃歐亞那樣,打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根據全球火力提供的最新數據,當前蒙古國的軍力,在上榜的140個國家裡面只能排101位,這無疑是一個相當靠後的排名了。但這其實已經是一個比較客觀的排名了,蒙古國的排名之所以這麼靠後,問題完全就是出在自己身上。

我簡單查了一下,當前蒙古國只有一萬人的常備軍,這點兒兵力不要說縱橫歐亞了,連自家基本的國防都做不到,甚至於僅僅是讓他們在漫長的邊境線上當個哨兵都嫌人太少。

畢竟蒙古國好歹也是一個國土面積超過了15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如果放到歐洲,那就是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國。面對這麼寬廣的國土,這點兵力顯然是有些不夠看。

當然了,蒙古國的軍隊不僅僅是人少,武器裝備也是慘不忍睹。蒙古國目前的軍隊還是以陸軍為主,裝備有坦克470餘輛,裝甲車750輛以及火炮300門。空軍方面則是形同虛設,有和沒有一個樣。其當前僅僅只裝備了11架軍用飛機,而且全都是不具備主動作戰能力的輔助性飛機。

比如那三架運輸機和兩架教練機,一個是負責運輸的,另一個則是負責訓練的。像戰鬥機、攻擊機以及武裝直升機這些,蒙古國的空軍現在是一架都沒有。

不過話說回來,蒙古國空軍好歹還有個殼子,差的只是裝備而已。而蒙古國海軍則是連殼子都沒有,因為當前的蒙古國根本就不存在這麼一個軍種。蒙古國只是一個內陸國,連海都沒有,哪兒來的海軍?

當前那個所謂的蒙古海軍,其實只是蒙古國庫蘇古爾湖上一個跑運輸的船隊,乃是由私人承包,而且還是規模相當小的那種。其當前僅有一條數百噸的運輸拖船,七名船員,王下七武海就是這麼來的。

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給兩岸的牧民運送一下物資用品,同時陪著「慕名而來」的遊客們合個影,跳個舞什麼的。所以,蒙古國「海軍」跟海軍完全就是兩個概念,大家不要誤會。

總的來說,當前蒙古國的軍力水平是相當的低下,連基本的自保都做不到。

蒙古國之所以會出現這麼一個情況,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分別是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首先,蒙古國自身的實力孱弱,是一個發展相當落後的國家。2020年,蒙古國的GDP僅有131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900億左右。這個GDP還比不上咱們國家一些三線城市,差不多就是一個縣城水平。

蒙古國的GDP之所以這麼低,主要還是其國內的經濟產業發展比較落後。蒙古國並不是什麼工業國家,工業科技基礎相當的落後,大量的工業產品都得依靠進口。而蒙古國又因為是一個內陸國,沒有出海口,所以對外貿易的渠道很少,貿易這條路走得自然也不是很順暢。

目前蒙古國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畜牧業和礦產,走的是一個農業資源型的道路。

原本這兩個產業也都還好,雖說不能像沙特、卡達這些土豪那樣暴利,但多少也算是老天爺賞飯吃,澳大利亞就是最好的例子。然而蒙古國在這方面的發展相當的不給力,並沒能很好的利用自身優勢。

比如說對於傳統的畜牧業,蒙古國沒能進行合理的產業規劃以及科學的發展模式,導致其始終無法擴大規模,更無法保證穩定。一旦碰上天災,或者是市場波動,那麼就很容易虧本。

要知道蒙古國乃是高緯度國家,地處乾燥寒冷的漠北高原,地理環境相當的惡劣。全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半以上都是隔壁沙漠,集中於蒙古國的南部,是東亞地區沙塵暴的源頭之一。

而我們印象中那種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的草原風光,則是集中在蒙古國的東北部,所占領土不足蒙古國的十分之一,可用於發展畜牧業的草場並不多。此外,蒙古國極端高寒的惡劣氣候,也是影響放牧的重要原因。

所以蒙古國當前的畜牧業發展得並不好,能送三萬隻羊已經算是大手筆了。

至於礦產資源方面,蒙古國則是因為工業科技落後,缺乏開採以及後續加工的能力,以至於被市場所左右,許多的資源要麼被外國承包,要麼就是低價賤賣,受益並不大,很難賺到錢。

總之,蒙古國當前的經濟水平是相當低的,屬於最不已開發國家那一批。

當前不比古代,在冷兵器時代,蒙古人可以憑藉馬背上的先天優勢,整合出一支所向披靡的騎兵,花不了多少錢。而在熱兵器時代,所謂的軍事發展,那就得和經濟掛鉤了。

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如今國防建設乃是一件非常燒錢的工程,而且基本上是看不到多少數據上的受益。

簡單來講,搞國防就是光花錢,而不賺錢。經濟落後的蒙古國,顯然是無法在這上面投入太多。2021年,蒙古國的軍費預算僅僅只有2億美元,這點錢也就只夠部隊平時的訓練生活花費,如果有採購更新裝備,那就多少有些小家子氣了。

其次,蒙古國的地緣環境尷尬,沒有發展軍事的空間。如果大家翻開地圖就會很明顯的發現,當前的蒙古國不僅是一個沒有出海口的內陸國,而且還是一個沒有第三鄰國的「餃子」國。

蒙古國當前有且只有兩個接壤的鄰國,分別是北邊的俄羅斯,以及南邊的我們。這兩個鄰居的國土,把蒙古國像包餃子一樣給緊緊包裹了起來。這樣的獨特地緣條件,導致蒙古國無法在國防上過多的下功夫。

因為對於蒙古國而言,當前如果搞國防,其實防的無非就是自己這兩個鄰居。至於其他的國家,和自己那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塊兒。然而,蒙古國的這兩個鄰居並不是什么小角色。

他們乃是當前世界上實力最為強大那一批存在,對於蒙古國乃是全方位的碾壓。尤其是在軍力方面,即便是蒙古國把所有的GDP都拿來發展軍事,搞出一副全民皆兵的樣子,那也不是兩個鄰居的一合之敵。

既然如此,蒙古國也就沒有必要去白費力氣了。浪費錢不說,還得罪了兩位鄰居,典型的吃力不討好。蒙古國的這個處境其實就跟加拿大很像,旁邊睡著一個強大到讓自己絕望的鄰居,徹底打消了自己平起平坐的想法。

當然了,對於蒙古國而言,這樣的地緣環境也不能說全是壞處。雖說自己的發展空間被限制了,但是在國防安全方面卻又多了幾分保障。畢竟從地理角度而言,除了自己的兩個鄰居之外,再沒有第三個國家和自己有著領土接壤,自然也就沒有了邊界衝突的可能性。

至於那些想要對蒙古國動手的外部勢力,也得面臨著無處下手的尷尬禁地。因為蒙古國沒有第三鄰國,除了兩個鄰居之外,其他的國家或者勢力想要進來,那就得借道。如果蒙古國的這兩個鄰居不同意,那麼蒙古國的安全就不會有任何問題,這就相當於多了兩個強大的保鏢啊。

有了這兩位保鏢在,相信這個地球上應該沒幾個國家敢對蒙古國動手了。如果要硬闖,那麼他們就得掂量一下,自己能挨幾顆東風快遞。

所以,對於蒙古國而言,在國防安全方面,他們目前就只需要搞好和鄰居們的關係就行。一般來講,這兩個鄰居是不會輕易對蒙古國動手的。畢竟對於兩個鄰居而言,這是一塊天然的戰略緩衝地。如果沒有了,那麼兩國就會直接面對面,有著漫長的陸地邊境接壤。

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如此的地緣形勢,必定會增大兩國的國防壓力,這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局面。再者而言,蒙古國自身也可以利用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在兩位鄰居之間左右搖擺,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對於這兩個鄰居而言,相信任何一方都不希望蒙古國徹底倒向對方,或者是被吞併,那樣邊境壓力就來到自己這邊來。

如此一來,蒙古國當前雖弱面臨著間於齊楚的尷尬處境,但一樣也可以做到左右逢源。那可比自己拿著本就不寬裕的荷包去砸軍事要輕鬆多了,省下來的錢還可以干不少事兒呢!

對此我只能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0a113e7c1362e5d7dda030856f5a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