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四屆打卡進博會的起亞汽車為何放棄參展?
11月6日,第六屆進博會如約召開,從數據上來看本屆參展的企業有3400多家,較上一屆2800家企業增加了不少,其中世界500強的企業參展數量更是達到了289家。
比起上海車展的聲勢浩大,進博會上的汽車展區卻連十分之一都不到,除了一些日常打卡的巨頭之外,有的外資企業還在撤離。從第二屆進博會開始就持續打卡的起亞汽車,在本屆進博會中消失了,在通過與上屆展位圖對比後發現上一屆起亞汽車展台的位置已經被現代汽車占有。
在外界看來,此舉與起亞近些時間來所宣傳的,不會放棄中國市場的戰略背道而馳,更像是要改變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
絕不退出中國
作為韓系汽車的起亞,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自從2016年65萬輛後就開始不斷走低,存在感已經沒有了剛進入中國市場時那樣明顯。
但作為全球車企的起亞汽車銷量卻增長的十分明顯,2022年起亞汽車更是以290萬輛的全球銷量成功占據了全球第7的汽車品牌,更是助力現代起亞集團成為僅次於豐田和大眾之後的第三大汽車集團。
同時國內市場中,不少銷量低迷的合資品牌紛紛選擇退出中國市場,就有傳言稱起亞汽車也要退出中國市場,或選擇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在3月20日,起亞中國在上海舉辦了聲勢浩大的新能源戰略發布會,一口氣展出了包括EV6在內的三款車型,並且計劃到2027年推出6款新能源車型,深耕中國新能源市場。
起亞全球社長宋虎聲更是在發布會上重申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並稱中國汽車市場功是起亞全球戰略的核心要素,算是回應了年初以來關於起亞退出中國的各種謠言。
作為對本次戰略的延續,起亞首款純電車型EV6也在8月份的成都車展上正式上市,並且價格也與國產新能源汽車進行正面的對抗,28.28萬的起售價格,671km的續航讓這款車在一眾合資品牌中十分具有競爭性,算是起亞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競爭中的一手好牌。
同時,按照起亞目前的戰略計劃,這款車型採用全進口銷售,為了提升這款車的性價比,起亞中國更是與銷售豪華品牌的經銷商森納美進行了合作,由森納美負責銷售起亞新能源車型,將起亞品牌在國內市場的形象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起亞中國區CEO楊洪海更是親自出席起亞新品牌店的開業儀式和EV6 GT車主的交付活動,親自為這唯一一款起亞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新能源車站台。
可以說從起亞新能源戰略發布會之後,其在中國市場的營銷活動更傾向於新能源產品的宣傳,而且楊洪海更是有一句知名的論斷,原話為「我今年一季度全球掙了21億美金,貼得起中國市場,你本土企業有這些資金實力玩?你先燒死了,我後面再等著進來搶市場也可以。」
這番發言雖然引發了不少的討論,但其內涵依然是起亞汽車不會退出中國市場,將會和國產新能源品牌持續的競爭下去,表明在起亞汽車內部依然不會放棄中國市場。
進博會作為一個絕佳的宣傳機會,起亞按道理應該是絕對不會放過。
退展的利與弊
如果從起亞的產品宣傳策略來看,放棄參展進博會絕對是一種損失,EV6 GT 雖然在國內是一款新車,但其早已經在海外上市,目前起亞中國在加緊宣傳的EV5才是今年起亞下半年的重磅車型,這款車計劃在廣州車展上市。
作為一款更具性價比的車型,EV5算是目前起亞手中僅有的牌,畢竟之前EV6雖然引起了不少的討論和聲量,但在銷量表現上並沒有給起亞帶來太多實際的效益,首月銷量僅96輛,放在一眾新能源車型中比較來看確實很難給出一個好的評價。
主要因素還是因為與更加內卷的國內車企相比,EV6還是沒有太多性價比,畢竟從7月份開始,新能源市場又掀起了新一波的降價潮,與同級別車型相比EV6還是明顯的貴上不少。
所以預售價在15.98萬元-22.98萬元的EV5就成為了起亞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絕地求生的一款車型,如果出現在進博會絕對會產生一定的熱度,能更好的預熱市場。
如果從起亞的產品宣傳策略來看,放棄參展進博會絕對是一種損失,EV6 GT 雖然在國內是一款新車,但其早已經在海外上市,目前起亞中國在加緊宣傳的EV5才是今年起亞下半年的重磅車型,這款車計劃在廣州車展上市。
作為一款更具性價比的車型,EV5算是目前起亞手中僅有的牌,畢竟之前EV6雖然引起了不少的討論和聲量,但在銷量表現上並沒有給起亞帶來太多實際的效益,首月銷量僅96輛,放在一眾新能源車型中比較來看確實很難給出一個好的評價。
主要因素還是因為與更加內卷的國內車企相比,EV6還是沒有太多性價比,畢竟從7月份開始,新能源市場又掀起了新一波的降價潮,與同級別車型相比EV6還是明顯的貴上不少。
所以預售價在15.98萬元-22.98萬元的EV5就成為了起亞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絕地求生的一款車型,如果出現在進博會絕對會產生一定的熱度,能更好的預熱市場。
但從另一方面來講,起亞放棄參展也有一定的道理,相比其他參展的車企,起亞並沒有太多可展示的產品和技術。
例如同為韓國車企的現代汽車,近幾屆的展出重點都是集中在氫能源的應用,本屆車展更是帶來了氫混合動力車型N Vision 74概念車,在提供強大動力的同時又能通過加氫縮短補能時間,現代希望通過這款產品改變人們享受高性能駕駛的方式。
但是反觀起亞,目前能夠拿出手的新能源產品就只有在售的EV6、EV9兩款車型和EV5、EV4和EV3三款剛發布的中小型電動車型,至於這三款新車的價格則是在35,000美元到50,000美元之間,放在國內市場競爭力處於明顯的劣勢。
目前關於EV9、EV4和EV3三款車型是否在中國市場銷售還沒有明確的消息,與其大費周章的將車運到進博會還不如省下時間籌備廣州車展,畢竟已經確定EV5將會在中國製造銷售。
關於中國新能源市場的認知起亞中國也在最近產生了變化,特別是看到三菱汽車從中國退出之後,楊洪海也在公開場合表達了新的看法。
在中國市場,起亞的確曾經有過「戰略誤判」,特別是低估了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速度,「合資企業最大的困難,在於營銷觀念跟不上。入局早晚各有利弊,現在正在糾正,全力轉型。」
儘管重申了不會退出中國市場的決策,在態度上還是與幾個月前發生了明顯的轉變。
可以說在經歷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巨變之後,作為外企的起亞意識到曾經在燃油車時代的策略已經跟不上中國市場的變化,這是一片與其他地區市場完全不同的競爭狀態,不只要比拼技術更要比拼價格,所有車企都在尋找提供成品更低品質更優的產品。
雖然目前來看起亞退出了進博會的舞台,還沒有退出中國市場,但想要留下來僅靠口號是不現實的,起亞依舊需要通過產品來證明自己有留在這個市場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