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想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美國廠商:差得遠呢

2019-08-28     陸水新知

近幾年,隨著國內人工成本不斷提高,加上大環境的關稅影響,有不少外資企業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其中,越南憑藉低廉的勞動成本和優惠的稅收政策,逐漸發展成深受外資企業青睞的「寵兒」。於是,在外界就會有這樣的聲音:越南將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事實上,真的是如此麼?

越南本身確實存在一些優勢,比如經濟體制和文化上跟中國相似,更容易模仿中國的經濟政策去發展,同時它的地理位置靠海,也挺適合發展國際貿易。此外,越南的勞動力人口豐富,成本較低,這也是大多數企業最看重的點。更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加入到TPP協議,並與歐盟簽訂了雙邊貿易協定,使其出口到這些已開發國家的商品更具有價格優勢。

根據數據顯示,越南近三年的GDP增速在全球經濟體中表現最為突出,其中,越南在2018年的GDP增速為7.1%,成為全球GDP增速最快的國家。此外,越南在2019年一季度吸引到外資總額達10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6.2%,創3年以來新高,這使越南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得到進一步的增強。因此,從數據來看,越南近幾年的發展勁頭確實十足。

不過,越南也存在較大的缺陷與不足。由於該國的工業基礎較為薄弱,隨著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人工成本也會隨之增長,到時它該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進行產業轉型升級,並將勞動力轉化為提供資本和技術,這些都將成為越南需要面臨的巨大挑戰。此外,美國方面一直覺得越南在占他們的便宜,到時「關稅大棒」一打,越南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情況並非沒有可能。

對此,美國廠商認為,越南想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仍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中國在這方面已經領先越南15年。此外,美國廠商還直言,要徹底「撤離中國」的話,實在辦不到。因為在越南很難找到能夠滿足美國生產要求和標準的工廠,而且,越南的人口數量有限,在勞動力、交通運輸上不堪重負,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這麼龐大的產業群體。

而中國擁有十分完整又專業的產業鏈,聚集度高,規模效應好,工人受教育水平高且技術熟練,同時營商環境有保證更靠譜,這是其他國家在短時間內無法達到的。雖然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結束,但是由於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人口在全球範圍內遙遙領先,取而代之的是工程師紅利。此外,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不斷發展,普通勞動力的地位將會大幅下降,而中國憑藉龐大的高素質人口數量,將會在新技術產業中占據強有力的主導地位。

因此,在新時代的經濟環境下,人口規模優勢利用不當很容易變成劣勢。有句俗話:人往高處走,水往地處流。對於那些附加值不高、勞動密集型或資源密集型的產業亦是如此,哪裡人工成本低,產業就會轉移到那裡,數十年前就開始,這是開放市場經濟條件的自然過程。

​所以,越南想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仍需要走很長的路。儘管越南近幾年成為外資的「寵兒」,但大多數屬於低端製造業,真正有技術含量的企業暫時還離不開中國,就比如美國的廠商,迫於美方壓力被要求撤離,但是真要做出這樣的決定確實很難辦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bY2GwBJleJMoPMNvuD.html